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香甜的大塊糖
文化信使/劉亞娟 編輯/繁花似錦
到年根兒了,集市上熱鬧起來了。
很久沒有感受集市的氛圍,昨天和老公一起去趕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了濃濃的年味,且不說趕集的人推擠不動,就連商品也變得琳瑯滿目了,以往的清冷、蕭條換作了如今的熱鬧、繁華。
在小吃攤前,為兩位少爺買了點兒水果和干果,不經(jīng)意地一瞥,竟發(fā)現(xiàn)了久違的大塊糖,那是我小時候最奢侈的零食了,白中稍帶一點兒黃的顏色,長條形、方形或做成了瓜形,有的上面還撒一層芝麻,沒有包裝,全部裝在一個小箱子里,走街串巷的小販叫賣著。當年的價格大概是一角錢一塊吧,這種糖只在冬天才有得賣,而且只能在外面吃,咬一口酥酥脆脆的,如果拿到屋子里吃,一會兒就化了,不但咬不斷,而且還粘牙。
那時候的冬天,我們的零食只有三樣,瓜籽、凍梨、大塊糖,并且只有到年根兒才能吃得到。瓜籽各家都自己種,冬天沒事了,母親就常常炒上一簸箕,我和妹妹們每天裝上一口袋,邊玩邊吃,也就不覺得稀罕。凍梨呢,黑黑的,需要在水里化上一天才能吃,冬天太冷,吃一個全身上下從內(nèi)到外都覺得涼,所以我們也不太愛吃。只有大塊糖是最受歡迎的,每聽到小販的叫賣,我們的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出來,纏著母親去買。可是我們的愿望很少實現(xiàn),母親總說那種糖是最臟的,因為制糖的工匠要用手無數(shù)遍地揉、拉,誰知道他們的手干不干凈。說久了,我們也就對大塊糖失去了興趣,一見到它,就想到一個字——“臟”。
十多年過去了,大塊糖似乎已經(jīng)被我遺忘了,沒想到,又一次見到它,仍然對我有著那么大的吸引力,趕忙跑過去買。如今的大塊糖,已沒有那樣多的樣式,只是像小學生用的尺子一樣,比尺子短一些,一問價錢,嚇我一跳,一元錢一兩,好貴呀,比那些有包裝的貴多了,上秤一稱,一兩只有二根,好少呀。
回到家里,先讓兩位少爺嘗嘗鮮,誰知兩人扔下葡萄干、漢堡包、雞爪子等好吃的,搶著吃起大塊糖來,沒一會兒,五元錢的大塊糖,就被消滅了,老公還沒吃著呢!
兒子看著空袋子,一邊舔著嘴唇,一邊說:“真好吃!”一副饞貓樣,沒辦法,又去買。
我總算知道母親為什么總說大塊糖臟,原來是價格太貴呀!看著孩子們的吃相,我也覺得有點怕,只能也用母親消滅我們口水的辦法來消滅孩子的口水了!
小鏈接
劉亞娟,遼寧省建平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1994年畢業(yè)于朝陽市第二師范學校,2006年通過自考獲得遼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學歷?,F(xiàn)任建平縣老官地鎮(zhèn)小學教導主任。從小喜歡讀書,熱愛文字,自認為“在書香中徜徉,文海中暢游”乃是人生中第一大樂事。愿在今日朝陽網(wǎng)這個平臺上向大家學習,以手中筆記錄生活點滴,與大家共同成長。
[責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