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立鳳 編輯/趙威
“喔喔”一聲大公雞的鳴叫,驚醒了水庫大壩邊每家每戶的煙囪,陸陸續(xù)續(xù)地噴云吐霧冒出白煙。
夏日的清晨,沒有一縷風,白煙徑直沖向天空。片刻之后,白石水庫邊的大地上像點燃了一柱柱熏香,香氣又把天公喚醒,放出了太陽。太陽扒著山頭露出笑臉,把靈秀的山、靈透的水,還有那個住滿精靈的水庫畔邊的村莊鍍上了一層金色,吉祥的一天在金光中開始。
那個金色村莊就是坐落在北票市白石鎮(zhèn)白石水庫大壩西側的溝口子村。這個與水庫大壩毗鄰,又被山水環(huán)抱的世外桃源,如鑲嵌在水庫畔邊的一顆耀眼明珠,爍爍生輝。
在這片土地上騰空起飛的龍鳥,你可曾飲過清清凌河水?可曾聽過同意寺里的暮鼓晚鐘?又可曾看過遼塔隱映在水里的倒影?這些疑問只有靈秀的山、靈秀的水還有與山水相依的溝口子村的精靈才能解答……
相依山水
自古以來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說,溝口子村也不例外。唐朝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句詩用在這里可謂是相得益彰。
村旁無聲流過的大河常年滋潤著這里的土地,滋養(yǎng)著這里的人們。它用自己的方式悠悠訴說著溝口子村的亙古與如今。遠古時候,這里曾是世界上第一只鳥起飛的地方。中華龍鳥化石的出土,讓白石畔的明珠聲名遠揚。近些年,白石水庫建成后,天鵝、大雁等候鳥定期光臨更讓水畔的這顆明珠變得耀眼奪目。
明珠閃耀,吸引無數(shù)飛鳥的同時也吸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這片土地上的人氣異常火爆。夏季,白石水庫大壩開閘放水,此時最快樂的要屬村旁經過的那條大河,簡直像一位活潑少女,唱著、跳著、奔跑著,頑皮地撥動著老樹伸過來的根須,拍打陡峭山崖上的石壁,細碎地踩著河灘上那些鵝卵石,無憂無慮地揮灑著曼妙的青春。
近處游人徒步踏歌而來,遠處游人乘坐大車小輛呼嘯而至,竟然還有嘰哩哇啦滿嘴跑火車卻不知終點站的老外,用生硬的漢話說得云里霧里,羨慕的神情卻是溢于言表。來此游玩消暑的人越聚越多,溝口子村就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建起了漂流旅游項目,還建立了配套的獨具特色的農家餐飲業(yè)務。
來此游玩的游客把順河漂流當成了消遣暑熱的最佳方式,一家或幾家再或幾十人組團來到這里,三五人乘坐一個皮筏之上,手里拿著水舀子,頭上扣著個小鋼盆,只要在河面碰頭,不管認識與否,都會大呼大叫著往對方潑過去。涼涼的河水潑到快要烤熟的皮膚上,那叫一個愜意。
奔流的河水,有時平緩得像一首深情的母親搖籃曲,有時湍急得像一首悲愴的命運交響曲,蜿蜒在溝口村的土地上。皮筏順流而下,在山巒間大河上猶如一片樹葉。時而緩慢接觸陡峭的山崖石壁,溫婉細膩;時而加速,瞬間掠過尖聳的山彎,直落下去。高分貝尖叫聲此起彼伏,在山巔與水面上徘徊著不肯離去。游客近距離接觸溝口子村的山水,真真是相看兩不厭。
皮筏行至淺灘,游人會足踏河水,細細品味河水琉璃透明的感覺?;螯S或綠的鵝卵石懶洋洋地躺在淺灘之上,瞪著小眼睛盯著游人,它也在冥想著曾經看到過的那些美麗面龐。大河每隔幾百米就有個激流沖刷出的碧綠水潭,深邃之處的那份濃綠,給人一種深似海的感覺,會讓漂流到此的游客遐思種種。河水中不時躍出幾尾小銀魚兒,鉆破游客遐想的幕布,勾出驚詫叫喊聲聲。應了那句“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的美詩。
河岸旁的山并不高聳,卻很挺拔,游客乘筏漂流而下,會被山巒的景色吸引。密植的蒼松和點綴期間的各色野花爭芳斗艷,給沿岸空濛的山色添加了無數(shù)的情趣,好一個詩意盎然的閃耀明珠。山上曾有清朝同意寺的暮鼓晚鐘,是這顆明珠對流逝歲月的記憶;遼代古塔遺址掩映在水里的倒影,是這顆明珠對未來的期盼。起飛的龍鳥,你聽到了游人對白石水畔邊這顆明珠的贊許嗎?
山清水秀引客至,大魚小魚落玉盤。新鮮的魚蝦,成了游人必嘗菜品。這里特產的小銀魚,通體透明潔白,鮮軟順滑,這給溝口子村農家樂餐桌上添加了一道獨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為方便游客,水畔邊的小村莊建起各色農家院、農家樂,他們用自己的特色方式招待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亦給自己帶來豐厚的財運,更把未來藍圖的線條描繪憧憬得更加清晰。
精靈卷軸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明珠閃耀的山里沒有神仙,水里也沒有龍,但這的村莊里卻住著很多精靈。這些精靈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田園生活。
早晨的炊煙還未散盡,三三兩兩的男女就從田埂上走過,一天的活動卷軸在太陽的金光中漸漸舒展開來。精靈走過的田地變得清爽,亂草不見,莊稼健壯挺拔,像排列整齊的軍隊,聽候著主人的指揮。精靈們在漸漸升起的太陽下勞作,隨著日頭升高,氣溫也在上升,揮汗如雨的場面和李紳的《憫農》這首古詩很是相近。
午間休憩之時,村落里偶爾傳出幾聲母雞下蛋聲和熱狗燥吠聲,也會驚擾到水邊蘆葦蕩里的野鴨撲棱棱飛起又落下。明珠懷抱里的野鴨蛋也是曉譽盛名,腌漬出油后切開,油汪汪、香噴噴,吃不到會饞得你直咽口水。更饞人的還有排排豬舍里的豬,一個個干干凈凈、肥肥白白。豬肉燉粉條,不僅給精靈餐桌搭配了上好的葷菜,也給特色農家樂增添了重要的壓桌佳肴。豬全身都是寶,它讓精靈的腰包骨溜溜,這給明珠添光增色不少。
精靈村的張百歲樸實地說:“‘百歲’是小名兒,我爺爺給起的,說我一定能活到百歲。那你從現(xiàn)在算,今年我叫張百萬,過十年就是張千萬,再過十年就是張萬萬……。”我的老天,等到百歲張真活到百歲的時候,數(shù)字單位是否還要重新改寫呢?
當太陽在山頂隱落的時候,田埂上再次有精靈走過。
傍晚的炊煙裊裊升起,縷縷清風橫掃著從煙囪里鉆出來的干柴熏香,一順兒的飄向遠方。溝口子村在夕陽的余暉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窈窕女子邊做飯邊喂雞鴨豬狗,壯實男子則坐在門口收拾農具。等飯菜快要煮熟的時候,男人已經把餐桌放到了院里的葡萄架下。菜園里長著粗壯的大蔥,麻利的精靈隨手掐了把嫩綠的蔥葉放到餐桌上。河蝦、鮮魚、野鴨蛋、大豆腐……每道菜都體現(xiàn)出原生態(tài)、純綠色還有別樣的明珠特色。
居住在溝口子村的精靈都很精明,他們深深懂得:知識能改變命運,孩子強則自家強,少年強則中國強的道理,所以無論農田怎樣的忙與累,晚飯后輔導孩子功課卻是每位精靈家長的必修課。從那些小精靈充滿智慧與文化的眼神中,你能看出明珠閃耀著更長遠的輝光。
白石水畔的這顆明珠就是這樣神奇,不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具有古往今來蒸蒸日上的鳥氣、人氣和靈氣。用精靈村莊佟先生自己寫的詩概況道:群山環(huán)抱,碧水相連;村屯交錯,房舍井然;旅游勝地,脫俗超凡;細觀細賞,心緒怡然。蝦肥蟹壯鰱鯉歡,豬兒壯,棗兒甜;金翻稻浪雪裹棉,高粱玉米堆成山;笑,在眉間。喜,在心田!
未來無止境,精靈卷軸的延展就沒有盡頭。瞧,田埂上又有精靈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