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寶家溝的由來
講述人/張寶國 李俊玉 整理/王玉華
在我屯的東頭,河的北部有條一公里長的小溝叫寶家溝。當年我們的祖先還沒到這里居住。那時,這里住著幾戶高麗人。在七八十年代大搞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時,曾在我們東地挖出過石磨、泥盆、碗之類的生活用品,這是事實。
相傳高麗人在這住時,有一家姓舍,就老兩口,都七十多歲了,沒兒沒女。有一年他們種了一棵葫蘆,還真結(jié)了一個葫蘆,這葫蘆長得又大又圓,天天三更半夜還放光,很是奇怪,他們知道這一定是個寶物。
有一天,來了一個南方人,他看到這個葫蘆就要花重金買下它。當晚他在舍家住了下來。花錢買好吃好喝供著這老兩口子。
一天,南方人跟老頭喝了點酒。老頭問:“老弟你花這么多錢買這個葫蘆干什么用呀?”
這個南方人也酒后吐真言,說道:“老哥呀,你不知道,這可是個寶貝呀,我在這幾個莊子里找了一個多月了,才找到的,實不相瞞,在你們后山有個寶庫,這個葫蘆就是開山的鑰匙。”
老頭又問:“那在哪開呀?”
南方人以為老兩口七十多歲,又老實,沒兒沒女,不會有什么別的用心,就放心地告訴他說:“在溝頭處,有個椅子圈,往那一放,山就開了。”
第二天,南方人家中傳信,說他父親過世,讓他馬上回去。他臨走時跟老頭說:“到七七四十九天回來摘葫蘆開山,得到寶貝也給你們老兩口些。”
等南方人走后,老伴對老頭說:“山里有寶貝,鑰匙又是咱們的,咱為什么不能自己開?”
老頭一想也是。到四十八天一早,不等南方人回來,就摘下葫蘆,搶到山上,找到開山桌,把葫蘆往地上一墩,只聽“咔嚓”一聲,腳下開了二尺多的大縫,里面一頭金馬拉著金磨,在磨金豆子呢。老兩口跳下去,用口袋就裝金豆子,裝了滿滿一口袋,可是怎么也抬不動,又舍不得倒出點,就一點一點往外拖,這時就聽“呵”的一聲,眼看葫蘆碎了,山縫馬上就合上了,把老兩口合在了里面。
第二天,南方人果然來了,一看葫蘆沒了,馬上明白了,他跑到山上看,看到打碎的葫蘆片。嘆了口氣說道:“真是知人知面難知心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說著戀戀不舍地回南方老家去了。
從此這條溝,起名叫寶家溝。
[責任編輯: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