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澤花海染秋色
文圖/邵春梅 編輯/昕晨
在一個晴朗的秋日,有涼風微微吹起的午后,我們建平縣作協(xié)一行8人承蒙文友王立新所邀,前往位于喀左縣水泉鎮(zhèn)的潤澤花海采風。
到達目的地,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上的“潤澤花海”四個大字,黑底金字,格外醒目。門后是風車長廊,五彩斑斕的小風車像展開翅膀的小天使從天而降,熱情地迎接著我們。
潤澤花海有四大版塊,每個版塊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呼應(yīng),共同構(gòu)成了花的海洋。花的品種主要有硫化菊、矢車菊、波斯菊、百日菊,正所謂百里菊香,游人醉。
花的造型巧奪天工,有的如巨龍騰飛,有的如九天虹霓降落凡間,搖曳著多彩的衣袂,暈開了秋天的神韻,令人浮想聯(lián)翩。
走近些,待俯下身子,一親芳澤,一朵朵單片的黃色的硫花菊,在微風中顯露著單薄的身姿,我見猶憐。一朵一朵黃的花,枯的莖,映襯著藍天白云,像是古代素箋上的落花,讓我們不禁放緩了腳步,幾疑走進了水墨丹青的畫里。
這些菊花,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脈脈含情,有的熱烈奔放……像來自歐洲的小家碧玉矢車菊,高雅孤傲,盛花期已過,它的花隱在枯黑的莖葉中,只剩下星星點點的殘花,猶如黑夜中的熒火蟲,一閃一閃地發(fā)出藍幽幽的熒光。
站在壩沿上,極目遠眺,潤澤花海有種讓人說不出的美,令人覺得恍惚。仿佛有人不小心打翻了調(diào)色板,菊黃、淡紫、熒藍、水紅,五彩紛呈,加之秋的布景中摻雜的各種天籟之音,比如蟬鳴聲聲,鳥兒啁啾,讓人于熱烈之中體會到一種沉靜、成熟,甚至喜悅。在這個秋香滿花海的季節(jié),硫化菊、波斯菊、矢車菊、百日菊競相開放,那些深深淺淺的顏色,使美無限蔓延,把秋裝扮得更加絢爛。
秋陽似火,繽紛的花,有些殘,卻有著濃郁的胭脂香氣。仿佛它們走過了春,走過了夏,全力以赴,只是為了趕秋的場,生長,呢喃,唏噓,盛放,歌唱,舞蹈,最后回歸泥土。
秋影斑駁,草木婆娑,云水長天,徜徉于百畝花田間,疑是織女返回天庭時遺忘于畫匠山下的巨幅織錦,她的如花美貌,她的回眸淺笑,酥軟了世間的眾生,令萬物盡展妖嬈。他鄉(xiāng)即是故鄉(xiāng),喀左毗鄰建平,似這般鵝黃配給蔥綠,姹紫配給嫣紅,天蒼蒼兮,情誼長。
在花海里漫步,不經(jīng)意間,看到憨態(tài)可掬的巨型財神在向你微笑示意,預(yù)示著你好事連連;看到稻草扎成地跐著牙的可愛小白兔,坐在花叢旁邀你翩翩共舞;看到一把碩大的大提琴斜豎在那,等你去演奏一曲;還看到一座巨大的格子狀的粉色風車,在秋風中輕輕地旋轉(zhuǎn)著葉片;在藍天白云襯托下,一黃一白兩個玲瓏精致的蒙古包格外顯眼……這些花海中看似不經(jīng)意的點綴,實則大有深意,它們與花海相依相偎,絲絲入扣。
行走于花海中,看見當?shù)貛讉€正干活的農(nóng)民,他們神態(tài)閑適,一副怡然自樂的樣子。他們說,經(jīng)營花比種地強多了,收入增加了,這里對村民不收費,閑時還可以逛逛花海,抖落一身的疲勞。
花是鄉(xiāng)村最美的點綴。我走走停停,問問叨叨,小心地走在花海里,生怕踩壞哪一株花。那些曾長在田畔地頭的花如今被栽在肥沃的田地里,它舒心地伸枝展葉,香氣四溢。蟲兒們在花叢間鳴叫,農(nóng)民奔奔忙忙,花海里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從花海出來就到了北部的賞景平臺,它集觀賞和餐飲于一體。先在敞開的大廳里休息。古色古香的仿木質(zhì)桌椅,玲瓏可愛的蒙古包,一器一具均顯滿蒙風格。賞景平臺是敞開式的,具有漢唐風格的寬闊屋頂連成一體,置身其間,如果把酒臨風,對月抒情,應(yīng)該別有一番情趣。也可以在大廳里唱唱歌。奔放的小伙子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渾厚的蒙古族歌曲,身著艷麗蒙古族服飾正在拍照的姑娘隨著歌聲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水袖飄飄,舞姿輕盈,給賞花的游人送去綿綿不盡的祝福。
在蒙古包里吃飯,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種的,魚跟雞也是自己養(yǎng)的……筋道新鮮的干豆腐,柔軟嫩滑的雞蛋羹,金黃酥脆的花生米,酸辣爽口的酸菜粉……這里頗有特色的美食,已經(jīng)成為聯(lián)絡(luò)感情的紐帶,讓大飽眼福之后,饑腸轆轆的游人又享受到了口福,讓一種平凡的飲食成為了一種不平凡的餐飲文化。
露水上來了,秋蟲嘶嘶地叫著,那些悲喜交加的故事,那些美若花開的歡欣,早已散落于時光深處,留存于心湖里的只是一抹圣潔;把情愫在這里安放,空氣中彌漫著清香。潤澤花海,我心中的“普羅旺斯”,給人帶來了薰衣草般的夢幻。
好名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