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苦難輝煌》020(金一南)

摘要:若說中國與哪一個國家的關系最難說清,恐怕當屬日本。

“一南金文”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請示將軍同意,本網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金文”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友多多轉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苦難輝煌

文/金一南

第二章 東方之夢

  中國是日本最早的老師。日本又是中國最新的老師。中國革命者從日本譯來了《共產黨宣言》,日本浪人卻在中國炮制出法西斯理論。“三羽烏”從蒸汽浴室騰空而起,給世界的東方帶來巨大黑暗。

第一節(jié) 一言難盡的一衣帶水(一)

  若說中國與哪一個國家的關系最難說清,恐怕當屬日本。

  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給日本人以如此巨大的影響。

  從漢字到圍棋,從《論語》到《法華經》,日本人幾乎一成不變地從中國學去了這些文化精髓。

  歷史上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給中國人如此巨大的傷害。

  自甲午戰(zhàn)爭始,哪一次針對中國的戰(zhàn)爭,都少不了日本;哪一個帝國主義殺人,都不像日本人那樣在南京屠城。

  中日兩國,說不清的關系,說不清的恩怨,皆用這四個字帶過:一衣帶水。

  因為一衣帶水,聯(lián)系方便,影響也方便;因為一衣帶水,掠奪方便,侵略也方便。

  日本原本也是被侵略者。而且對被侵略、被掠奪一直比中國有著更多的擔心。1837年幕府統(tǒng)治者德川齊昭發(fā)出預言:日本將是西方攻擊的第一個目標。中國太大,朝鮮和琉球又太小,對大不列顛的炮艦來說,日本恰好不大不小。

  他比中國的道光皇帝先預感到危機。

  三年以后危機來了,卻首先來到躺在床上抽鴉片的中國。

  即使如此,鴉片戰(zhàn)爭的沖擊對日本也極大。許多人以鴉片戰(zhàn)爭為題著書立說,論述西方對東方的野心,慨嘆清政府的失敗,警告德川幕府如果不速籌對策,必重蹈中國覆轍。

  詩人山田芳谷特賦濤一首:

  勿峙內洋多礁砂,支那傾覆是前車。

  浙江一帶唯流水,巨艦泝來歐羅巴。

  日本還在不斷地向中國學習。這回學到的是危機。

  日本的危機也緊隨中國之后,很快到來了。

  1853年7月8日,美國的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里率薩斯克哈那號、密西西比號、普利茅斯號和薩拉托加號4艘軍艦打開日本國門。

  1854年,美國強迫日本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規(guī)定日本開放下田、函館為對美通商口岸。

  1855年,俄國強迫日本簽訂《下田條約》,劃定兩國在千島群島的疆界,并強迫日本開放下田、函館、長崎三港為對俄通商口岸。

  1856年,荷蘭強迫日本簽署《和親條約》,片面規(guī)定荷蘭的權益和領事裁判權。

  1857年和1858年,美國又與日本簽訂兩個所謂的《通商友好條約》,不僅奪得了租界和領事裁判權,而且剝奪了日本的關稅自主權。

  1860年以后,英國、美國也分別強迫日本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1863年至1864年,美、英、法、荷四國組成聯(lián)合艦隊,炮擊日本下關,勒索戰(zhàn)爭賠款,控制日本關稅,取得在日本的駐兵權。

  日本面臨與中國同樣的命運。

  明治維新以前的日本社會,也是一個超凝固、超停滯的社會。1864年,東京大學前身“開成所”的教授杉亨二讀到世界史法國大革命的章節(jié),不禁驚呼:“人類社會之變動竟有如此之劇烈耶?余為之落膽也!”

  可見社會的停滯已經給人們的思想意識帶來了何等深刻的影響。

  真正使日本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一個是西方的堅船利炮,另一個是中國的魏源。

  林則徐交代魏源寫的《海國圖志》《圣武記》《瀛環(huán)志略》,在中國沒有引起太大反響,鴉片戰(zhàn)爭后傳到日本,卻引起了強烈震動。這是日本統(tǒng)治者和知識界首先接觸到的洋學知識。魏源在日本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中國。

  合上魏源的書本睜開眼睛看世界時,對岸正火焰熊熊——大清王朝的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付之一炬。危機四伏的日本也必須作出選擇——怎樣避免重蹈中國的覆轍?

  于是有了1868年的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之前的6年——1862年,中國已經開始悄悄發(fā)生一場洋務運動。

  明治維新既受中國危機及魏源思想的啟示,也為日本本身的危機所推動,還多多少少帶有一點兒效仿中國洋務運動的意思。

  中國的洋務運動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個著名人物作為代表。

  日本的明治維新也有所謂“三杰”:西鄉(xiāng)隆盛、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

  中國的洋務運動核心是“師夷長技以自強”,謀求最終擺脫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威脅。

  日本的明治維新提出“尊王攘夷”,也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驅逐外國侵略勢力。

  但中國的洋務運動最終敗給了日本的明治維新。美國學者瑪麗·K.賴特夫人評價當時中國與日本的改革時說,洋務運動“既不是政變,不是革命,也不是一個新的時代,只不過是依仗全體士大夫的能力與努力,使歷史上難以避免的沒落過程留下的一個小陽春”,是企圖重新建立“中國保守主義的立足點”。

  1868年開始的日本明治維新卻并非如此。當時明治天皇以“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淪”和“破除舊習,求知識于全世界”為主導,自上而下開展了一場效仿西方的激進改革:以“殖產興業(yè)”大力促進資本主義在日本的發(fā)展;以“文明開化”在日本社會全面推廣現(xiàn)代科技和文化教育;以“富國強兵”建立新式軍隊的軍制和警察制度。明治維新涉及日本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交通、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制度設計與重建。

  就是這場激進的改革,使日本最終走上了戰(zhàn)爭擴張的道路。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一南金文

[編輯 瑞雪 雅賢]

【本網聲明】


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