改革開放40年我的親歷和感受(中)
文化信使/張俊清 編輯/繁花似錦
助學
兩千多年前的唐朝詩王白居易做夢也想不到,他的一句“心中為念農(nóng)???,耳里如聞饑凍聲”被總理溫家寶緊緊貼在胸口。溫總理在2007年3月1日給江西省贛州市濱江第二小學回信中,滿懷深情地說:“春天到了,鮮花開了。今年花兒紅,明年花更好。”
是的,驀然回首,我也曾目睹過那些被古老的風俗和大人們貧窮的嘆息擋著的孩子,總在割草打柴的時候抬起頭,小小的心朝著山村小學的方向眺望。在大山里,嘆息寒苦的父親和母親沒能做到。只有山村小學,才用高過大山的頭顱,把孩子高高托起。
2001年,政府對農(nóng)村義務(wù)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免學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2006年3月5日,溫總理在十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莊嚴宣布“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nóng)村義務(wù)教育階段學雜費。今年在西部地區(qū)實施,明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qū)。繼續(xù)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氣壯山河的聲音,是以對民族未來負責的態(tài)度進行的磅礴宣言,也是國家富強后,底氣十足的顯現(xiàn)和腰桿挺直后對祖國兒孫的承諾。到2009年,不單單免除了農(nóng)村義務(wù)教育階段學生的課本費、學雜費,而是義務(wù)教育階段全國所有學生共享這一政策?,F(xiàn)在,入園的貧困孩子享受入園資助金(城市幼兒園每月每人200元,農(nóng)村幼兒園每人每月100元);義務(wù)教育階段困難學生,除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外,初中的學生還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金,特殊教育學生生活補助費(走讀生每天10元,住宿生每天20元,全年按250天計算);高中困難學生,在享受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每人每生2000元)基礎(chǔ)上,孤兒的學費、住宿費全免;職業(yè)教育的學生,不論困難與否,一律享受免學費(每生每學年2000元)及國家助學金(涉農(nóng)專業(yè)和非涉農(nóng)專業(yè)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每年每生資助2000元);就讀大學的貧困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一等國家助學金每學年4000元,二等國家助學金,每學年2500元)、國家獎學金(每人每年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每人每年5000元)和省政府獎學金(每人每年8000元);就讀研究生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萬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萬元)、國家助學金(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學業(yè)獎學金(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和師范生免費教育。
困難學生剛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上學一起步,政府就給孩子發(fā)“上大學資助金”(2000—4000元不等)。五條“綠色通道”,面向孩子敞開。其中,可向國家借無息助學貸款(學費、住宿費部分)讀書。這是萬家的福,孩子渴望以求的夢,被我可愛的祖國筑圓筑亮!
對話
扳起手指算一下:困難戶、低保戶、建檔立卡戶家庭的孩子們念書,國家基本給包下了。孩子呀,你無權(quán)選擇出身的家庭,但你卻有權(quán)讀書,因為你趕上了好時代。若在40年前,你或許在花樣年華的時候,因貧苦而無緣讀書,或去街上拾荒,或上山砍柴打豬草??山裉?,黨和國家不會因你貧困而讓你失學輟學。于是,班級的花名冊上,就有了你鮮活的名字;書聲朗朗的韻律里,也有你甜美的和音。因此,你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學。揣著一顆感恩的心,他日,你定會把本領(lǐng)和名字載入祖國的長天與滄海的名冊上,一個強國夢,注定標注著你無尚的智慧與矯健的身姿!
掂量著手里的收獲和幸福,感受到了山溝里樸素的大美:莊戶人,雖不能親歷大城市的日新月異,也無法投身到山外探海航天的建設(shè)中。在他們的頭腦里,除關(guān)注生兒育女和莊稼的蓬勃蔥郁之外,還滿足著在日出日落中嶺南坡北的悄然變化。在推進的日子里,守著家園,推著年輪,臉上掛著微笑。《醫(yī)保證》《農(nóng)合證》《殘疾證》《糧食直補證》《低保證》《建檔立卡證》,證證鮮活。今天的老百姓,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良心樸素的老百姓,沒忘記黨恩,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
無巧不成書,我正端詳這些證件時,莊西71歲的程三娘來我家串門,“李三證”也正好到我這里取東西。
“你不是犯胃病住院了嗎?好利索了?住了幾天?沒少花錢吧?”
李子祥這樣一問,讓程三娘底氣足了起來:“住了14天院,好利索了。除了自己吃飯花錢外,我是一分錢也沒掏。三萬多塊住院費,醫(yī)院全給核銷了。不但我這樣,所有軍人、低保戶、建檔立卡戶、殘疾人住院,醫(yī)藥費、住續(xù)費全都都給核銷。共產(chǎn)黨真好??!咱可得好好活著,跟黨走,早脫貧,別老讓國家救濟,真不好意思。還有呢,自古沒聽說過這個理兒,農(nóng)民種地不但不交稅,還給糧食補貼。我家1.32畝地,前年得了76塊錢補貼,去年得了90元補貼。攤上風災、雹災、干旱,國家還給上保險。不但莊稼上,豬牛羊都給上保險了。”
我插言道:“是啊,早在2007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宣布了‘在全國取消農(nóng)業(yè)稅’。這是對農(nóng)民的一種解放,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項巨大成果和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稅收制度改革標志性及里程碑事件。體現(xiàn)了城鄉(xiāng)居民公平負擔、統(tǒng)一納稅的原則,是工業(yè)反哺農(nóng)業(yè),促進農(nóng)業(yè)發(fā)展,增加農(nóng)民收入,加快新農(nóng)村建設(shè),消除城鄉(xiāng)差別的重大舉措。不收稅且不說,還給糧食直補,農(nóng)民真美!”
程三娘大概聽不懂我說的這些,她看看炕上的一堆證,擺弄起來,說:“這些證啊,咱莊的人應有的都有,一個也沒落下。于尚吾、呂敢、二鐵子,這幾個殘疾人,民政給他們的救濟可多了,低保費一家一個月每人200元,二級以上殘疾的,每月生活再補助150元。還有呢,對老年人,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還增加50元,90周歲以上的,增加100元。我親眼看見,他們生活不賴啊。”
“李三證”說:“是啊,習總書記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說:‘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從現(xiàn)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走,定把我國建設(shè)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是咱老百姓的心聲,是中國人國際化聲音的表達。‘一帶一路’連著世界,國富民強,政府月月給老百姓發(fā)紅包,沒想到啊,沒想到!好好活著,好好干,跟黨走,奔向大美明天!”
(未完待續(xù),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 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