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小孤山下的紅大廟、白大廟

摘要:  老家的村中原有兩座大廟,俗稱紅大廟、白大廟 。

小孤山下的紅大廟、白大廟

文化信使/王慶民 編輯/雅賢

  老家的村中原有兩座大廟,俗稱紅大廟、白大廟 。

  紅大廟在村子正中。廟前的大柏樹,據(jù)說樹齡在千年以上,樹高約達五丈,胸徑一丈二三。遠遠望去,樹冠如巨大的傘蓋。在大柏樹綠蔭下的三間大殿,供奉老喇嘛的巨幅刺繡千手千眼佛。動亂時期,大廟被拆毀。八十年代初,又在原址復(fù)建。據(jù)當年的“小喇嘛”也就是現(xiàn)在的老喇嘛和我說:“又翻建兩次了。”我說:“兩次,可惜也沒有原來的莊重氣勢了。”——七十年代初,我在廟前的村小學(xué)任教時,廟里住著兩個喇嘛:老喇嘛關(guān)朝然,徒弟李俊杰,有師傅在,李俊杰當然被稱為小喇嘛。雖然叫喇嘛,可是,她們師徒二人和俗家居民也沒什么兩樣了。廟扒了,小喇嘛到生產(chǎn)隊出工,老喇嘛年事已高,可還能在空曠的廟院里種點玉米谷子,維持生活。現(xiàn)在的李師傅估計應(yīng)有八十五歲了,關(guān)朝然師傅業(yè)已圓寂,再叫小喇嘛顯然不對了。——廟墻涂的是赭紅色,遠處一看,紅色很耀眼。這是人們俗稱紅大廟的原因。1987年第二次重建時,由村中老者陳海耀題寫了匾額“宏觀寺”,從此“宏觀寺”一名就叫開了。陳老先生有深厚的古文化功底,他題名“宏觀寺”應(yīng)該是有根據(jù)的吧。復(fù)建的廟還是原址,盡量保持原來的色彩風(fēng)貌,可工藝不如原來了。檐上的五脊六獸,失去了古樸風(fēng)韻,廊檐的繪畫、雕飾更難同昔日相比了。


大雄寶殿的木雕佛身 王慶民攝

  不是現(xiàn)在的藝術(shù)不行,而是沒花那么多錢雇用繼承古代工藝的名師巧匠。2007年,新來的住持香巴群培募化擴建,在“宏觀寺”后院再建的大雄寶殿、左右配殿,金碧輝煌。三座大殿采用九脊歇山式,黃色琉璃瓦在麗日下光彩耀眼。大雄寶殿,樓高兩層,兩側(cè)配殿,高一層,殿角凌霄,形成品字形。殿頂脊剎鎏金閃耀,光耀凌河兩岸。二樓平臺上塑有雙鹿法輪,是藏傳佛教的標志。金法輪象征佛法廣遍。雙鹿雌雄各一,象征男女信眾。但愿佛法廣布。

  背后的小孤山主峰,青山蒼翠,襯托著廟宇的紅墻黃瓦,甚是壯觀。前院的千年古柏,如一塊巨大的翡翠,與往昔的樸拙,今日的典雅相映生輝。

  每當回家,有時和李俊杰喇嘛嘮起過去的歲月,嘮起價值連城的刺繡千手千眼佛趣話,李師傅顯出超脫的淡定。

  紅大廟趕上了好時代,文革,雖遭破壞,但李俊杰喇嘛尚在、大柏樹尚在,宗教信仰尚在,得以修復(fù)擴建。

  再說白大廟。白大廟,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白大廟位于腰營子正前面,當年的前街東邊,小凌河岸西邊,坐西朝東。距離紅大廟約一里地遠。

  在那困難的歲月,小凌河兩岸也有一種荒涼感。可是,一望見村中那棵挺拔高大的松樹、挺然如蓋的柏樹,人們都嘖嘖稱贊,夸說這村子風(fēng)水好。這大松樹就在白大廟大殿院子左側(cè)。記得樹高足有五六丈,粗能有五六尺。記得小時候我們幾個伙伴兒,在大松樹下玩兒,在老樹上撬下幾小片兒灰白的老樹皮,形狀像小猴兒、小人兒、小雞兒、小鳥兒的都有,幾個孩子樂得大喊大叫。白大廟,現(xiàn)在知道屬于漢傳佛教廟宇。住持是一位老尼姑,法名武能修。

  遠望這座廟,整體灰白色,人們就叫白大廟。門前上方有一匾額,蒙文翻譯過來是“慶成法華寺”。我至今記得落款是“光緒元年菊月立”。這廟拆毀于1968年秋冬之際。我當時回鄉(xiāng)出工,挖過地基上的土。在三米多深的磚墊的柱腳墩下,挖出一只小龜,有火柴盒大。有人說是建廟時候放在底下的,其實沒有根據(jù)。

  這座廟,工藝很考究。墻的磚垛兒都是青磚磨磚對縫。這座廟的規(guī)模很大。原來有山門、天王殿,沖毀于康德八年(偽滿洲國年號,應(yīng)是1942年)的一場大水。

  白大廟,拆了;大松樹,伐倒賣了。過眼煙云,不見了??涩F(xiàn)在每走到松林里,聽到風(fēng)吹松樹的聲音,我還想起那棵大松樹的嗚嗚聲。兒時的記憶是清晰的,一草一木,不時都在頭腦中浮現(xiàn)。不知哪年,有人又在白大廟原址向西南一點兒的地方修了一座紅磚小廟,狀貌雖無法可比,但可見心在。

  戀舊,也是一種奢侈。紅大廟,有300多年,白大廟,按那塊匾說,最低也有140年了。再現(xiàn)民間古跡,不易呀。(續(xù)昨《小孤山》)

小鏈接
  王慶民,蒙古族,大學(xué)文化,中共黨員,退休于朝陽師專,副高級職稱。遼寧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遼寧省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朝陽市作協(xié)會員、朝陽市詩詞學(xué)會會員?!督袢粘柧W(wǎng)》文化信使。愛好寫作。有詩詞、散文、小說、楹聯(lián)、教學(xué)論文等發(fā)于《詩詞》、《遼西文學(xué)》、《民間文學(xué)》、《遼海詩詞》、《作家天地》等各級報刊。曾被評為朝陽市優(yōu)秀楹聯(lián)家。有一些作品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