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小人山的傳說
講述人/陳永春 搜集整理/王玉華
話說小人山,名播在西川。出處在龍?zhí)?,座落有一山。溫家東南水,邵家兩山連。兩山如蛟龍,蜿蜒深處見。遠(yuǎn)觀三“人”騎山間,背靠西山面向東,三石長相是人形。
當(dāng)你懷著好奇之心,登山一瞅,只有三塊頑石立于山間,石高只有一米,奇石根生天地間,饋贈純屬大自然。三石神奇代代傳,最后定名小兒山。
距離小人山六七十里,有一個村子名叫東山村,村中人王姓是大戶,還有少數(shù)莊姓、朱姓。原來這里是一片荒山野嶺,沒有人煙,山上松柏長青,山間溪水長流,溝中野花四季常開,山崖下是一塊平坦的沃土,從東到西足有二華里。
有一天,從山東來有一伙人,四個男人各自肩擔(dān)一副籮筐,女人各自領(lǐng)著自家兒女,來到此處,一看此地是個好地方,便就此落腳。四位男的三個姓王,另外一個男的姓趙,姓趙的沒在這個地方停下,他另外選了一條溝落了腳。(現(xiàn)村名:趙胡溝)王姓哥仨,老大叫王普云,老二叫王普慶,老三叫王普生。哥仨在這里安家過日子,蓋房搭屋,開荒種地,由于早起晚歸,辛勤勞作,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俗話說,樹大分枝,王家哥仨逐漸人口增多,不得不分家,各立門戶。后來這個村中又進(jìn)來幾戶異姓。經(jīng)過幾年的經(jīng)營,老大王普云的日子過起來了,大院分成前后兩院,有個敞亮的大門。不但農(nóng)業(yè)上收入不少,牛羊的數(shù)量也增多了。后來又開上了糧房、油坊,擴(kuò)大了來錢道,家庭的日子過得紅火富有。
有一天,一位老先生云游到了這個地方,這位先生不但能看病,還精通陰陽之術(shù)。王普云老爺子聽說后,把先生請回家。到家后,普云對老先生熱情招待,敬如上賓,互相盤問后,沒成想先生也姓王,名普真,也是山東人。原來普云與先生是本家人,都是山東羅陽人,論家譜排輩是哥們兒。普真比普云大幾歲,普云為弟,普真為兄。這就王姓家族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次日,普云把普慶、普生全家請到家里,大擺筵席慶賀兄長普真來家,喜祝相逢,暢敘兩地鄉(xiāng)情。從此,普云普真哥倆親密無間,普真便住下來歇歇腳。
一天,普真吃過早飯和普云說:“咱哥倆到外邊走走,看看老弟這地方的山地風(fēng)貌。”
“好,我陪老哥轉(zhuǎn)悠一圈。”
老哥倆奔東南方向走去了,當(dāng)他們來到溫家山的山坡時,先生停步,東看看西瞅瞅南望望,然后老先生“哎呀”一聲,嚇了普云一跳:“咋的了?老哥?”
“咋的了?此山、此地、此景、此氣,這還了得?老弟往上看,兩山之間的山岸口站里三位武官,山口好比午朝門,三人就是站殿將軍。轉(zhuǎn)過身來再往后看,山坡末端那塊紫煙升騰,臥龍盤旋,走,咱哥倆再到山岸口看看那三個石人。”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山口,只見三塊頑石一般大,足有一米高,仔細(xì)端詳確實(shí)是人形,先生用手摸摸三塊人形神石說:“三位將軍真是辛苦了,長年累月守衛(wèi)安天門。”說完,又站在三塊神石背后往山下的那塊地看去,正好對著三個石人成一條直線,然后他對普云說:“老弟你看中間這塊石頭與那塊地構(gòu)成龍脈,為此,那塊地為龍鳳之穴。如果老弟百年后葬在此處,你家后代子孫必出帝王??稍岷蟀偃罩畠?nèi)必傷家人與村人,百口陪葬,總計百口為止,切記,切記!”
先生又說,“老弟咱再等一會兒,當(dāng)太陽轉(zhuǎn)到這山口與神石人成一條直線時,也就是中午十二點(diǎn)(正午午時)時,天地之光交匯于此,反射到那個穴地,造成天時、地利、人和,才有龍鳳之說。”
等到午時,在遠(yuǎn)處有三位神石顯得特別高大,出現(xiàn)人形,臉朝東背靠西,騎在龍背上,真是活靈活現(xiàn)。當(dāng)?shù)厝碎L期觀察,以石人定時分毫不差,后來人們把那座山叫做小人山,也叫午時山。
再說老先生普真在普云家只住半個月,一天早晨吃完早飯,和普云說:“老哥我該走了,這也是本家緣分,住了這些日子。我從小學(xué)了醫(yī)學(xué)兼陰陽術(shù),我一生犯走馬星,在家待不住,只好云游四方,吃百家飯。關(guān)于我給咱家看的地方,已經(jīng)盡我全身之力了,常言道:騎馬坐轎修來的福,推車擔(dān)擔(dān)命里該著。”
普云一再挽留,普真執(zhí)意要走,哥倆灑淚而別,普云給普真兄拿了些銀子,相互擁抱告別。
光陰荏苒,轉(zhuǎn)眼已經(jīng)過去二十余年,普云高壽將近八十,兒孫滿堂,人財兩旺,一天清晨吃過早飯,離桌時對大兒子占山說:“吃完飯到我屋里去一趟。”兒子說:“好吧。”普云回到了自己的屋里。不一會兒,兒子占山來到父親身邊,普云叫兒子坐在椅子上。占山問父親:“叫我有事呀,爹。”
普云說:“兒子,爹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藏在心里幾十年了,現(xiàn)在爹老了,沒幾年活頭了,你也成家立業(yè)兒女滿堂了。因?yàn)槟闶抢洗螅也坏貌桓嬖V你,你馬上跟爹走一趟,到地方再細(xì)嘮。”
爺倆很快來到了小人山腳下那塊平坦的地方,普云指著自家耕種多年的地說:“這塊地就是將來葬我的一塊風(fēng)水寶地。”又指著小人山的三塊神石,把本家大爺看風(fēng)水寶地的來龍去脈細(xì)說了一遍。甚至墳門方向都交待得一清二楚,怕兒子記不住又叫兒子重復(fù)了一遍。
普云說:“好,切記。莫忘。這是關(guān)系到咱們王家子孫后代興衰的頭等大事。”爺倆回家不提。
時間如流水,轉(zhuǎn)眼間王普云老爺子已經(jīng)八十掛零了,一天傍晚,剛吃過晚飯,老爺子就回到屋里和老伴王氏說:“我覺得心里難受。”
老伴說:“上炕上躺一會吧。”
說著老伴隨手拿過枕頭,叫他躺下,老爺子說:“我總覺得難受越來越重呢。”
這時,只見老爺子滿頭大汗,王氏一看老爺子臉色變了,趕快把兒子們喊了過來,三個兒子過來后,老爺子已經(jīng)不懂人事了,兒女們喊爹沒有回聲,只見老爺子歪著頭咽氣了。享年八十一歲。
這下全家老小忙壞了,因?yàn)橹Χ鄳舸?,給親戚朋友們送信只好放三天,查好日子,葬在小人山腳下。
葬下了老爺子的第二天,果然這一家本家和村里的外姓人好好的說死就死了,后來平均每天死一個,不到百日,就死了九十九口人了。這還了得?村里人就找了一位陰陽先生,陰陽先生一看說:“王老爺子死的日子不對,犯的是外呼,趕緊起墳,再不起,全村的人都死光了。”
可不得了,因?yàn)樯婕叭嗣P(guān)天,王占山也沒辦法,趕緊起墳,一伙人手拿鎬頭、鐵鍬來到小人山下王老爺子的墳前。
此時正是夏末秋初時節(jié),人們先把墳門打開,一別,從那墳中出來兩只白鴿,這可把人們嚇壞了,怎么墳里還有白鴿?人們繼續(xù)扒墳,里面露出了棺材,只見有蘆花把整個棺材纏住了,再往棺材頭一看,我的媽呀,兩條大蛇盤在棺材頭上。這還不算,棺材前有數(shù)不清的蛤蟆亂蹦。真是人多好仗膽,最后把棺材抬出,另葬在了老爺子山下不提。全村共死了九十九口,只差一口不足百口。
老王家這三大枝繼續(xù)分枝,到了八、九代了,到解放后老王家仍然種著小人山下這塊地。知道什么時候,在起過的老墳框邊上出了一棵杏樹,這棵杏樹長得特別茂盛,足有七尺多高,分兩杈,二杈又分兩杈,樹杈呈十字形,遠(yuǎn)看如一把大傘,開花季節(jié)漂白的杏花密不透光,真好像一把雪白的大傘在小人山懷中支撐,著實(shí)可愛。夏天,勞作的人們在樹下乘涼,滿樹青杏密密麻麻,不摘不掉一個。年年不歇枝,年年結(jié)的杏很厚。
不知道為什么,自從老墳長出這棵杏樹后,一連幾代人,凡是姓王的,無論男女都出有不少禿子,男的不好找對象,女的不好找婆家。找大夫還治不好。后來人們找了個陰陽先生給看看,陰陽先生說:“老墳雖然沒有了,但出了棵杏樹,是因?yàn)檫@棵杏樹所以后代禿子多,把杏樹放了吧。”
王家人一聽,把那棵杏樹放了。你說怪不,從那以后,老王家再也沒有一個禿子出現(xiàn)。
這就是:神奇小人山,
治山幾千年。
騎山永不倦,
定時在午間,
觀看人者三。
[責(zé)任編輯:雅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410/2017041005165073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