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遇見
文化信使/李小梅 編輯/雅賢
從遼寧省朝陽縣天門山自然風(fēng)景區(qū)南灣子濕地回來半月有余,心緒終日被那碧波起伏的蘆葦蕩,綿延數(shù)里的綠水草,叮咚作響的小橋流水魂牽夢繞著。那一脈山水,一溪清泉,一石瀑布,在夢里黏黏纏纏地依稀的相見,揮之不去。一見傾心,終于,抑制不住對她的相思與向往,再次前往。
萬物靜觀皆自得,上一次就是因為走的匆忙,疏忽了最美的景致。這一次,天公作美,頭天夜里落了一場雨。
再次站在勝利水庫的盡頭,環(huán)目四望。那天空,白茫茫迷濛濛,靜寂靈秀。太陽躲在薄薄的云層里,像害羞的少女,蒙了面紗,想看客人一眼,又難掩羞澀,只好趁人不注意,撩開面紗一角,使勁的瞭上一眼,遂又合上。這一開一合中,使朦朧的景致如浴金光,千姿千奇,千姿千幻。那空氣,有味道,香甜濕潤,吸一口,清新干凈,滿肚腹像換了新鮮的血液,使人精神為之一振,神清氣爽。那地,因了雨的潤澤,浮塵不起,看著泥濘,卻不粘腳,正好徒行。
我們一行人從濕地的下游向上游逆水而行。
雨后的濕地,一抹山水都籠罩在如霧似紗的朦朧中。青山,樹木,俏石都在蒙蒙煙雨中,顯得真實又夢幻般的美輪美奐。 此時的山水,沉睡了北方的豪邁與粗曠,醒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柔美與溫柔。千般靜寂,萬般空靈,大自然的一切聲音都漸漸淡去。此情此景,使我們一下子洇入了幻覺中的世外桃源,用人間凈土來形容她的情境和氣息,是最恰當(dāng)?shù)淖吖P了。看著眼前如夢如幻的景色,禁不住心生喜悅,就有了我和江南有個約會的感覺。若此,那么前世今生在這里遇見,了卻了如夢的夙愿。今日有幸,權(quán)當(dāng)我們客做了一回江南的游子。
久旱的遼西,卻有著如此清澈透明的水世界。展眼一望,豁然開朗,一池碧水呈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讓人意外的驚喜。透過樹影的陽光,零零散散地灑在水面上,反射出星星點點金箔般的閃光。愈往前走,水面愈寬。經(jīng)過若干年的河水沖刷,兩岸的巖石裸露著,層次分明。連綿逶迤的群山,挺拔的楊樹,婀娜的水曲柳,各種各樣的植物,河面上悠閑戲水的白鴨,都映在這沉靜清澈的河水里了。清新秀麗的山水美姿,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恰似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畫。
這里的河水恣意任性,它不循規(guī)蹈矩,完全是依了河道地勢,或?qū)捇蛘?,或曲或直,保持著原始的姿態(tài)緩緩地前行。河道寬深的地方生長著大片大片的蘆葦,依水而立,群居叢生。葦花開放的正濃,白花花的一片,花穗隨著蘆葦傾斜的身子也偏向一個方向,似乎爭相光顧一個誘人的秘密。微風(fēng)掠過河面,蘆葦蕩著連環(huán)的波浪一層層的向遠(yuǎn)處漾去,那葦花,經(jīng)風(fēng)拂過,輕輕一抿,便風(fēng)情萬種,風(fēng)韻無限。依水而生的蒲棒,一叢叢一簇簇,莖桿上已結(jié)了果實,像一只只直立的小棒槌。想象得出,待到秋后,河風(fēng)徐來,成熟的種子,便會迎風(fēng)起舞,在纖絨的承載下,隨風(fēng)飄到幾里、幾十里甚或幾百里幾千里的地方,繼續(xù)在那里繁衍。
沿著鄉(xiāng)土小徑,蜿蜒蛇行,一路上,荊條和艾蒿的香味彌漫在我們身邊,氤氳著我們的頭腦和心肺。腳邊的濕地里,各種植物由于得于水的偏愛,碧綠蓬勃。孤陋寡聞的我,對沿途的水草的了解知之甚少,博學(xué)的油畫家高愛國老師,一路上為我們講解著各種水草的藥用價值和功能,讓我對這里的植物頓時多了一種親近之感。高老師俯身從膝蓋高的薄荷秧上摘下幾片薄荷葉,一一分給我們,放在嘴里,咀嚼幾下,口中立時充滿薄荷的清涼。寬大葉子的大黃,當(dāng)?shù)匕傩辗Q老牛舌頭,開著的花朵醬紅色,沒有一點修飾,像一株毛絨絨的高粱穗子。水黃瓜香,揪下葉子,手里揉搓幾下,一股淡淡的黃瓜味沁入心脾。河邊的水芹菜,身形纖細(xì)柔軟,據(jù)說是做羊肉餡餃子的絕佳配料。高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讓我們?nèi)滩蛔∽嬒延危舌?,仿佛一盤盤冒著熱氣的羊肉餡餃子就在眼前。那團(tuán)團(tuán)簇簇的野蘇子,棵棵直立,粗粗壯壯。據(jù)說野蘇的莖桿是空心的,幼嫩時,用手一捏,莖桿就會癟下去,成熟時期的莖桿堅硬挺拔,采集下來,做煙袋桿用。還有大棘,有著蒲公英一樣的花朵,可以想象,快凋謝時,用嘴一吹,一顆顆毛絨絨的小傘隨風(fēng)而去,飄到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
小徑拐彎處,一座土橋,屬于簡易的那種,幾根木桿搭河兩側(cè),上面橫放幾捆玉米秸稈,再棚上一些土,就成了橋。經(jīng)不住幾人同行,我們只好一個個小心翼翼的過去。橋下流水淙淙,清可見底,墨綠的水草隨著水流不斷的變換身形。
過了小橋,河水變淺了,但是更加清澈透明。天氣也逐漸放晴,太陽的笑臉完全透出云層,陽光灑在河面上,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一圈一圈的蕩漾開去,閃閃發(fā)光,波光粼粼。小魚和蝌蚪不再靜寂,小魚寸把長,小蝌蚪愉快的搖擺著長長的尾巴。水世界里不同家族的兩大生物,此時卻是顯得親密無間,在亮色的河水里,成群結(jié)隊的向前游著。我們知道,過不了幾日,小魚不見長大,小蝌蚪卻會長出兩條后腿,蛻去長尾巴,跳上岸去,成為蛙王子。生活就是這么美妙。
水一程,樹一程,濕地的樹,多見茂密,不見粗壯。楊樹最多,是鉆天楊的那種,碗口粗細(xì),樹皮光亮淡青,直立聳天。也有的別具一格,東倒西歪,好好地一棵樹,卻是斜斜的生長,竟也是有模有樣,想必是小時風(fēng)刮的緣故吧。樹下的小草,沒了膝蓋,鋪天蓋地,人入樹林二三十米,就會不見蹤影。其間的野花,五顏六色,玲瓏炫目。蜜蜂嗡嗡叫,在花蕊中穿梭忙碌,不理睬我們的到來。蝴蝶扇動著薄薄的翅膀追逐著同伴。同時,我們也置身于鳥的天堂了,你看,一只紅嘴喜鵲停留在楊樹枝上,喳喳的叫著。我聽不懂它的語言,但能猜想它一定是深情的望著另一棵樹上的紅嘴喜鵲,在對唱山歌。尋不見鳥的影,卻能聽見是啄木鳥在篤篤的啄著樹干,“叨叨木,穿紅褲,誰做的,娘做的”。 這是小時候經(jīng)常唱的一首兒歌。頭頂上倏忽的有飛鳥掠過,時而盤旋,時而在樹枝上跳躍。布谷鳥始終在唱:“姑姑有褲子,姑姑有褲子”。在這鳥的王國里,我們同樣陶醉了。
南灣子濕地,這個有著青山綠水,蘆葦蒲棒,養(yǎng)心養(yǎng)眼的好地方,是我心靈深處最美的圣湖。在這里,每一眼都是震撼,每一眼都是美麗。這里是原生態(tài)的美,一山一水,一草一樹,一物一景,都讓人激發(fā)無限的遐想。感受著時光正以流水的姿態(tài)緩緩的流淌,平日那顆浮躁的心,被濕地的水,洗滌的纖塵不染,完完全全安靜下來了。
時已近午,我們一行人陸續(xù)走出天門山風(fēng)景區(qū),按計劃,要去往下一個景點——日昇寺。
回眸遠(yuǎn)眺,不由得生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夢中的水鄉(xiāng),美麗的遇見,是我今生不解的緣。
小鏈接
李小梅,1970年出生,漢族。遼寧建平人,大專學(xué)歷。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建平縣小說學(xué)會副秘書長。1999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2013年10月入遼寧文學(xué)院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研討培訓(xùn)班學(xué)習(xí),2014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瓜田李下》,在《今日朝陽網(wǎng)》網(wǎng)絡(luò)媒體發(fā)表過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