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傳說】大板名字的來歷講述人 李俊生 陳士英 整理 王玉華 相傳,在很早以前,大板這個地方?jīng)]有名字,只有幾戶人家居住?! ∏宄?
【民間傳說】
大板名字的來歷
講述人/李俊生 陳士英 整理/王玉華
相傳,在很早以前,大板這個地方?jīng)]有名字,只有幾戶人家居住。
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天,天剛蒙蒙亮,外面忽然起了漫天大霧,對面都看不見人影。這時恰巧有一個起早做生意的人騎著毛驢來到了這里。霧影里,他看見有一處集鎮(zhèn),非常熱鬧。他以為真的來到了集鎮(zhèn)上了,便下了毛驢朝集市走去。他來到集鎮(zhèn)上,見集市很大,中間是一條寬敞的大街,兩邊叫買叫賣,店鋪、飯莊應(yīng)有盡有。再往前走,他看見一家雜貨鋪,他正好要買點東西,就想要進去看看,可是在集市上,手里牽著一頭毛驢沒處栓,他很著急。這時,他一抬頭看見雜貨鋪的門前橫放著一塊大木板。這木板一尺來厚,三尺多寬,一丈多長。他彎下了腰,雙手抓著大板的一頭用力搬了起來,然后用腳把韁繩踢到大板的下面,然后放下大板,這時候,只見大板把韁繩壓得結(jié)結(jié)實實。他用力拽了幾下,也沒拽動,這才放心地朝鋪里走去。
他到鋪里一看,里面什么貨都有,可他什么也沒買,想到別的店鋪再去看看,當他轉(zhuǎn)身走出屋時,發(fā)現(xiàn)街上的行人一個也沒了,自己是站在一片空地上,四周白茫茫的全是霧。當時,生意人又奇怪又害怕,剛要轉(zhuǎn)身走,就想起了自己的毛驢。他來到拴驢的地方一看,只見毛驢還站在原來的地方,韁繩還是壓在大板的下面。不一會兒,太陽出來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全沒了,只有這塊大板依然橫著放在那兒。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方圓百里的人們都知道了,人們覺得很奇怪,都來看這塊大板。這時,一個老頭說:“這塊大板的來歷確實奇怪,正好咱們這還沒有名字,我看就叫大板吧!”
[責任編輯:立軍]
小鏈接
![點擊查看大圖](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310/20170310103208503.png)
王玉華,筆名船卿、趙韻兒,畢業(yè)于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xué),現(xiàn)任北票市文化館創(chuàng)編調(diào)研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職稱,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學(xué)會會員。曾出版合作散文集《天使的點心盒子》、小說集《龍鳥鎮(zhèn)》、民間故事集《遺珠》。2006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間故事被列入遼寧省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2008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間故事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小品《銀杏樹下》獲遼寧省第五屆大學(xué)生藝術(shù)節(jié)編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