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微光·百姓嗑兒
編者按
秉持本網“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的基本理念,結合當代新媒體的發(fā)展特點,遵循現(xiàn)代生活中快餐文化盛行的規(guī)律,特別是遵從廣大網友在返璞歸真中激濁揚清、在正本清源中緊跟時代、在抑惡揚善中凝聚力量的強烈愿望,本網編委會決定開辟“滴水微光·百姓嗑兒”專欄。
本欄目將集中編發(fā)篇幅短小、語言樸素、更接地氣的文章(含視頻、音頻、圖畫),旗幟鮮明地反對假話、大話和空話,毫不客氣地拒絕庸俗、低俗和媚俗,期望以“滴水折射陽光”的舉動,給這個日趨浮躁的世界送上一束有感情色彩、有人性溫度、有樸素信念的爍爍微光。
話不多說,誠邀各界有識之士共同發(fā)力(酌情發(fā)給少量稿酬,足夠支付流量費用)!同時,也歡迎有情懷、有魄力、有擔當、有遠見的企業(yè)家為本欄目冠名。
郵箱:2996382758@qq.com 聯(lián)系電話:15566781010
返回內心才是通往未來的光明之路
(哲學對話之一)
文化信使/王永新 編輯/趙盼
一個人有時候需要與自己展開一場對話,自己是個什么人?處在一種什么樣的生命狀態(tài)?每天汲取的物質是否是生命所需?在沾沾自喜時是否有偏離生命方向所帶來的隱約痛感?人就像是徘徊在理性和感性之間,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因為持有真理而有恃無恐和胡作非為,即便僅限于針對自己的內心??磿?、學習,只是不想因為無能而過多地原諒自己。
社會的繁華,也是一種遮掩,使我們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物質的豐富,也是一種障礙,讓我們想不出自己的真正需求;事物的光鮮,也是一種隔離,讓我們遠離了淳樸與本真。多年以來我在外面闖蕩,世界的美好,讓我驚覺那些風風光光的惠利,險些讓我成為無家可歸的人。因為我們常常在生長的過程中因為貪欲而遠離了生命的補給線。
要尋找自己的根,必須經由自己的內心。如果你傾聽不到安靜,也傾聽不到最好的樂曲;如果不能操守內心的整潔,也尋找不到做人的高貴;如果不保持心靈的底線,財富只能將人性湮滅。那些事物有時漂亮得有些讓人寢食難安,那些事物絢爛得有些光怪陸離。但是最重要的事,還是做好自己。
所有的生活都屬于內心的生活,只是不知何時,有人因習慣于追逐名利的虛妄和執(zhí)著,在一種生存的假相里放棄了這一莊嚴而神圣的權利。像人一樣活著,不能實現(xiàn)這一最基本的標準的人性的偏差多么像一個巨大的傷痕。世界其實就是你發(fā)出的力量產生的回饋,世界是你的能量感應,父母、子女、民眾,回到內心,才能打開這個生命與情感的通道。
《道德經》第六章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人要在天地之間打開自己命運的關竅,獲得巨大的生機和力量,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內心的修為才能完成。打開自己的內心,才能成為你自己、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容得下世界并讓內在和外在進行對話。于是我在想,那些不幸福的人,一定是低估了自己的內心?;蛟S,心的兩端,是兩個無極。
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釋迦牟尼說:“眾生皆具如來德相。”柏拉圖說:“智慧在你心里。”我想,心本屬天道,不耐俗塵。其實,人只需一個好心就足夠了。對世界好就是對自己好;對自己好就是對世界好。你可能會安靜下來,但是生命的運作卻是風起云涌、規(guī)模宏大。那么,找到自己的心、回到自己的內心、穿越自己的內心。心就是一道門,心就是一片天地,心就是一個世界,心就是一個宇宙。
心可不可以是無數(shù)個宇宙?
不能返回內心的人,外面也無路可走。道路通達,是因為本真的內心,符合宇宙萬物的演化。返回內心才可知曉命運的關竅所在。一事無成,是因未曾真正主宰命運,是因為不能讓內心具有更大的能量,而在世界的變化中找到自己的演化路徑。最終,人要到何處去呢?我想,人只有通過自己,回到自己。就像宇宙,產生于一次爆發(fā),或許還會坍縮成原來的核心。可是,誰知道一個宇宙的坍縮不是另一個宇宙的爆發(fā)?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我們知道,心,就是圣靈神韻,心就是宇宙演化大道、天地生發(fā)靈韻、混沌出產造化。一個有熱情和仁德的人,內心是一片溫暖的海洋,內心是一座肅穆的高山,內心是一枚稚嫩的樹葉,內心是有一只閃爍的彩蝶。內心想是什么就是什么。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內心多么宏大,多么浩瀚啊。內心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的意識區(qū)域,誰能剝奪一個人在這個區(qū)域徜徉或翱翔的權利呢?除非你自己。人之慧命,貴在此心。轉心動念,可為大乘菩提,茁壯生長,即是開天辟地。
好名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