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苦難輝煌》158(金一南)

摘要:紅軍長征期間,蔣介石興奮過三次。

“一南金文”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luò)媒體,極有必要重復(fù)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dǎo)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金文”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dǎo)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zhuǎn)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fù)興偉業(yè)。

苦難輝煌

文/金一南

第十二章  大渡橋橫鐵索寒

  紅軍長征期間,林彪急過兩次,蔣介石興奮過三次。各軍團都在創(chuàng)造急行軍速度的記錄,連李德都走著走著睡著了。劉伯承的六只小船,讓全軍渡過金沙江。會理會議的裂痕,一直延續(xù)到1959年廬山會議。背挎馬刀、腰纏手榴彈、攀緣鐵索的勇士,成為一座永恒的青銅雕像。

第三節(jié)  永恒的青銅像(上)

  紅軍長征期間,蔣介石興奮過三次。

  第一次是從紅軍突圍西征、他騰出手來精心布置的“湘江追堵”。當此戰(zhàn)役最緊張的時刻,蔣介石在南昌行營搓手摩拳,捏著一封封電報,對照釘在四壁的地圖,核實各路大軍到達位置,一分分削減紅軍實力。最后認為紅軍犧牲很大,但地方實力派追堵不完全盡力,意猶未盡。

  第二次是在紅軍魯班場戰(zhàn)斗失利,三渡赤水到四渡赤水之間。他判斷紅軍此時舉棋不定,是因大政方針未定,已無處立足。于是調(diào)集川、滇、黔、湘軍及中央軍,在川南黔北一帶大修碉堡,以為用江西的老辦法,在川黔邊一舉圍殲紅軍。

  第三次便是紅軍搶渡金沙江、大渡河期間。

  當時紅一軍團前鋒直指昆明。當時滇軍主力全部調(diào)入川黔,昆明城只有一些團防及警衛(wèi)部隊,龍云十分恐慌。蔣通過空軍偵察發(fā)現(xiàn)紅軍在昆明附近又調(diào)頭北上,與幕僚研究后,判定紅軍是聲東擊西,真正企圖是強渡金沙江無疑。便令增援昆明的薛岳調(diào)頭向北,在電令中有“同仇敵愾,滅此朝食”之語。

  5月中旬紅軍攻打會理城期間,蔣介石飛到昆明,在五華山龍云布置的房子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天,布置大渡河會戰(zhàn)。此時薛岳一部已渡過金沙江,蔣又電令劉湘以川軍二十軍全部及二十一軍一部歸楊森指揮,火速進至大渡河北岸防堵;令劉文輝部6個旅堵截紅軍,掩護薛岳部北進;令劉文輝二十四軍主力布防大渡河北岸嚴密封鎖,并讓楊森、劉文輝到漢源指揮。

  蔣在電令中特別強調(diào):大渡河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大軍覆滅之地,今共軍人此漢彝雜處、一線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險峻、給養(yǎng)困難的絕地,必步石達開覆轍,希各軍師鼓勵所部建立殊勛。

  紅軍再一次陷入危險局面。

  紅軍過金沙江后曾將追敵甩掉一周之遙,取得戰(zhàn)略轉(zhuǎn)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但從來沒有不包含時間因素的勝利。在時間的消耗中,勝利也會變?yōu)椴焕?/span>

  3月31日紅軍南渡烏江跳出敵人的包圍圈,曾把蔣介石幾十萬追兵甩在身后。但在滇東,敵人又圍了上來。

  5月9日渡過金沙江又遠遠甩下了敵人,但在會理地區(qū)耽擱太久。從9日到14日夜,以整整6天時間強攻會理城。待15日決定放棄對會理的圍攻揮師北進時,時間優(yōu)勢基本耗光。再不抓緊時間搶渡大渡河,就真的要成為石達開第二了。

  說不清是第幾次,紅軍又陷入了危機。

  一次次脫離險區(qū),又一次次面臨險境。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上源名大金川,出青海南部,流入西康?。ń袼拇ㄊ∥鞑浚┖笸〗鸫▍R合,經(jīng)過瀘定橋至安順場,折而向東流至樂山入岷江。河面寬200米,流速每秒4米,河水沿著十分險要的石壁向下奔瀉,數(shù)十里路也不易找到一個渡口,大部隊通過極為困難。蔣介石就想憑借大渡河天險,布置重兵南攻北堵,一舉消滅紅軍,讓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

  紅軍把希望放在了安順場。

  21日,紅軍到達冕寧縣瀘沽地域后,即兵分兩路。主力部隊向安順場進發(fā),紅一軍團二師五團向大樹堡方向進擊,以鉗制和吸引富林(今漢源)一帶敵人。

  先遣司令劉伯承率紅一師走在最前面。

  在向安順場進發(fā)的路上,劉伯承騎著馬,喃喃自語了一路:“有船我就有辦法!有船我就有辦法!”

  警衛(wèi)員說昨夜夢里他翻來覆去也是這句話。

  在金沙江就是憑手中掌握的六只船,硬是化險為夷,把中央紅軍全部渡了過去。

  如果安順場沒有船怎么辦?

  不光劉伯承,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5月24日夜,紅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占領(lǐng)安順場渡口。還好,搞到一條船。

  根據(jù)渡金沙江的經(jīng)驗,劉伯承寄希望于對岸。

  因為船小,只能坐十幾人,一營營長孫繼先親自挑選16名勇士強渡,后來又加上一個通訊員,共17人。這就是工農(nóng)紅軍戰(zhàn)史上著名的大渡河“十七勇士”。

  對岸敵人的防御情況不清楚,紅一團團長楊得志決定十七勇士分成兩批強渡。第一批9名勇士,由二連連長熊尚林帶領(lǐng);第二批8名勇士,由營長孫繼先親自帶領(lǐng)。

  十七勇士的名單中又加上了挑選者自己——營長孫繼先。

  5月25日上午9時,紅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組織的強渡開始了。以二連長熊尚林為首的九名勇士登上第一船。船在猛烈火力掩護下向?qū)Π哆M發(fā)時,劉伯承、聶榮臻禁不住都走出了工事,緊緊盯住那條關(guān)系千軍萬馬命運的小船。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肖華親自吹起了沖鋒號。

  首批強渡成功,第二批八名勇士也在孫繼先率領(lǐng)下乘第二船沖上對岸。兩船共過去18名紅軍,所以后來也稱為大渡河“十八勇士”。

  在對岸又找到兩條小船。

  渡金沙江總共搞到6條船:皎平渡先控制了2條,首批部隊過江后又找到4條。劉伯承曾興奮地向軍委報告“每日夜能渡一萬人”。

  大渡河卻只有三條小船。一船最多坐16人。往返一次一個多小時。每日夜頂多也只能渡過五六百人。

  靠這三條小船一船一船擺渡,全軍渡河要一個多月。

  楊得志的紅一團26日上午10點渡河完畢時,追敵薛岳縱隊已經(jīng)進抵西昌以北的禮州,楊森的第二十軍先頭部隊已達金口河,離安順場只有幾天的路程了。

  焦慮萬分的劉伯承發(fā)出了兩個“千方百計”命令:工兵連要千方百計地架橋;各部隊要千方百計地找船。

  兩個“千方百計”,一個也沒有實現(xiàn)。

  工兵連用8根二號鐵絲緝纜,只系上三個竹排,放入水中即被激流沖斷。

  沿河兩岸也再沒有發(fā)現(xiàn)一條船。

  消息報來,劉伯承只對自己說了一句:“看來架橋不可能了……”便再也無語。

  這位首先突破烏江、首先突破金沙江的軍中之神,在大渡河陷入深深的困境。

  奪取安順場前,聶榮臻曾問擔任主攻的一營營長:“孫繼先,你知道石達開嗎?”

  孫繼先回答:“管他十達開九達開,我們一定能過河!”

  劉伯承接著說:“我們會不會成為石達開,這就看你們的了。”

  孫繼先營以堅決的行動完成了任務(wù)。

  但成為石達開的可能性依然還在。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dǎo)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獲獎?wù)?,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shè)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一南金文

[編輯 雅賢]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