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十七八
文圖/文化信使 郭立萍(遼寧朝陽)
早晨好友秋君發(fā)給我一張照片,是我們倆高中時的合影。對著手機不自覺地就那么一遍一遍地放大,想要看清自己當初的樣子。那時的我們,真的是太美好了!
我的高中母校是喀左一中,始建于1949年春。我們上學時住的宿舍都是古香古色的舊建筑,我們?yōu)榱诵闹械膲粝肱^斗,自然也沒有覺得苦。記憶中那個時候我們每天忙碌著、嬉鬧著沒有什么愁事。我們的宿舍條件簡陋,根據(jù)房間的大小有的是四五個人一舍,還有十多個人一個舍的,但是當時似乎對于住宿條件是沒有人在意的,大家生活條件都不太好,家長也從來沒有問過我們的住宿情況,我們也都順理成章地認為宿舍原本就應該是這樣。那時家長的心思都在工作上、生活上,學習就是自己的事,學不學,怎么學全憑自己。那時的人很簡單,對于生活給予的東西能夠很平和地接受,然后去適應。
我們班的宿舍邊有兩棵老槐樹,不知多少年了,樹干很粗,幾個人方可合抱起來?;被ㄩ_的時候,我們宿舍周圍都彌漫著那濃濃的香氣。夏天的時候鳥特別多,聲音還特別大,天一亮就開始吵,平時感覺不到,因為我們比鳥起得早,要出早操。到了周日放假想睡個懶覺幾乎不可能,鳥叫聲都能將你吵醒。我們戲說自己是生活在鳥語花香中。放假時候大家洗衣服曬被子聊天然后就去自習,逛街逛百貨商場的時候都不多。生活很簡單,我們的需求也很簡單。缺什么少什么會有家長來縣城的時候送過來,離家近的會趁放假時騎著自行車回家去取。想想現(xiàn)在的孩子無論遠近回家一趟都要家長接送,我們那時候騎著二八大杠,就是那種咣當咣當?shù)拇笞孕熊嚺芑丶胰?,拿點吃的用的然后趕在晚自習之前回到學校,你看不到累和報怨,你看到的是滿頭是汗、一身塵土,臉上卻是燦爛的笑容。帶回來的吃的是什么呢?偶爾大家會帶回來一些蘋果、梨之類自家的水果,平時拿得最多的卻是家中的大餅和咸菜疙瘩,咸菜疙瘩是好東西,好放,還可以當菜,比學校的咸菜好吃,有的同學還會將切得細細的咸菜絲泡水喝。最熱鬧的就是剛開學的時候,大家都大包小包帶足了生活用品和自家的美食,吃的東西會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互相分享然后就小心地收起來,因為還要細水常流,堅持到下一次返家。那時候帶回來的東西吃起來格外的香,能吃出家的味道也能吃出在家里吃不出的味道?,F(xiàn)在想想那個時候我們的世界是多么的簡單而快樂,我們怎么就那么容易滿足呢?
那時候我們精力充沛。我們自己辦班報,幾個愛好文學的小伙伴們組合在一起,語文好的就自己寫些小文章,英語好的就用英語抒發(fā)一下情懷,都發(fā)表在我們自己的報紙上,當時跟風還給自己取了筆名,筆名很有時代特色,叫黎明啊,晨熙啊,丑娃啊,讓別人猜不出作者是誰。報紙雖然不是印刷的,但是很有成就感。還記得報紙名為《雛鷹報》,意為雛鷹展翅,志高且遠。很是遺憾當時的報紙沒有保留下來,如果留存到現(xiàn)在是一種怎樣的寶貴財富??!
那時候我們班級組織了課前一首歌活動。就是下午上課前由一名同學表演一個節(jié)目,一是活躍班級氣氛,二是讓大家下午不至于那么困。一個人表演完節(jié)目就有權(quán)力指派另一個人在第二天繼續(xù)表演。不會唱歌可以跳舞,不會跳舞可以朗誦,不會朗誦可以說一段話,只要得到大家的認可即可過關(guān)。我們都積極且認真地準備,誰都愿意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獻給大家。記得我們班有個叫劉志存的,學習特別好,人瘦瘦的黑黑的,平時不愛說話,是我們公認的內(nèi)向,他說不會表演節(jié)目,大家起哄說只要將大家逗笑即可過關(guān)。結(jié)果他登上臺也不說話幾個焦急扭捏的動作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現(xiàn)在想來“大智若愚”這個詞用在他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那時候我們互相比著學習,也發(fā)生了很多趣事。一次和老同學相聚說起上學時候的事,她說:當時老師給她調(diào)了個學習好的同學一桌,讓她好好學習,然后她就學人家,人家寫筆記她也寫,人家學啥她跟著學啥,人家下課趴在桌子上睡覺,她也跟著睡,結(jié)果有一天發(fā)現(xiàn)人家哪里是在睡覺,人家那是把下一節(jié)課的書本放在下面偷著學習呢!
就像是《同桌的你》中唱的那樣“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你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zhuǎn)眼就各奔東西。”畢業(yè)那年,我們十七八歲。用的是膠卷相機,記錄的是青蔥歲月。
看著照片中的我們,不由就想起了那句話:
曾經(jīng)是笑靨如花,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感慨年華,而今年華已去,才知道,曾經(jīng)笑靨如花。
小鏈接郭立萍,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好名聲網(wǎng)助理編輯,現(xiàn)就職于朝陽縣自然資源局。遼寧省作協(xié)會員,朝陽市作協(xié)會員,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市詩詞學會會員,縣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副主席。熱愛生活,愛好攝影、讀書、寫作。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