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外財
講述人/譚淑琴 搜集整理/王玉華
古人說:人得了外財時,如果身邊有別人,就分給別人點兒,要是獨吞,對自己沒好處。
有一年秋天,幾個人在地里刨茬子。刨累了大家坐下來歇著,其中有一個年輕人拿手鎬在地上敲著玩兒,敲著敲著就聽見聲音不對:敲打地面的聲音應(yīng)該是硬梆梆的呀,怎么變成了空聲呢?他心里合計著:都說過去的人把銀子埋在地底下,可能這塊兒就有銀子,看來,我要發(fā)財了。可他嘴里沒有吱聲,手上也不敲了。
等到大家歇夠了又去干活時,他伸了一下懶腰故意遲遲地不起來,慢吞吞地說:“哎呀,我扭腰了,你們先走吧,不用等我。”
大家開著玩笑說:“又想著偷懶了。”然后嘻嘻哈哈地都走了。大家走后,這個人就撿起身邊的一個茬子頭兒放在剛才自己敲擊的地方做了個記號,打算晚上自己去挖。
他自從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就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啊,做什么事情都無精打采、魂不守舍。好不容易盼到天黑,又盼深夜,夜深人靜時,他自己去了那塊地,找到了自己放茬子的地方,扒開一看是個能放下一個壇子的大洞,可是里面沒有銀子,銀子自己搬家了。
年輕人只好垂頭喪氣地往回走,一天的好心情掃得精光。當(dāng)他走到一條溝的邊上時,就聽見敲鑼打鼓來了一伙秧歌,秧歌隊伍徑直朝他過來了,他也覺得好奇朝秧歌隊伍走了過去。走到跟前一看,扭秧歌的人不是沒有下巴就是沒有鼻子,要不然就是沒有眼睛。這些人都沖他笑著打招呼,要他加入自己的隊伍。
年輕人以為是遇見了傳說中的鬼了,頭皮一下子豎了起來,慌忙奪路而逃。只見秧歌隊領(lǐng)頭的白胡子老頭兒朝他走來,對他說:“小伙子,做人不能太自私,你有得到錢財?shù)拿?,可是你的自私把你的財運給毀了!”
年輕人壯著膽子問:“你們是什么人?”
白胡子老頭哈哈大笑:“我們就是銀子錢啊,小伙子,今后好自為之吧!”說著不見了。
年輕人嚇出了一身冷汗,不知怎么走的才到了家里,到了家里倒在炕上就病了。
生病的過程中,他自己一個勁地反思,后來,他的病好了,變成了一個勤勞無私守信用的人。
[責(zé)任編輯:雅賢]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