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金文”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金文”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浴血榮光》
文/金一南
第七章 狂飆突進
那是一個熱血澎湃、狂飆突進的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批年輕人浴血奮斗,國民黨的一批年輕人也在拼命奮斗,共產(chǎn)國際的一批年輕人也在奮斗。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列寧去世的時候不到54歲。斯大林42歲當上總書記。蔣介石39歲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李大釗就義時還不到38歲。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南昌暴動。博古24歲出任中共中央臨時總負責人。沒有一個人老態(tài)龍鐘,沒有一個人德高望重,而且沒有一個人研究長壽、切磋保養(yǎng),都是主義、奮斗、犧牲、救亡。這樣的現(xiàn)象應那個時代而生,也應那個時代而完成。
紅軍著名將領彭德懷:大勇之中有大智
在紅軍中,有兩位非常重要的將領,一位是彭德懷,一位是林彪。
彭德懷是一團烈火,毛澤東曾經(jīng)寫詩贊賞他是“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詩詞對彭總的贊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彭德懷的氣勢,就是關鍵時刻敢于橫刀立馬,把彭德懷烈火一般蓋世無雙的勇氣描寫得淋漓盡致。
彭德懷與毛澤東第一次會面,是在寧岡縣①茨坪一家中農的住房里。彭德懷走進屋內,看到一個身材頎長的人向他伸出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湘潭口音:“你也走到我們這條路上來了!今后我們要在一起戰(zhàn)斗了!”
?、賹帉h,江西省西南部的一個山區(qū)小縣,2000年5月11日國務院取消寧岡縣的行政區(qū)劃,統(tǒng)一納入井岡山市管轄。
這句話開始了他們31年共同戰(zhàn)斗的生涯。
一直到1959年。
井岡山斗爭初期,毛澤東揣兩本最寶貴的書——《共產(chǎn)黨宣言》《三國演義》,彭德懷也揣兩本最寶貴的書——《共產(chǎn)主義ABC》《水滸傳》。
有些人說大智才能產(chǎn)生大勇,而彭德懷是反過來的,大勇產(chǎn)生大智。
1928年9月,紅五軍取消團、連番號,編為五個大隊和一個特務隊。在三個多月的轉戰(zhàn)中,部隊減員1000余人,張榮生、李力英等骨干犧牲,意志薄弱者或投機者也相繼離隊或叛變。四團團長陳鵬飛忍受不了艱苦,告辭還家。四大隊隊長李玉華以打民團為由,拉著全隊逃之夭夭。一大隊隊長雷振輝在彭德懷集合部隊講話時,突然奪過警衛(wèi)員薛洪全的手槍,瞄準彭德懷就要開槍。
在眾人皆驚呆的千鈞一發(fā)之際,新黨員黃云橋一手扳倒雷振輝,一手拔槍,將雷擊斃。
彭德懷面不改色,繼續(xù)講話。他說:“我們起義是為了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苦,怕流血犧牲,今天誰還想走,可以走。”又說,“就是剩我彭德懷一個人,翻山越嶺也要走到底!”
一聲號令出發(fā),無人離隊。
彭德懷這種鎮(zhèn)定自若,非一般人能比。
1930年7月,當時是按照李立三所提出“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口號,發(fā)動全國總暴動,工農紅軍因為接受李立三的指揮,所以紅三軍團也必須行動。
彭德懷率紅三軍團猛攻長沙。
國民黨第四路軍總指揮何鍵在城內出示布告:“市民住戶不要驚慌,本人決與長沙共存亡。”并親到城外督戰(zhàn)。后來見紅軍攻勢如排山倒海,湘軍潰兵似洪水決堤,他想逃跑時兩腿軟得連馬背都爬不上去了。最后由馬弁①架著扶著,才逃到湘江西岸。
?、亳R弁:舊時跟隨軍官的待衛(wèi)人員。
彭德懷率兵8000,何鍵率兵30000。30000敗于8000,被彭德懷俘去4000多人,槍3000多支,輕重機槍28挺,迫擊炮20多門,山炮2門,還丟掉了省會長沙。從未如此狼狽的何鍵幾乎精神崩潰,貓在船艙里見到岸上有胸系紅兜的進香人,也以為是彭德懷部下,連連驚呼紅軍追來了,隨從再三勸解也不能稍安。
彭德懷攻陷長沙,使當時提出“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李立三,得到有力支撐。8月6日,他聲如洪鐘般地在中央行動委員會上報告《目前政治形勢與黨在準備武裝暴動中的任務》:“同志們!目前中國革命的形勢,正在突飛猛進地向前發(fā)展,已經(jīng)顯然表示著到了歷史上偉大事變的前夜……”
“這回紅五軍攻打長沙,紅軍的兵力只有三四千人,何鍵的兵卻有七個團以上,但紅軍與何鍵部隊接觸的時候,何鍵部隊都水一樣地向紅軍投降……現(xiàn)在紅軍進攻武漢的時候,又怎么知道不會遇著這樣的形勢?假使是可能的——的確不僅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茴I導紅軍進改武漢呢?讓紅軍遠遠地等候武漢工人暴動,是怕只有書呆子會這樣想……”
其實敵人并沒有“水一樣地向紅軍投降”。彭德懷后來說,每次消滅白軍,都是紅軍硬打死拼。紅軍的軍事技術也還非常落后。占領長沙前在岳陽繳獲了幾門野炮和山炮,全軍上下除了彭德懷和一名朝鮮族干部武亭,竟然無人會用。結果只好由軍團總指揮彭德懷和武亭親自操炮。
要總指揮親自操炮的紅軍,也總算建立了自己的炮兵。有了炮兵的紅軍攻占長沙,不能不使中外震驚。
此役彭德懷不僅創(chuàng)下紅軍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zhàn)例,而且創(chuàng)造了十年土地革命戰(zhàn)爭中,紅軍攻下省會城市的唯一戰(zhàn)例。1936年毛澤東在陜北對斯諾回憶這次戰(zhàn)斗時說:“對全國革命運動所產(chǎn)生的反響是非常大的。”
大革命中共產(chǎn)黨人最恨的,除了蔣介石,便是何鍵。蔣介石反共最著名的是“三二〇中山艦事件”和“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何鍵反共最著名的也有“五二一馬日事變”和六二九通電“清黨”,兩湖革命青年和工農群眾死于何鍵之手者,不計其數(shù)。對羅霄山脈的工農武裝割據(jù),何鍵比蔣介石早兩年多就開始“清剿”。他向瀏陽縣縣長彭源瀚說,對共產(chǎn)黨人“寧可錯殺,不可錯放”。他還對寧遠清鄉(xiāng)督察員歐冠說:不要放走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如遇緊急情況,當殺就殺;若照法定手續(xù)辦事,上面就不好批了,共產(chǎn)黨的禍根就永遠不能消滅。當時各省之中,唯何鍵在湖南設立“鏟共法院”。
何鍵甚至還專門派人挖了毛澤東的祖墳。
如此一個反共的兇神惡煞,卻被彭德懷弄得魂飛魄散。
對何鍵這個屠殺工農和共產(chǎn)黨人的劊子手,彭德懷卻未完全解恨。三十多年之后,“文化大革命”時期,彭德懷被關押在衛(wèi)戍區(qū),仍然用筆寫下了《彭德懷白述》一書①,想起打長沙的時候,他寫了當年未了之恨:“何鍵這只狼狗只身逃于湘江西岸。沒有活捉這賊,此恨猶存!”
?、佟杜淼聭炎允觥肥歉鶕?jù)1959年廬山會議后,彭德懷備受錯誤批判時親手寫下的自傳資料編纂而成的。書中描述了彭德懷革命的一生。由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12月首次出版。
大將軍雄風,氣貫長虹!
蔣介石也很快認識了彭德懷。
1931年5月,蔣介石委任黃公略的叔父黃漢湘為江西宣撫使,進駐南昌,想策反黃埔軍校高級班畢業(yè)的黃公略,再通過黃公略動搖彭德懷。黃漢湘派黃公略的同父異母兄黃梅莊,攜蔣介石寫給黃公略的親筆信進入根據(jù)地。彭德懷與黃公略在湘軍即情同手足,便對黃梅莊擺宴招待,席間套出口風,知道其為蔣招降而來,隨即下令將黃梅莊處決??诚碌哪X袋用石灰腌上,盛在籃子內封嚴,交其隨從帶回。隨從還以為黃梅莊到蘇區(qū)會其弟去了,不知道帶回了他的人頭。
蔣介石從此除了提高對紅軍高級將領的緝拿價碼外,再不搞什么“宣撫”。
對敵斗爭狠,毫不留情,是彭德懷一大特點。彭德懷的紅三軍團善于攻堅,善于打硬仗,善于在惡劣的條件下表現(xiàn)出堅強的戰(zhàn)斗力。紅三軍團的戰(zhàn)斗作風無一不打上了彭德懷的烙印。彭德懷與何鍵血戰(zhàn),與蔡廷鍇血戰(zhàn),與陳誠血戰(zhàn),與蔣鼎文血戰(zhàn),與每一個深入蘇區(qū)的敵軍將領血戰(zhàn)。
彭德懷有一種藐視敵人的氣質,沒有把任何一個國民黨將領放在眼里。
彭德懷的氣質在紅軍中非常突出,當時有這樣的慣例,凡是硬戰(zhàn),凡是難啃的骨頭,必有彭德懷的身影。彭德懷對敵人這樣,對戰(zhàn)友卻不然。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