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漢末年,匈奴貴族征服和統(tǒng)治了西漢所屬的西域廣大地區(qū)。西域的一些國家既害怕匈奴,又不愿意疏遠漢朝,處在腳踏兩只船的狀態(tài)。漢明帝派班超去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系。班超便率領三十六人的使團先到了鄯善國。
【民間傳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由來
講述人/郭倩 楊杰 整理/王玉華
東漢末年,匈奴貴族征服和統(tǒng)治了西漢所屬的西域廣大地區(qū)。西域的一些國家既害怕匈奴,又不愿意疏遠漢朝,處在腳踏兩只船的狀態(tài)。漢明帝派班超去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系。班超便率領三十六人的使團先到了鄯善國。
班超來到鄯善國之初,國王對班超一行十分器重,表示愿意和漢朝建立友好邦交關系,可是不久卻遲疑不決,態(tài)度變得冷淡起來,這讓班超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就暗自觀察,了解原因,原來是匈奴也派使者來到了鄯善,并且派了很多,有一百多人,對國王威逼利誘,施加壓力。鄯善國王害怕匈奴人的脅迫,不敢再親近漢朝使者了。
班超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立刻把隨行人員召集起來,說:“匈奴使者來了不到兩天,國王就怠慢了我們,如果鄯善國王投靠了匈奴,他一定會出賣我們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我們趁夜里放火,把匈奴使者消滅掉,我們的使命才能完成。”
這天夜里,班超在匈奴人住的地方,順著風放起火來,拼死奮戰(zhàn),把一百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掉了。
第二天,班超向鄯善國王講明了事情的經過,并重申漢朝政府對鄯善國的誠意。鄯善國王十分佩服班超的勇敢和智慧,立即表示同意與漢朝建立永久的友好關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流傳至今。
[責任編輯:雅賢]
小鏈接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307/20170307103101835.png)
王玉華,筆名船卿、趙韻兒,畢業(yè)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現(xiàn)任北票市文化館創(chuàng)編調研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職稱,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學會會員。曾出版合作散文集《天使的點心盒子》、小說集《龍鳥鎮(zhèn)》、民間故事集《遺珠》。2006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間故事被列入遼寧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所搜集整理的民間故事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小品《銀杏樹下》獲遼寧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節(jié)編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