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浴血榮光》038(金一南)

摘要:拿中國革命與俄國革命類比,列寧、托洛茨基、斯大林等都多次被捕流放。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如果采取蔣介石的屠殺政策,俄國革命是難以達成的,領袖基本都會被殺掉。

“一南金文”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金文”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浴血榮光》

文/金一南

第六章 嚴酷的篩選

  從世界政黨史上你很難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chǎn)黨這樣,領導層像割韭菜一樣,一批一批被對方屠殺。這就是中國革命和其他革命都無法類比的空前殘酷性。大量的犧牲,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確實嚇倒了我們一批人,從而讓中國的革命道路充滿了艱辛。中國革命也有很多人投機,甚至是數(shù)量不少的人投機,但是投機中國革命,要走到底太難了。因為中國革命的這種生死考驗太多了。

中國革命對共產(chǎn)黨人嚴酷的篩選

  拿中國革命與俄國革命類比,列寧、托洛茨基、斯大林等都多次被捕流放。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如果采取蔣介石的屠殺政策,俄國革命是難以達成的,領袖基本都會被殺掉。

  中國革命呈現(xiàn)出空前的慘痛性。

  中央紅軍長征后,共產(chǎn)黨仍舊面臨著這樣的局面。

  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紅十軍團團長劉疇西、中華蘇維埃教育人民委員瞿秋白、贛南軍區(qū)政治部主任劉伯堅等人,都被敵人捕獲槍殺。

  中華蘇維埃工農(nóng)檢察人民委員何叔衡(何叔衡與毛澤東同志同為中共“一大”湖南的代表)、中央軍區(qū)政治部主任賀昌等人,在戰(zhàn)場上犧牲。

  新中國同齡人都記得這三部作品,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瞿秋白的《多余的話》、劉伯堅的《帶鐐行》,都是他們在鐵窗中對中國命運的思索。

  是文學,也是歷史,更是一腔熱血。國民黨南昌行營有如下記載:

  截至本月底(注:1935年3月底),江西清剿軍先后在于都、會昌俘紅軍六千余人,步槍手槍兩千余支,機關槍五十余挺。在瑞金俘紅軍三千余人,掘出埋藏步槍槍身八千支,機關槍二百余挺,炮身十余門,迫擊炮十余門,圖書三十余箱,銅錫兩百余擔。

  與犧牲伴隨的是工農(nóng)紅軍轉移前后一批人的叛變,歷史作為洪鐘,默默接納著,又默默展示著這千千萬萬令人驚心動魄的嬗變。

  我們看看從1930年到1934年期間所出現(xiàn)的叛徒。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fā)被捕叛變,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上海中央局負責人李竹聲、盛中亮被捕叛變。這些叛徒可絕不僅僅是一般的人物。這些人都是中央政治局以上的人物。

  中央紅軍在1934年進行戰(zhàn)略轉移的前后:

  中央軍區(qū)參謀長龔楚叛變;

  紅十六軍軍長孔荷寵叛變:

  湘贛省委書記陳洪時叛變;

  閩浙贛省委書記曾洪易叛變;

  閩北分區(qū)司令李德勝叛變;

  閩贛分區(qū)司令宋清泉叛變;

  贛粵分區(qū)參謀長向湘林叛變;

  閩贛分區(qū)政治部主任彭佑叛變;

  紅十軍副師長倪寶樹叛變;

  瑞金游擊司令部政委楊世珠叛變。

  我們可以看到,中央蘇區(qū)軍以上干部叛變的也不少,這就是我們講的任何革命都有投機。

  中國革命沒有投機嗎?中國革命也有很多人投機,甚至是數(shù)量不少的人投機,但是投機中國革命,要走到底太難了,因為中國革命的這種生死考驗太多了。

  這些人堅持到了這么高的職務,最后還是堅持不住,紛紛叛變。中國革命所呈現(xiàn)的這種大浪淘沙,可能超越任何國家。

  這就是新中國奠定的時候帶出的是支非常精銳的隊伍的原因。這種篩選太厲害了,是非常嚴酷的篩選。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一南金文

[編輯 雅賢]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