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成功應用亞低溫技術救治一例重度窒息新生兒
近期,一位出生時窒息,剛剛抱出產房不久就出現抽搐的新生兒,在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實施新生兒亞低溫技術治療10天,預后效果良好,已康復出院,創(chuàng)造了醫(yī)院新生兒科危重癥搶救的又一個奇跡。
患兒孕足月41周,因母親羊水早破,產前胎心減慢,于7月31日在醫(yī)院產科側切助娩出生。出生后Apgar評分至20分鐘時仍不達標,羊水III度糞染,臍帶繞頸1周,臍動脈血氣提示PH 6.77,患兒出現嚴重的出生窒息,同時合并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在產房復蘇結束后不久,患兒發(fā)生抽搐,表現為四肢出現強直抖動,予彈足后無哭聲,醫(yī)院立即予開放氣道、止驚等搶救治療。經評估,患兒符合新生兒亞低溫入組標準,立即給予新生兒亞低溫治療,開始進入降溫模式。
患兒經過72小時的治療后,逐漸進入6小時復溫模式。評估患兒各項生化指標良好,各原始反射均正常,完善動態(tài)腦電圖監(jiān)測及顱腦MR檢查均未見異常,提示預后良好。作為朝陽地區(qū)新生兒危重癥搶救中心,醫(yī)院新生兒科亞低溫治療技術成熟,該技術主要適用于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患者。
據了解,近幾年新生兒出生率逐年下降,家長們不僅關注優(yōu)生優(yōu)育,還高度重視新生兒期疾病的發(fā)生。新生兒出生時重度窒息,易導致新生兒腦病的出現,嚴重的可導致如腦癱、癲癇、智力低下等不良預后,將會給家庭、社會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應用的新生兒亞低溫治療技術,是在患兒生后6小時內采用人工誘導的方法將中心體溫或頭部溫度降低到33-34°C,使顱內溫度比正常值降低大約3-4°C,從而降低腦代謝率,改善細胞能量代謝,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神經元壞死凋亡以及腦梗死面積和腦水腫,進而保護腦組織。在嚴格的治療條件下,該技術對新生兒其他組織器官無明顯損害,可極大地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有效減輕患兒在智力、運動功能等方面的嚴重后遺癥。
新生兒亞低溫技術的應用,為嚴重受損的腦組織提供了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讓脆弱的神經細胞在生命初期得以修復與重生,極大地減輕了家庭因新生兒疾病而承受的巨大經濟和精神壓力,讓愛得以更加純粹地流淌于親子之間。新生兒如同初生的幼苗,脆弱卻又充滿希望,此項技術的成功應用,標志著醫(yī)院在新生兒搶救水平上再創(chuàng)新突破,展現了醫(yī)院在重癥新生兒救治方面的專業(yè)實力和技術水平,為朝陽地區(qū)更多需要救治的新生兒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構建起傳遞愛與希望的橋梁,為這些小小的生命帶來希望與曙光。
[編輯 孟陽 審核 立軍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