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鳴山更幽
文圖/文化信使 胡興元(遼寧朝陽)
早春三月,柳綠濃濃,婀娜多姿;山桃花含苞待放,俏立枝頭。而小草呢?還在怯生生地躲著,怕冷,不肯出來。我思忖著,人們常常提到的柳綠花紅,少有小草的份吧?!這在遼西,如在江南,草長鶯飛的時候,即是春色滿園,流連間不乏小草的倩影。想來,塞外小草惰性之疑,怕是在所難免了。小草不言,于無聲處。
春日,閑遐之余,我常去登山。小山不大,卻不乏山的韻味和風彩。身在其中,松濤入耳,個中的鳥鳴,悠然而生愜意。古人詩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幾聲鳥鳴,疊加了小山的幽、美、靜;不是夏季,蟬還未生,卻少了蟬噪林逾靜的感覺。找到它,說來也難。幾年前的孟秋,我到嶗山旅游,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蟬噪陣陣中,未能找到那種靜的感覺,今來也是撼事。我想,如是夏秋,再近小山,若遇蟬鳴,能否找到那樣的感覺呢?撼事襲心,有時也生陣痛。
行一坡前,放眼望去,一簇簇,一片片,有著玉蘭似的花朵,格外的吸人眼球。那是山桃花,較杏花早開;而坡上杏樹的枝丫上綴滿朱紅般的花蕾,看來花開的日子也近了。我往山上走著,腳下一滑,踩到了龍須草,與其它小草不同,撥開看,枯草掩飾下尚存近半的綠色,那是春心不故的小草,堅守著對新春的期盼和向往。待小雨如酥,也是一簇簇,一片片的綠,在山坡上,在草叢間,與藍天相視,星月相伴,向牧時的羊群揮手。在小山上,由于光照不同花開不一,花期各異,我們賞花,流連花間的日子會多些。當山中的桃、杏、梨等花謝的時候,偶爾還會有一朵朵在小樹上綻放的杏花兒,這是遲來的花朵,是小樹頑強地追遂春天的決心和毅志,令人亢奮、驚喜、雀躍。過了幾日,便是夏天了,枝頭的幾朵小花寄托了我們對春天的記憶和眷戀,如同每一朵花都是我們對春天的期許一樣。
花開如此。春天的小草呢?不僅是有著古人韓愈詩中所描寫的,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的朦朧之美,也創(chuàng)造了意外的驚喜。小雨過后,沖出大地的小草長勢不一,若隱若現(xiàn)。在山村,牧羊的時候,亦如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丹青。羊群會跑青,撲向綠色,滿山遍野的狂奔。這是小草的功勞,是它無聞的貢獻,改寫了人們對它原有的認知。
當小城還在陽光朗照,車水馬龍的時候,小山卻暗了下來,有道是暮色偏憐高處,到了下山的時候了。我在灌木橫生的雜枝中穿行,貓著腰,拽著枝條向山下移動,到了山下,走出山口,一只鳥鳴叫著,在我頭上空,朝山坡那邊飛去,我的眼光追著鳥,它飛遠了。轉過神,剛要邁步,忽然想到,小山生幽,因了鳥鳴;林逾靜呢,噪在蟬,靜由人,悟在心。亦如我從山中回到喧囂的小城,仍沉浸在賞花的快樂中,久久的回味。如此,快樂亦不期而至,從春到夏,乃至秋冬,樂此不疲!
?。ū疚脑d于《深圳詩歌》No.81028期B版,經(jīng)作者授權編發(fā),編發(fā)時略有改動。)
小鏈接胡興元,1959年出生,遼寧省凌源市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凌源市農(nóng)業(yè)銀行員工,凌源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在《中國農(nóng)村金融報》《朝陽日報》等報刊及今日朝陽網(wǎng)發(fā)表散文、詩歌、通訊近百篇。多次獲《朝陽周刊》朝陽市農(nóng)業(yè)銀行,凌源農(nóng)業(yè)銀行“優(yōu)秀通訊報導員”榮譽稱號。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