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隨筆
文化信使/李佳露 編輯/明月
歷史的車輪不會停止,民族的信念亦永存??墒?,中華民族曾經(jīng)遭受的恥辱卻被永遠(yuǎn)定格。我循著歷史的軌跡步步向前,昏暗的燈光下,日軍軍官猙獰的臉變得更加讓人憎恨。一個個陰謀,一個個野心,一步步的侵略,日軍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又能怎樣,中華民族終究是贏了,而且贏得精彩,壯烈。
當(dāng)代的人,在這樣沉痛的氛圍里,怎么還能忍心嬉笑著拍下那些暴尸荒野的遺骨。有位媽媽告訴女兒,帶你來這里就是要告訴你勿忘國恥,有的人卻帶著孩子透過斷壁殘垣嬉笑地看著細(xì)菌實驗的復(fù)原囚室。我的心很痛,不知是為了那些飽受折磨最后死去的同胞痛,還是為了剛才在同胞尸骨面前看到的那張美麗的臉上露出的刺眼的笑容痛。手槍,子彈,懸掛在電線桿上的頭顱,還有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一具具白骨。這些讓人心痛窒息的景象沒能喚起觀看者的同情心,無論是犧牲還是枉死,我想,那些已經(jīng)失去生命的同胞不會希望自己的付出換來的是后人嘲弄的眼光和無所謂的態(tài)度。照片可以定格歷史,刺刀下的血液,卻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漸漸凝固。我幻想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看著漆黑的地板和那無盡的廊道,心里是莫名的恐懼和凄苦。
老師講述過二戰(zhàn)因何爆發(fā),告訴過我九一八事變的影響,卻不曾告訴過我,怎樣化解面對歷史時的痛心和悲憤。李兆麟,楊靖宇,張學(xué)良,趙一曼,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他們是一座座民族的豐碑,頂起了現(xiàn)在沒有硝煙和戰(zhàn)火的湛藍(lán)天空。
彈殼,彈夾,步槍,手雷,電視劇中我曾向往的種種武器陳列在我眼前,我的心,卻變得無比沉重。我看著穿著日本軍裝的蠟像,心里無比悲憤,當(dāng)年的他們,就是以這樣的形象踏上了我神州大地,他們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侵略行為的證據(jù),中國的每一個同胞,都不會忘記那些恥辱。
時光荏苒,日軍投降,遠(yuǎn)東國際法庭的審判是法律對他們的懲處,中華民族的崛起,則是對他們最好的反擊。
戰(zhàn)犯?勝利者?都不重要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大國,這個世界也不需要更多的仇恨。就像出館時那位媽媽對女兒說的,孩子,你要努力,努力了中國才能更強,中國更強了,世界的和平才多一份穩(wěn)定。
小鏈接
李佳露,佳期如夢,露放芳華。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師范高等??茖W(xué)校16級語文教育三班學(xué)生。愛好攝影,寫作,讀書。人生格言:在該生長的年紀(jì)生長,到該怒放的時候怒放。
[責(zé)任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