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二鬼一字葫蘆
講述人/王秀英 搜集整理/王玉華
從前,江蘇蘇州有個人叫蘇景龍,這個人長得紅發(fā)藍臉、豬嘴獠牙,十分難看,他是個舉人,可蘇景龍不安于現(xiàn)狀,他有野心,沒事整天坐在書房里琢磨事兒。
有一天,他終于想好了,大叫:“家奴,來!”
家奴急匆匆地趕來了,說:“老爺,干啥呀?”
“套上車,到蘇州城的賣人市場上去!”
家奴不敢怠慢就套上車拉著老爺去了蘇州城的賣人市。到了那里,蘇景龍這看看那看看,正趕上一位老者領(lǐng)著個小男孩,小男孩的頭上插著一根白草,這就表示這個小男孩是賣的。
蘇景龍走到老者跟前問:“老人家,你這個男孩是不是賣的?”
“是賣的。”
“那你要多少錢?”
老者看了看蘇景龍:這個人長得紅發(fā)藍臉、豬嘴獠牙,不像好人。也不知道他買小男孩干什么,我得多要點,要跑他。就說:“十六兩銀子。”
蘇景龍說:“買了。”
家奴就打開包,拿出十六兩銀子遞給了蘇景龍,蘇景龍給了老者。老者就把孩子交給了蘇景龍,蘇景龍就讓孩子上了車,他們繼續(xù)趕著車往前走。走出不遠,就看見一位老太太領(lǐng)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小姑娘的頭上插著一根白草,是賣的。蘇景龍說:“老人家,這孩子是不是賣的?”
老太太看了看蘇景龍的樣子不像好人,就想:我多要點兒,把他要跑了,說:“十六兩銀子。”
蘇景龍對家奴說:“家奴,拿出十六兩銀子!”
這么著把小姑娘也拉到了車上。
這回蘇景龍坐上車說:“回家!”一路上無話就到了家。
蘇景龍家有個后花園,花園里有一間房,蘇景龍叫家奴用鐵絲網(wǎng)把屋子中間隔開了,把男孩放在屋北邊,女孩放在屋南邊靠窗戶。然后把門鎖上了,不讓他們出來。家奴給他們一天送三頓飯,早上給男孩送大米飯、給女孩送饅頭。一天三頓飯男孩、女孩都差換著送,他們吃的不一樣。
半個月后,男孩、女孩熟悉了,男孩對女孩說:“你也是買來的,我也是買來的,主人把咱圈在屋里頭,也不叫咱干活,他想干啥呢?”
女孩說;“不知道!我也琢磨這事呢。”
說著話就到了一百天,這天,蘇景龍在外邊放了個大條桌,條桌前邊放了個大瓦盆,附近還有刀子。離大條桌跟前不遠挖了個大坑,坑挖好了,蘇景龍打發(fā)人把男孩叫出來了,男孩見有條桌、有刀子、有盆嚇得臉都白了:殺豬不就是這樣么。男孩心想:可能蘇景龍要殺我,就給蘇景龍跪下了:“老爺你叫我干啥都行,千萬別殺我!”
蘇景龍說:“買你就是干這個的。”
說著,蘇景龍把男孩的頭按到了條桌上就把男孩的腦袋割下來了,血流到了條桌前的大瓦盆里。等血流干了,把男孩的死尸扔到坑里了。
女孩在屋里頭看得真真切切的,嚇得體如篩糠。蘇景龍讓家奴把女孩給叫了出來,女孩給蘇景龍跪下磕頭:“老爺,你別殺我,你把我當奴才、當小妾干啥都行,別殺我!”
蘇景龍把女孩的頭按在了條桌上,把女孩的腦袋給割了下來,血流到了大瓦盆里,蘇景龍把女孩的死尸也扔到了坑里。先埋上土,然后用秸桿攪盆里的血,就像殺豬要灌血腸似的,攪完了就把血倒在坑里了,又在上面放了一個什么籽兒。
告一段落,蘇景龍繼續(xù)研究。
過了幾天,大坑里長出了一棵秧,這棵秧長得肥頭大耳的,而且長得相當快,不久,這棵秧上還結(jié)了個東西,到了被蘇景龍殺的兩個小孩百天忌日時,這棵秧上結(jié)的東西已經(jīng)長得非常大了,火紅火紅的。
蘇景龍叫家奴把這東西摘了下來,用黃緞子包上了,打算拿著到長安城給皇上獻寶。
到了長安城,有人通報了皇上:“下江蘇州蘇景龍給萬歲獻寶來了。”
皇上說:“好吧!叫蘇景龍進來,我要看看是什么寶貝。”
蘇景龍來到大殿上面見皇上,對皇上說:“萬歲,我來獻寶了,看看萬歲您是否認識這個寶貝!”
皇上說:“我是一國之君,什么寶貝沒見過!拿上來,我肯定認識!”
蘇景龍說:“您要是不認識呢?”
皇上說:“拿上來看看!”
蘇景龍說:“咱倆打個賭,您要是認識這個寶,就誅滅我的九族,您要是不認識呢?”
皇上一看,這是存心和自己較量啊,就脫口而出:“朕的萬里江山給你。”
第二天,皇上召集文武大臣上殿,說:“昨日有人來獻寶,你們要是有誰能認出此寶,朕給你們加官晉爵,要是不認識就斬首示眾。”
當時,皇上就選了一位大臣上前認寶,可惜那位大臣不認識,于是,只好被斬首示眾了?;噬闲睦锖軣?,就指著前排姓夏的大臣說:“夏大人,明日早朝你來認寶。”
這位姓夏的大臣是叔伯哥倆同朝為官,哥哥是奸臣,弟弟是忠臣,哥哥妒忌弟弟的政績,想靠給皇上出鬼點子取悅皇上,可惜,總是失敗。散朝后,哥哥對弟弟說:“夏大人,明天早朝該你認這個寶了。”
弟弟唉聲嘆氣地回家了。
弟弟下朝回到家中,茶不喝飯不吃,頭朝里就躺下了,心想:自己一生為官清廉,為朝廷賣命,不料,最終命會丟在這個昏君的手中。為了好勝、逞能、玩樂,這個昏君還會害死多少大臣的生命呢!最終不是得亡國嘛!
正這么胡思亂想,夏大人的從南學念書的兒子夏一路回來了,他看見爹愁眉不展的樣子,說:“老爹,今天上朝有事么?”
夏大人說:“你個小孩子,有事你能解決呀?”
夏一路說:“那可不一定,說說看,我試試唄。”
夏大人就把怎么有人獻寶,那人怎么和皇上打賭,皇上怎么說大臣們認不出就被殺頭,明天又叫自己認寶這件事說了。
夏一路說:“爹,你過來!”對夏大人一番耳語,說了什么別人不知道。
第三天早朝,皇上又叫人認寶,第一名就叫夏大人:“夏大人,該你認寶了。”
夏大人說:“我認得,這是‘二鬼一字葫蘆’。”
夏大人話音剛落,只見旁邊的蘇景龍身子打上了哆嗦?;噬峡丛谘劾镄闹忻靼走@是猜對了。
夏大人接著說:“這是把葫蘆籽種在了一男一女的尸體和鮮血上長出來的。這是用一男一女的尸體和鮮血做肥料長成的。萬歲,您可以走下九龍墩,左轉(zhuǎn)三圈,右轉(zhuǎn)三圈,然后掀開衣襟看,保證有一男一女跪著哭呢!”
皇上照著夏大人的話走下九龍墩,左轉(zhuǎn)三圈,右轉(zhuǎn)三圈,然后掀開衣襟看,果然看見有一男一女跪著哭?;噬项D時嚇得倒退三步:“把蘇景龍拿下,推到午門外斬首!”
散朝后,皇上把夏大人留下了:“夏大人你慢走,我還有一道題讓你答,如果答上題加官晉職,答不上殺頭!”
夏大人這可犯愁了:怎么還要答?答不上還要殺頭??!
皇上說:“什么高頂高?什么矮頂矮?什么細頂細?”
夏大人愁眉苦臉地回家了。
夏大人的叔伯哥哥一心想在皇上面前諂媚,又對弟弟回答出“二鬼一字葫蘆”的事感到奇怪,因此,隨后來到了夏大人的家。
這時,正趕上夏一路放學回家,夏大人的叔伯哥哥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孩子從小聰明絕頂,可能是他猜出來的,他爹夏大人可沒有這個腦瓜。于是,夏大人的叔伯哥哥問夏一路:“什么高頂高?什么矮頂矮?什么細頂細?”
夏一路知道自己的爹總是被這位大爺嫉妒,看來他又要和爹爭功了,便說:“大爺,這你都不知道啊!那高頂高是黃瓜秧啊,黃瓜秧架多高有多高。”
夏大人的叔伯哥哥一聽這小子說得有道理啊,接著問:“矮頂矮呢?”
夏一路說:“矮頂矮是茄子秧啊,要多矮有多矮。細頂細是蔥白。”
夏大人的叔伯哥哥知道自己搶先得到了答案,滿意地回家了,只盼望明日早朝上得到皇上的獎賞。
夏一路回到家把大爺怎么問他自己怎么回答的事對夏大人說了。
夏大人問兒子:“就這么簡單嗎?”
夏一路說:“老爹爹,你明天早朝看到我大爺?shù)娜祟^掛到百尺高竿上你再上朝。”
夏大人問:“那高頂高、矮頂矮、細頂細該怎么解釋呢?”
夏一路說:“明日早朝您就說‘高頂高是當今我主萬歲您;矮頂矮是黎民百姓;細頂細是舉人秀才。舉人秀才有文化,說話做事非常細致。’”
第四天,夏大人的叔伯哥哥早早上朝了。對皇上說:“萬歲,我知道您昨天提問問題的答案!”
皇上說:“哦,那你說說看。”
夏大人的叔伯哥哥說:“高頂高是黃瓜秧;矮頂矮是茄子秧;細頂細是蔥白。”
滿朝文武大臣都掩口而笑。皇上大怒:“一派胡言!竟敢在朝廷之上戲弄朕,來呀,推出去斬首,把他的人頭掛到了百尺高竿上。”
夏大人等他叔伯哥哥的人頭掛到了百尺高竿上后上朝了。
皇上問:“夏大人,昨天的問題你想好了嗎?”
夏大人說:“已經(jīng)想好了。”
“什么叫高頂高?”
“高頂高是當今我主萬歲您。”
“矮頂矮呢?”
“矮頂矮是黎民百姓。”
“細頂細呢?”
“細頂細是舉人秀才。舉人秀才有文化,說話做事非常細致。”
皇上點了點頭:“答對了!散朝!夏大人你再留步,我還有事。”
夏大人心想:怎么還有事?。?/span>
皇上說:“明天早朝你要帶來一頭牤牛下的牤牛犢兒。”
夏大人真害怕了:這回我兒子也答不上啊,這上哪兒去找啊,世上沒有?。?/span>
夏大人回家更愁了。
夏一路放學回來見老爹爹愁眉苦臉的,說:“怎么了,爹爹,我回答得不對嗎?”
“不是不對,你回答對了。”
“回答對了您干嗎還發(fā)愁???”
“孩子啊,萬歲真混了,他叫我明天早朝給他帶去一頭牤牛下的牤牛犢兒,這世上沒有啊。”
夏一路說:“爹爹別著急,正好趕上我姥姥家的牤牛下了一頭牤牛犢兒,明天早朝您就別去了,我到我姥姥家牽去,您在家等著吧!”
第五天早晨,夏一路穿上爹爹的朝服、朝靴,戴上爹爹的烏紗上朝了,夏一路來到朝廷的午門外,在外邊繞著圈子走來走去沒有進去。
皇上在金鑾殿上想:夏大人怎么沒來呢?
這時,朝廷的兵報告:“午朝門外有個小孩在那繞呢。”
皇上說:“宣他上殿。”
夏一路進了金鑾殿皇上問他:“你叫啥名?”
夏一路回答:“我叫夏一路。是夏大人的兒子。”
皇上說:“你爹咋沒來?”
夏一路說:“萬歲,我爹坐月子了。”
皇上“啪”一拍案:“胡說!男人還坐月子?”
夏一路說:“萬歲爺,我問你,那牤牛還能下牤牛犢嗎?”
皇上叫夏一路給問住了,過了一會兒哈哈大笑:“夏一路,我找的就是你呀!”
后來,皇上把夏一路招為東床駙馬。
[責任編輯:雅賢]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