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劈山溝
文化信使/周艷麗 編輯/雅賢
一進山口,驚艷就撲面而來。在鋪天蓋地的花海中行走,恍惚一腳跌進了仙境,舉首遠眺,到處怪石奇峰:惟妙惟肖的石猴和豬八戒正在對望,像是取經(jīng)途中的一場吵鬧剛剛結束,那八戒正低垂著眉眼,扭扭捏捏地賠著不是。而峰頂上的石鴿子怎么看都像是人工雕琢的,這樣的景致叫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繞至山腳,忽然有崖壁被憑空劈開,無需任何指引和詮釋,你自會悟道“劈山”二字的幅度與張力。抬頭仰望,一張偌大的臉現(xiàn)在崖頂,是石的面目,滄桑得如驪山老母,垂垂的老邁中還吐著仙氣。
進得山中清泉流水九曲回折地在腳下歡快地奔跑,鳥聲回旋在遠處,看不見它們的影子,但會引起許多猜想:是錦衣華服的打扮,像戲劇里的花旦,機靈,能說會道,情意綿綿?;ㄏ銚涿妫瑵M眼的粉白,想起人面桃花,也想起《聊齋》里的狐,花枝閃動處,她們會現(xiàn)身嗎?跳過窄窄的溪水,忽然,真的就有一只貌似狐的狗兒從杏花叢中跑出來,小小的,笑笑的樣子,搖尾擺首地抱住我的褲管,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乖巧歡喜地撒嬌。我驚詫它的驚鴻一現(xiàn),顯得有些激動,這是誰家的狗狗呀?怎么會在這花團錦簇的杏林中?仿佛是幻覺,俯身去摸它的背,毛茸茸,溫暖暖的厚實,真的不是冰清玉潔的仙骨和體魄。不知它的名字,就喊寶貝。它跳起來,歡喜得像個得了糖果的孩子。我繼續(xù)前行,它寸步不離地追著,我過河,它也躍躍欲試,卻又戰(zhàn)驚驚地像個小女孩兒。我回來,抱它,它就躺到地上乖乖地等著,抱起它,它感激地扭著頭望我,眼睛依舊是笑笑的。我站在花叢中拍照,它就跑過來搶鏡頭,頑皮又親熱。我感嘆這樣的一見如故,感謝這樣的萍水相逢!從溝口一直走到遼寧與內(nèi)蒙的臨界處,它都踮踮地跟著我們,它當自己是我們中的一員。記不得抱它過了多少道河,它的體溫縈懷,令我久久感動。望著它嬌小的身影,我倒真的希望它是這杏林中小小的狐仙,陽光下,飄逸灑脫地奔跑,月夜里,乘著清風,裙裾飄飄地走過我的夢境……
在城市,已經(jīng)是花退殘紅青杏小的光景了,而這里卻是花正艷,水剛醒,瀑布依舊在凝固中。想起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句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那是千年以前的某個上午,陽光照耀著峰巒起伏的山谷,長衫飄飄的詩人胸懷貶謫的郁悶與惆悵,來到廬山,面對大林寺剛剛盛開的桃花,感覺人生就像夢一樣,想想那些曾經(jīng)的抱負與志向,寫下的詩篇,還有被辜負的情懷……禁不住感慨萬千。是啊,在世俗的紛爭中,又有幾人能經(jīng)得起名利的誘惑,避開人世間的繁華和嘈雜,尋求那份清心寡欲的境界呢?詩人的春天在廬山,而我們的春天卻在這個有著3200公頃杏林的劈山溝里,這滿山遍野的杏花在視覺上該是怎樣的一場盛宴呀?滿山滿嶺的絢爛不是一個美字可以描述得了的,那是一種情緒和氣勢,是千千萬萬的人聚在一起,放聲大笑的那一種,是排山倒海一般的心靈呼喚與共鳴,這樣的氣勢在峻嶺奇峰間膨脹,讓我們的靈魂在大山的靈秀和飽滿中看云淡風輕,看細水長流,看碎瑣的日子從身邊逝去,該是何等的愜意!
行至深處,有巨石光潔平整地臥在小河邊上,我認它是唐玄奘晾曬經(jīng)文的那一塊,走上去,細細找尋曾經(jīng)遺留的墨痕。同伴笑我癡,我卻說,孫悟空可以分身,他生命中的石頭也可以分身的!越往深處走,巨石就越多,擁擁擠擠地擋住去路,人在石頭面前渺小如蟻,但不氣餒,蟻是可以毀堤撼大樹的,于是就蟻一樣,四肢并用地攀爬,爬上去,巨石就被踩在了腳下,爬上去就看見了遠處懸崖峭壁上的杜鵑花,在滿山滿嶺的粉白中,她一枝獨秀地立在高處,絢爛嫵媚地招搖著,像獨倚危樓的俊俏佳人,拋落幾許笑聲或媚眼,砸在多情人的心上,漸漸地讓欲罷不能的渴望變成失落和依依不舍;爬上去就觸到了凌空而下的瀑布,瀑布也是個貪睡的美人,冰做的肌膚白玉一般掛在懸崖上,只是里面或邊上有淅淅瀝瀝的水響,像是熟睡中的鼾聲,輕盈,縹緲。望著她恬眉合目深睡的樣子,我心中充滿了莫名的感動,她身邊開滿粉白的杏花,一團一團的,如煙似夢。這樣的夢境自由快樂,伴著花香和鳥聲在大山深處游走,遺世而立的清高中寫著一份與世無爭的恬淡與寧靜。
溝里的巨石多聚在深處,是花崗巖的質地,堅硬,碩大,渾圓,光潔。形狀奇特,安靜如佛。因為沒有前朝騷人墨客的光顧,所以不見那些精致冷艷的題詩和題字,是小家碧玉的處女,年復一年地守著青春歲月,坐在溪水旁,想漸漸逝去的美麗與青春,感悟那些不被人深知的殘酷和冷漠,此刻她守口如瓶,任游人在她腳下走來走去。又像那個為情人守夜的少年,心中藏著多少企盼和憧憬,都賦予了這花香美景了。奇石中最顯赫的該是被命名為石門的那一方,它橫亙在一掛瀑布的后面,氣勢恢宏,天成的輪廓令人驚嘆。倚門望去,山深莫測。憑空生出許多向往,像半掩的柴扉,進退兩難:邁進去,怕驚擾了里面的夢境,留住腳步,又有太多的不舍。它的幽深告訴我,順著石門再往下走,一定是別有洞天的,盡管它離回去的路越來越遠,充滿艱難和無法預知的變數(shù)。
水是溝中最具靈性的事物,它從冰凝的瀑布底下竄出,一路唱著情歌跑下山去,繞過片片的杏林和巨石,彎彎曲曲,清清爽爽,快快樂樂,讓我們看到一種生生不息的氣勢,這氣勢貫穿在天地之間,就匯成了希望。像許多被珍藏的故事,一片片地打開,從遙遠的時光講起,聽不見驚濤駭浪,看不到刀光劍影,平和中帶著清純和舒展。又像歲月里的一束光陰,盛在記憶里,晃一晃,繁花似錦中就會溢出許多滄桑和凄婉。
古有詩云“離懷末飲常如醉,客邸無花不算春。欲語性情思骨肉,偶談山水悔風塵。”回來時,走在劈山溝的山水間,突然感覺回到了久別的家園,面對滿園春色,離別的愁緒縈繞在胸中,那一刻,思念的情懷拖住邁向紅塵的步履,久久不肯放行。
(劈山溝,位于遼寧省朝陽市古山子,是著名的風景區(qū),溝內(nèi)奇峰怪石林立,瀑布山泉處處,3200公頃杏林是劈山溝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