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張良探母
講述人/孫秀珍 搜集整理/王玉華
秦朝末年,有一個有錢的人家養(yǎng)了許多伙計給他們家干活。其中有一個伙計姓張,姓張的伙計是個單身漢,吃住都在東家的家。
東家養(yǎng)了一只猴子,特別頑皮,沒事總是圍著這幫伙計玩耍,猴子最愛爬上張伙計的肩膀做鬼臉,引得人發(fā)笑。
過了兩年,猴子突然生病了,吃啥吐啥。東家想,這猴子得的病不輕,恐怕治不好了,就不再治了。也不再管它,讓它的病聽天由命,死了拉倒。只有張伙計還在為它添食添水,沒過多久猴子又能吃東西了,可肚子卻越來越大。又過了一年它生了個小猴,這只小猴是人的樣子。東家見了,知道了個八九不離十,可這畢竟是件丑事,要是傳出去可給自己丟光了臉。于是,就把伙計們叫到一起,逼問這個小猴子是誰跟猴子生的,伙計們誰都不承認。后來,東家就讓猴媽媽自己指出誰是小猴子的父親,猴媽媽就指出了張伙計,張伙計羞得面紅耳赤。東家就把小猴子、猴媽媽送給了張伙計,把他趕走了。
張伙計心想,自己領著個大猴子、抱著個小孩回家多丟人,再說,孩子長大了聽說自己的媽媽是只猴,自己的臉往哪擱。張伙計琢磨好了就對猴子說:“回家吧!”
猴子懷里抱著小孩高高興興地跟著張伙計走了。
張伙計把它領到了大山澗,就挖溝,對猴子說:“這就是家了。”猴子就放下小孩也跟著挖。等挖到一人來深,張伙計說:“你先進屋吧!”
猴子高興地跳了下去,張伙計就用一堆石頭瓦塊把猴子埋了。
埋了猴子,張伙計就把小孩抱回了家養(yǎng)著。給小孩取了個名叫張良。
張良從小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懂事了他問父親別的小孩都有媽媽我的媽媽在哪。張伙計每次都說,你的媽媽早死了,稀里糊涂地混了過去。長大后,張良考上了狀元,新科狀元得回家拜父母呀,父母要是沒了,得在他們的墳上樹旗呀。張良拜完了父親,問父親自己母親的墳在哪兒。
張伙計就給兒子指了個老孤墳,可張良怎么樹也樹不住旗。后來,沒辦法,張伙計就把他領到了埋老猴的山澗。
沒想到,一樹旗,旗就立住了。張良就問父親:“我母親怎么埋在這兒?”
張伙計說:“這的風水好,要不然你能當官么?”
張良說:“我還沒見過母親大人的容貌,想看看。”
張伙計說不行,可怎么攔也攔不住張良,張良就把墳給扒開了,當他看到都是些石頭瓦塊就生疑了,再往下挖,一看是一具猴子的骨頭架子。
張良羞得無地自容,趕緊用土埋了骨頭,從此不提此事。
[責任編輯:雅賢]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