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子 小桌子
文/李鳳芹 編輯/趙威
我喜歡讀書,喜歡在書的海洋里遨游。
可我的童年并沒有什么書可讀。
小時候,我就喜歡上語文課,尤其是愛寫作文,不管老師出什么題目,我總愛在腦海里轉呀,轉呀,咬文嚼字的,想什么辦法,非得把作文寫好不可。每一次作文課上,老師都會讓我把寫的作文讀給同學們。我站在黑板前面,拿起我的作文本,朗朗地讀給同齡的同學們,別提心里那個自豪啊,高興啊,真是連蹦帶跳的。當時就想長大后,一定寫更長更好的作文讀給大家,但不懂什么叫文學愛好,作家,作者什么的,記得這一年我十二歲。十四歲小學畢業(yè)時,是在一九六八年的夏天,下半年就參加了生產隊勞動。我們家姐弟五個,我是老大,一九六六年,爸爸從錦西被服廠自動退職回鄉(xiāng),原因是一個月工資買不來一百斤大蘿卜,家里都是租房住,哪有閑錢上學,想寫更長更好的作文,就埋在我的心底里,我不敢奢望這些,我覺得再也不能實現。
結婚以后,家里條件也不好,住的地方又偏僻,丈夫連小學都沒念完,兩個孩子相繼出生,我們夫妻倆商定,一定要讓孩子多念幾年書,寧可自己多受點累。結果,兩個孩子都是中專畢業(yè),總比我們那個時代強多了。
孩子們上小學時,又勾起了我對小學時寫作文的懷念,我經??春⒆觽兊恼Z文書,但也只是偷偷地看,也學著組詞,造句子,有什么好聽動人的句子,我就偷偷寫在紙上,怕被別人看見,也怕別人說我“不是正經過日子的女人”。孩子們上中專,一個在鞍山,一個在撫順,假期時,兩個孩子每人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裝滿了一大書包,開學后再背回去。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孩子們借來的《魯濱遜飄流記》,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魯濱遜的夢想是周游世界,而我的夢想就是寫更長更好的作文,所遇到的困難比起魯濱遜來相差甚遠,魯濱遜在荒島的生活是孤獨的,沒有食物,沒有水喝,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而他為了夢想,戰(zhàn)勝了孤獨、失望、灰心,就憑心中的夢想在荒島生活了28年。其實,那時我也很孤獨,山屯里讀書的人很少,想和文學朋友交流交流,可一個也找不到,想看什么書也沒有,幸虧有小半導體收音機,還可以隨時帶在身邊,而且還不耽誤地里和家里的活計。后來,家里又有了電視機,看電視時遇到什么好句子,我都記下來。自己也練習寫點小詩啊,散文啊,孩子們放假回家,拿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還說我寫得很好。我就把我寫的小習作放在一個紙箱里,藏在一個僻靜的角落,不敢堂堂正地擺在桌面上,我怕別人說我不務正業(yè)。
連山區(qū)鋼屯鎮(zhèn)是全國有名的精神文明鎮(zhèn),鎮(zhèn)里舉辦散文、詩歌、美術比賽,我從電視里看到這個消息,心里總像有個小蟲子在爬,想試試投一篇我的小習作,又怕自己寫得不好,懷著忐忐不安的心情,終于把我的小習作投了出去,沒有想到的是,我的征文還得了優(yōu)秀獎,這對我來說是多么大的鼓勵??!在尋覓文學的道路上,我終于見到了一絲陽光,我幸福!我高興!又像童年時在教室的黑板前面,讀我作文時那樣的自豪,那樣的連蹦帶跳。
自從在鋼屯鎮(zhèn)獲獎后,我的文學朋友多了,接觸的文學書籍也多了,熱心的文友,從城里一大書包一大書包地把文學雜志送給我,《遼海散文》2015年第8期刊登《燕子 燕子你到哪里去了》,里面照片中我抱著一大摞書,就是文友們送給我的,那張照片也是文友們拍攝的。
在家里,婆婆對我更是高看一眼,她見人就夸:“別看我兒媳婦住在小山溝里,可識文斷字,會寫文章,在咱家山屯里還沒有一個人會寫文章呢,”而且還說“咱們農村家里房子這么大,寫點啥也沒個正經地方,咱家有個老式飯桌,是你老姨娘婆婆給我的,你拿去做寫字的桌子,雖然舊點,可給別人我還舍不得,還有一個老式高桌也是你老姨娘婆婆給的,你拿去修理修理,做個盛書本的地方”,還告訴我,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不許另給別人。從那以后,我終于有了自己寫字的桌子和盛書的書柜,雖然舊點,但我很知足,因為我可以堂堂正正地寫我的詩歌和散文了,再也不怕別人笑話了。
我家的大書房,小桌子,別看土里吧唧的不起眼,但有我寫作的夢想,有我對文學的渴望,魯濱遜荒島生活的經歷始終鼓舞著我,我要學的知識很多,為了實現美麗的中國夢,讓我從讀書寫作開始吧!
[責任編輯:雅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730/2017073004445617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