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金文”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luò)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金文”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zhuǎn)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浴血榮光》
文/金一南
第九章 激蕩
中國整個近代史,既是一部先烈的犧牲奮斗史,也是一個不斷地出現(xiàn)叛徒的歷史。板垣征四郎是東北漢奸之父。華北的漢奸之父是土肥原賢二。土肥原在前期經(jīng)營北洋派失敗了,后來經(jīng)營民國派,土肥原成功了。近代以來,中國的災(zāi)難幾乎都與日本相關(guān),中國的革命運動也幾乎都與日本相關(guān)。日本是一個崇尚強者鄙視弱者的民族,很少有平等的概念。中國從來沒有給日本造成什么傷害,但是日本人一點都不佩服中國人。美國人給日本帶來過極大傷害,但整個日本民族最佩服美國人。
毛澤東如何探索開創(chuàng)“中國式革命道路”
1910年,毛澤東外出求學的時候,曾經(jīng)題了一首詩留給他的父親。這首詩是這樣的: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他的父親絕對想不到,毛澤東自己也絕對想不到,他從此便一去不歸,開創(chuàng)了一條嶄新的中國革命的道路。
1911年,毛澤東18歲,考上湘江的駐省中學。從今天來看,18歲上中學顯得歲數(shù)大了,但毛澤東當年就是18歲考上了湘江駐省中學。在那里,他第一次看見了于右任主編的《民立報》,上面刊載了廣州起義和七十二烈士殉難的消息。毛澤東才第一次知道了孫中山、同盟會和孫中山的綱領(lǐng)。
毛澤東后來回憶,看見了第一份報紙,看見了孫中山的事跡,當時是如此激動,以至于寫了一篇文章貼在校園的墻上,那是他第一次發(fā)表政見。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后來在1936年,他在延安跟斯諾講過,斯諾把它記錄下來了。
毛澤東說他在文章里鼓吹,必須把孫中山從日本招回來,擔任新政府的總統(tǒng),康有為擔任國務(wù)總理,梁啟超出任外交部部長。從這里可以看出,康有為、梁啟超,早年是毛澤東的偶像。梁啟超寫的很多東西,毛澤東要一直讀到能夠背誦。在梁啟超寫的一篇文章上,青年毛澤東還有這么一段批注:立憲之國家,憲法為人們所制定,君主為人民所推戴。
當年的毛澤東崇拜康有為、梁啟超,贊成君主立憲。
孫中山一出現(xiàn),毛澤東馬上轉(zhuǎn)變觀點,贊成共和。但毛澤東由此拋棄君主立憲的觀點,贊成了共和,并不是說共和就是一個終止。
毛澤東在1918年到1919年的時候,最喜歡閱讀的著作就是俄羅斯克魯鮑特金的著作,崇尚無政府主義。
到了1920年,毛澤東又醉心搞湖南自治。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真是給了毛澤東一個改天換地、再造自己的時機。
我們經(jīng)常講,毛澤東集建黨、建軍、建國于一身,當然建黨不是他一個人建的,還有包括“南陳北李”等很多的領(lǐng)導人。不能說共產(chǎn)黨是毛澤東的產(chǎn)物,但可以說,毛澤東是共產(chǎn)黨的產(chǎn)物,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同樣沒有毛澤東。
毛澤東在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之后,整個人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當然這個改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還提出了“心境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是有這樣一個心理過程的,大革命失敗了,怎么辦?蔣介石背叛了革命,怎么辦?這是1927年4月。
但是到了1927年的8月,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
到了1928年的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寫了一篇文章《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
至此,中國革命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這就是,共產(chǎn)黨奠定了毛澤東,造就了毛澤東。
所以我們講,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就沒有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澤東應(yīng)該是這樣一種關(guān)系。
1976年9月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這天下午4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去世。
這是第三個深深嵌入毛澤東生命的9月9日。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獲獎?wù)?,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shè)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編輯 雅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2/202002220902453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