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飽覽黃金帶河沿岸風(fēng)光(一)
文化信使/張冰 編輯/雅賢
初春時節(jié),冷風(fēng)依舊肆虐。遼西春脖子長,雖說打春了,可是人們一點也感覺不到春的氣息。所以有了“招人不招水的說法”。就是說雖然河水已經(jīng)化凍了,可此時的風(fēng)更硬了,人們感覺比冬天還要冷??礃幼?,桃紅柳綠的春天,還要在荒漠的土地里多躺一些時日,就像一個玩累了的孩子,酣然熟睡著不愿醒來。盡管如此,寒冷還是阻擋不了發(fā)燒驢友的腳步。一冬天都沒有停歇,何況畢竟春天來了!
2014年2月22日9點,我們幾名驢友,背起行囊,準備踏野荒郊,游覽黃金帶河下游。 黃金帶河與大凌河一脈相承,從北爐境內(nèi)的帽子山形成支流,流經(jīng)瓦房店,在瓦房店與烏蘭白交界處重新與大凌河交匯。這一段地理位置多數(shù)平川,水流平緩。河水時寬時窄,清澈見底,魚蝦嬉戲。岸旁樹木叢生,以白楊古柳為主。是人們休閑消遣的好去處。
在汽車站坐上班車,直達瓦房店。下車后,從瓦房店鎮(zhèn)政府對面,一路前行。一片拓朗的原野,松松軟軟的土地,撲入我們的視野。一冬無雪的天氣,忽然間蹦蹦跳跳的飄起了零星的小雪花。盡管那雪花猶如米粒般大小,但是清新的空氣仍舊是沁人心脾撲面而來。剎那間,厚厚的黑土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忽然,就在我們的腳下,歡蹦亂跳的黃金帶河水,像頑皮的孩子一般,叮咚的跳躍在我們的左右。我們決定沿河往烏蘭白方向行走。冬天的河水,時而波濤洶涌,踹流急促,時而涓涓細流,清澈見底。悠閑的小魚小蝦穿梭于水中,一會頭東,一會頭西。
走著走著,河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被雪花覆蓋了的厚厚的、潔白的冰層。而河水卻在冰下洶涌的流淌。此刻的小魚,一定也隱匿在那里覓食吧。河岸兩邊,美麗的冰花層層垂掛,猶如冰雕世界一般晶瑩剔透。 一群麻鴨、一群白鴨,在水里更是悠閑的則無旁騖,這般光景,它們已經(jīng)吃飽喝足了,撲棱著雙翅,擊打著河水,無憂無慮的玩耍著??匆妬砣耍赂碌慕兄?,像是示威又像是示弱。但最終還是不再理會我們,三十六計走為上!橋洞子那面,跑來了幾頭牛,看見了水“哞哞”的叫著,一頭扎進去,喝了個飽,也為我們的相機提供很好的素材。
走過了大約五六里路程,河水忽然寬闊起來,靜靜的,沒有一絲波紋。岸邊的老柳樹像個半圓形,倒影鑲嵌在河里,很巧妙的對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圓形。根根須須、枝枝杈杈,河水里都有了它們嬌恣的身影。就連那遠處的群山,也擠過來湊熱鬧,把高高的山頂投向平靜的水面。兩個頑皮的大孩子,拿來漁網(wǎng),在夕陽中,把網(wǎng)撒向河里,瞬間打破了這寧靜的場面,波紋驟起。但是那些倒影依然我行我素,絲毫不理會這些。依舊慢條斯理的在水里梳妝著自己容顏。岸邊挺拔的白楊樹,密密麻麻的就像莊稼人架起來籬笆墻。陽光偷偷摸摸的從縫隙把它的光輝撒向河面,這時如果有位綠衣女子恰巧站立在那里,有誰不會相信,那是春天來了,嬌楊長出了綠葉了呢!
黃金帶河,我們不知道它走過了幾道彎,流經(jīng)到這里。在烏蘭白與瓦房店交界處,它與大凌河重新匯合了。然后洋洋灑灑的流向了下游。在我們徒步二十五余里左右之內(nèi),各種小橋不計其數(shù),有最為古老的石頭橋,有木板橋,有孔橋,有秸稈鋪成的土橋,有三個小楊樹干放到一起也充當(dāng)了橋。這些橋,雖然不壯觀,但是卻方便了來往的行人。
走了將近十多里的路程,看見前面有個小村子,古樸典雅,寧靜祥和。門口的對聯(lián)和掛錢還新鮮的貼在門框上。走到一戶人家的門口,一個古老的洋井吸引住了我們。
我們信步走了進去,主人熱情的把我們讓到了屋里,屋子不大,卻很溫暖。對于饑寒交迫的我們,似乎更有了家的感覺。主人好奇地問起了我們做什么來了。對于我們的回答,大惑不解:冷天凍地的,不在家呆著,跑這山溝子干啥呀?我們拿出干糧準備打尖,熱情友好的主人說什么也不讓我們吃這些自帶的干糧:冷天凍地的,別吃這些涼的,我給你們熥豆包去!不容分說,抱柴火做飯,不大工夫,熱騰騰的豆包帶著金黃的嘎吱兒端上桌來。幾樣小菜,幾瓶啤酒,我們吃了一頓最美味的午餐!臨走之前,想以給孩子壓歲錢的形式,付點飯錢,主人高低不要。撕扯一陣子之后,還告訴了他們家的電話號碼,說隨時來隨時管飯,叫我們杏花開的時候再去,漫山遍野的杏花咧著嘴歡迎你們吶!
酒足飯飽之后,我們繼續(xù)開拔!沿河水向三家方向前進!登古道、過荒莊,一路景色美不勝收,挺拔的白楊,佝僂的彎柳。廣袤的田野,一垛垛的玉米秸稈,在雪花中張揚著個性,盡顯卓越風(fēng)姿。但是有些古樹遭到破壞,很多樹林正遭砍伐,不免心生惆悵之情! 晚上5點,我們到達了哈叭氣的公路上,暮色合圍。周圍的村子里,裊裊的炊煙正在升起。從十點開始走近河邊,到現(xiàn)在已是7個小時,路程為25華里左右。我們攔住一輛車子,打道回府!
其實這條路線,我已經(jīng)是第三次行走了。每走一次,都有不同的風(fēng)景,不同的感想。行走的快樂,是坐車的人永遠不能了解的。當(dāng)你置身于廣袤的大地里,你盡可以踩著肥沃的黑土地和地上的每一片葉子隨意前行,不論天氣是陰還是晴,空氣是潮濕還是干燥,你盡可以邁動你的雙腿,丈量腳下這片土地。而你的眼睛則像是一個慢鏡頭,連樹葉落下來的樣子都被放大得無比清晰!
朋友!毅然的行走吧,帶著執(zhí)著與信念??犊拇蟮?,總會把快樂賜予您!
小鏈接
耕讀女,實名張冰。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學(xué)會會員。有文章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省市級刊物發(fā)表。著有《耕讀女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