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水紋瑪瑙鼻煙壺的故事
講述人/寶昶 搜集整理/王玉華
尹湛納希是忠信府協(xié)理旺欽巴拉的第七個兒子,是成吉思汗的28代后裔。尹湛納希有四愛:健身習(xí)武愛用青銅凹面劍;忙于寫作離不開筆墨虹螺硯;閑下來玩賞水紋瑪瑙壺,品鼻煙;求索學(xué)問五經(jīng)四書忘饑倦。
尹湛納希好學(xué)向上,求知若渴,為學(xué)梵文,索求佛經(jīng)真諦,常去惠寧寺拜見師佛。一日,恰逢師佛興奮,二人從釋迦牟尼教主的誕生,談到成佛;從喇嘛教的產(chǎn)生發(fā)展,講到教規(guī)戒律。尹湛納希越聽越入耳,不覺中已雞鳴天曉,才想起,自己聽得太入迷了,忘記了吸鼻煙了,便風(fēng)趣地說:“你的講述,比我的鼻煙還提神,這壺就送給你做紀念吧!”邊說邊遞了過去。當然,五世師佛阿旺拉希很激動,他深知尹湛納希的脾氣和為人:有佛心、肯幫困、不容推謝。所以他只好接受。佛師感慨地說:“七公子,你的情我領(lǐng)了,但這件寶物定會在廟院世世代代傳下去。”
時至民國,惠寧寺請進了七世師佛阿旺格樂扎木蘇,該鼻煙壺的確完好地傳到他的手中。
七世師佛也有四好:鐵青馬、德國造(手槍)、水紋瑪瑙壺、吸毒好用大泡煙土。
有一年,師佛從蒙古草原買進一匹雄性馬,鐵青色、大個頭,長鬃圓股毛閃爍,前肢寬,后襠深,邁步后蹄向前促。見人恢恢叫,四蹄亂跳。買進一年多,誰也馴不了,馬被打得遍體鞭痕血淋淋,只等下鍋煮,恰逢寶玉祥去臺吉從這里經(jīng)過,該馬才得以免禍,他自告奮勇要為師佛解愁索,馴好馬的烈性,師佛一激動,出錢二百五十掛零(當時馴馬價是二百塊大洋)。寶玉祥說:“我是愛惜馬才幫你馴的,不是為了錢,就當交個朋友吧!”
說著就把馬的韁繩牽過來,給馬擦擦眼淚,在馬屁股蛋上摸三摸,馬的尾巴就甩了幾下,好似懂人語似的,馬順順當當就給牽走了。
雖說寶玉祥是位馴馬高手,這次卻也吃了好多苦頭,經(jīng)過他半年的調(diào)訓(xùn),這馬長得膘肥體壯,原來不容人近身的馬,善聽人使喚了,提韁貼背,似離弦之箭,不用揚鞭自奮蹄,北票朝陽一百里,一個時辰打來回。師佛一高興,先施一禮,跨馬就試騎,果真一個鐘點就從朝陽提著鮮肉回到廟里(可能是要請客)。
師佛知道寶玉祥是個講義氣的人,絕不會受酬金的,就把從上兩代師佛手里傳下來的鼻煙壺托于手中說:“該壺是尹湛納希的心愛之寶,既然你不貪財,就算物歸原主吧!”
就這樣,該寶又回到寶姓,成為傳代之寶了。
[責任編輯:立軍]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105/2017010511033687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