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jié)雪紛飛|雪中見聞
11月7日,遼寧朝陽迎來了一場50年不遇的罕見大暴雪,暴雪來勢洶洶,轉(zhuǎn)眼就把這座小城變成了銀裝素裹、玉樹銀花的冰雪世界。暴雪為人們帶來了“冰雪奇緣”的歡喜,但也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這樣的天氣,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動人風景。
7時20分,我走出家門,此時的小區(qū)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走在小區(qū)的“雪路”上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我的第一站就是我們小區(qū)的觀景臺,站在這個制高點伴著飄飛的雪花向遠處眺望,雪花像無數(shù)個頑皮的孩子,正樂此不疲地環(huán)游小城的每個角落。
7時40分,我來到離家最近的馬路上,往日川流不息的車輛,此時少得可憐,即使有寥寥無幾的車輛,也如蝸牛般向前蠕動著,司機生怕一個剎車,車就會自動掉頭回家。
8時10分,我終于走到了龍翔大街豪德的交叉路口,路邊綠色的蝸牛車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抬眼看去,路口處一抹抹橘黃的身影正拿著雪鏟、大掃帚清掃著路上的積雪,洋洋灑灑的雪花把他們變成了“雪人”,雖看不清他們的容貌,但我卻知道他們一定是最美的人,雪隨下隨掃,經(jīng)過他們的奮戰(zhàn),可以見到路面“真容”,這讓行駛的車輛輕松了許多。
8時35分,回小區(qū)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對母子,母親打著雨傘走在前面,男孩背著大書包打著傘緊跟在后面,母親時不時回頭看一眼男孩,并叮囑他注意安全,這對母子不一會就消失在了風雪中……我不知他們要去做什么,也許是媽媽帶著孩子去上班,也許是送孩子去爺爺奶奶家,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期許……
9時20分,約上同事趙立軍一起去大凌河拍照,由于我倆的家都在豪德這邊,我們這次選擇了開車前往,同事開著車精神一刻也不敢松懈,車速也不敢快,只要踩剎車,車子就會打滑,只能慢慢地行駛。到了珠江下交橋,此時橋已經(jīng)封了,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只能走兩邊的人行路。交警在一旁疏導(dǎo)車輛、指揮交通,并提醒人們不要著急,慢慢通過,環(huán)衛(wèi)工人趁著紅燈的空隙,快速地清掃著路口的積雪,我趕緊下車,用手機悄悄記錄下這溫暖的一幕幕。距離到大凌河濕地公園還有一段距離,我趕緊用手機把我和同事剛剛拍攝的視頻剪輯好,發(fā)了出來。
10時4分,我和同事終于來到了濕地公園,此時已經(jīng)有人先我們一步來到這里。遠處的鳳凰山白茫茫一片,安靜得仿佛時間靜止了一般,清澈的大凌河水與雪的純白相互映襯,可愛的雪精靈壓彎了樹梢,給古香古色的棧道和亭子蓋上了純白的被子,把它們當做孩子一樣“保護”了起來。這里的美是萬籟寂靜的美,沒有一絲嘈雜,不染一絲雜塵,正當我們沉醉其中的時候,一位打著彩虹傘、全副武裝、背著特大號相機的男士向我們走來,走近才發(fā)現(xiàn)是仇一軍老師,仇老師是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老記者了,每當遇到特殊天氣、突發(fā)事件總能見到他的身影,他這種愛崗敬業(yè)的精神令我們這些年輕人深感敬佩。
10時58分,我和同事告別仇老師,來到了珠江大橋下的公園,這里比較熱鬧,三三兩兩的人走在小路上,欣賞著這初冬的雪景,不時拍個照片,閑談幾句;這樣的天氣里,當屬小朋友最開心了,他們拿著小鏟子和家長一起堆著雪人,在雪地里撒歡地玩耍。特別是這里有幾棵滿是紅果的樹,深深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紅紅的果子配上潔白的雪花,儼然是一幅色彩艷麗的水彩畫。
13時30分,我倆匆匆吃過午飯,回到了單位,挑選圖片、編輯文字、制作視頻,快速忙碌起來!辛苦付出終有回報,發(fā)出去的作品得到了廣大網(wǎng)友的點贊和好評!
15時45分,收工回家,到了辦公室樓下,汽車已被雪掩埋,我和同事只能徒手清理積雪,積雪徹骨的冰冷,讓雙手變得通紅,經(jīng)過一番折騰,我倆總算踏上了回家的路,平時20分鐘的路程,這次走了將近50分鐘,好在我們各自平安到家了。
在寒風暴雪中,總有人在默默為我們守護,他們堅守在一線,用實際行動點亮城市文明的名片,成了雪中最美的風景、最溫暖的底色。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