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感懷
媽媽,我不想您變老
文圖/文化信使 姜冬梅(遼寧錦州)
這句話本來是小外甥女說的,可今天我也想說:“媽媽,我不想您變老。”如果這句話是一個小孩兒說出來的,無可非意,要是出自一個中年人之口,大家或許覺得幼稚可笑,可我就是這么想的,也這么說了,我不想掩飾。
我總是強迫自己不去想以后的事,那樣會讓我心痛,更何況那都是未知的,無法預測的,我只想把握現在,當下才是我能夠抓得住的幸福。
看著母親一天天老去的容顏,挪動緩慢的步履,反應有點兒遲鈍的神情,我的心好疼,五味雜陳的,還摻雜著一些說不清的滋味。真想像個孩子一樣大聲哭出來,讓傾泄的淚水洗刷掉所有的無奈和不甘心。
盡管我知道我和媽媽終將會越離越遠,但我還是想一直陪在她身邊,沒事的時候嘮嘮家常,當然說的最多的還是老家那些事。要么一起出去散散步,逛逛街,有時她去扭秧歌,我就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然后一起回家。
現在擁有的一切固然值得珍惜,但過去的更讓人難忘。雖然我只見過一張媽媽年輕時的照片,但我也能想象出,媽媽穿上戲服,化著彩妝,戴著漂亮的頭飾,站在小小的戲臺上,扮演著《茶瓶記》里那個小姐的靚麗身影和臺下的陣陣喝彩聲。
媽媽是個戲謎,尤喜評劇和黃梅戲,以前唱過地方戲,現在也愛看戲曲片。
媽媽不僅會唱戲,還是個心靈手巧的人,納鞋底,裁衣服樣樣精通。記得小時候,媽媽納了好多鞋底,有梅花形的,棗花形的,還有菱形的,納好的鞋底用包袱皮包上放在柜子里。有時出于好奇心,我會趁她出去的時候偷偷納兩針,盡管偽裝得很好,但她一眼就能看出來。別人都夸她活計好,一般人做的東西她都相不中,這時我信了。
我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媽媽親手裁剪制作的,還總是不斷地變換著樣式,只要她看見別人穿的新衣服,差不多就能做出來,而且非常合身,別家的小孩兒可羨慕我們了。媽媽不僅給我們做,還幫別人做。有的人會做,她給裁好就行了,不會做的她還會不計報酬的幫著做上,只要人家給幾塊裁下來的小布頭就很高興了,給大塊的也不要。有空時,她就把那些花花綠綠的小布頭剪成三角形,倆倆在一起縫成方塊,然后再連起來做成小墊,非常好看。
社會在不斷進步,慢慢的人們開始買鞋,買衣服穿了,只有棉襖棉褲自己做,再后來就什么都有賣的了??蓩寢屇请p手還是停不下來,開始養(yǎng)花種草。一到花季,各種花竟相綻放,蝶戀花,花戀蝶的,讓人覺得仿佛置身一個小花園中,美極了。
生活離不開吃穿,媽媽做吃的也很有一套。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就算沒肉少油,用老菜幫子做的菜包子,也是做得有滋有味的。還有用榆錢兒,榆樹葉做的玉米面餑餑,用杏仁熬的豆角土豆,不放油也能吃出香味兒來。這些東西直到現在我都愛吃,就在前不久,老爸還從老家擼了半袋子榆錢兒帶過來,媽媽做成窩頭兒,給我們分著吃。其實想的不只是它的味道,而是伴隨著它的那些美好時光。
回憶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有些不盡人意,有時我也會胡思亂想,要是人沒有生老病死,長生不老該有多好啊,那我們就不會有那么多遺憾和不舍了。我甚至還天真地胡弄自己,不會老,不會老,我們都不會老的,我已經把心留在了青春歲月里。我是真的不想自己變老,更不想媽媽變老,不管我們多大,都是媽媽手心里的寶。媽媽溫暖的懷抱,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我們所有的情愫都會在那里交匯,然后變得風平浪靜。
可是想歸想,畢竟自然規(guī)律是不可違背的,不管我們有多么不舍,時間都不會停下它匆匆的腳步。一轉眼母親節(jié)就到了,我的心情很復雜,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說,好多的心意要表達,只可惜紙短情長。我最想對媽媽說的就是,不管您怎么變,在我心里您永遠是最美的!我衷心祝愿我的媽媽和天下所有的媽媽們,健康、幸福,青春永駐!愿你們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活出人生的精彩!
小鏈接姜冬梅,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在遼寧朝陽出生長大,現住錦州。從小就喜歡詩歌、散文、小說,閑暇時喜歡用有生命的文字,抒發(fā)情懷。不管我走多遠,走多久,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尤其是我的心靈之家——今日朝陽網。
[編輯 瑞雪 雅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6/202002261148057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