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全國傳統(tǒng)古村落二安溝
文/王利 編輯/雅賢
申猴騰云回宮去;酉雞報曉下界來。隨著雞年腳步的來臨,人們一起跨入2017年的新春。所有的人都滿懷激情,沉浸、歡聚在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里,享受著闔家團圓,普天同慶的喜悅。
正月初四,利用假日,遼寧省凌源市紅山影像傳媒群的影友們一行19人,在賈作祥、宋岳山、宋春山、陳凌飛等人的組織帶領下,冒著初春的寒意,驅車百余公里,來到凌源市溝門子鎮(zhèn)二安溝村,進行民俗攝影采風活動,并與大安溝小組的村民們一起扭秧歌,載歌載舞共同歡慶新春佳節(jié)!祈福雞年能給村民帶來吉祥好運、祝愿村民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更祝福二安溝村在新的一年里有個喜上加喜的良好開局。
二安溝村位處于凌源市東南重鎮(zhèn)溝門子最南端,西鄰河北省青龍縣,南與葫蘆島市建昌縣接壤,屬滲津河脈并與青龍河流域相鄰而居,堪稱山水之鄉(xiāng)。二安溝村下轄范家溝,大安溝、二安溝、姜家溝、桃樹洼、澇洼甸子、老虎溝、七個村民小組。各類土地總面積1599.67畝,戶籍人口1323人。2016年12月9日溝門子鎮(zhèn)二安村,歷經一年的推薦審核正式獲批為全國第四批傳統(tǒng)古村落。遼寧省范圍內獲此殊榮的僅九個村落,二安溝位列其中。
走進二安溝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群山環(huán)抱、峰巒疊障之下那錯落有致,景然有序的傳統(tǒng)民居。這些民居就若隱若現的隱藏在由奇山俊峰形成的一條狹長地帶里。古老的滲津河穿村而過,形成山中有民居,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山、水、民居和諧統(tǒng)一部局,有北方甲天下之美譽。
經歷了300多年風雨古老的橡樹
二安溝村周圍山上植被茂盛,不但有國家級珍稀樹種和多種名貴的中草藥,還是野生動物們和鳥類的天堂、樂園。這里一年四季景象分明,春季各色鮮花漫山遍野競相開放;夏季云霧像潔白的哈達纏繞在山間;秋季果實累累,滿山紅葉、黃葉層林盡染;冬季白雪覆蓋著起伏的山巒、大地,形成了一個銀白色的冰雪大世界。范家溝的天王山,金鐘山、獅子山、旗門峰、盤山梯田、花楸田園、紅軍井、還有歷經三百多年的橡、槡、榆古樹參天等奇美的地理環(huán)境加之自然人文景觀,形成一幅獨具北方特色山水畫卷,佑護著這一方辛勤樸實的百姓。二安溝人的祖先們擇美而居,世世代代的人在這里栽種桑麻,繁洐生息,村落里流傳著許多經典的神話故事和的民間傳說,賦予了該村更多的神秘色彩,這是大自然賜予給二安溝的寶貴財富。
與其他的傳統(tǒng)村落相比,二安溝傳統(tǒng)村落的形成年代不算十分久遠。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震源波及甚廣,居住在這里的溝溝叉叉的民房,未能免難,最大程度上遭受坍塌損壞,已然不能再居住。1977年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村民積極展開災后自救,居住在山溝里的多處危房戶自行拆遷,搬遷在一起,重建震后新農屯。歷經41年的風雨洗禮,二安溝村和其他農村一樣,村民整體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災后重建的大安溝組4排16棟32間小青瓦房,已經作為古村落的神奇見證保留下來,同時更見證著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
二安溝村具有純樸的民風和厚重的人情,同時也是人杰地靈的所在地,靠山水之靈氣哺育了許多國家棟梁。從這里飛出去的莘莘學子們都是這里的杰出代表,也是村民們?yōu)橹湴梁妥院赖南笳?。對我們紅山影像傳媒一行人的到來,二安溝村黨總支書記宋海成、村委委員胡榮慶和村民組長宋占友、張金以及全體村民秧歌隊都給予了熱烈歡迎,他們像對待親人般的盛情款待,使得我們彼此之間不分你我,沒有了距離感,增添更多的是濃濃的親情感。
村里的秧歌隊熱情地把我們接進村里的文化廣場,在那里為我們表演“紅紅火火鬧新春”、“團團圓圓卷白菜心”等具有東北傳統(tǒng)特色的大秧歌。受到情緒感染,一起去的賈作祥和其他影友們也紛紛參與打鼓、打镲,伴隨著歡快的鼓點、喇叭調子,舞起扇子,加入到扭秧歌的隊伍之中。
民間傳統(tǒng)節(jié)目卷白菜心
群友們與秧歌隊人員合影留念
表演結束后,整個秧歌隊排列整齊,不顧半天表演的疲勞,唱著現代流行的歌曲,把我們送出村外老遠,老遠……這樣有迎、有送的秧歌民間風俗在城里已經不多見了。這次紅山影像傳媒群的影友們來到二安溝村收獲多多,感受多多,帶有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文化大餐”讓大家食之如飴,獲得視覺和心靈的雙豐收!
從文化廣場出來,在二安溝村黨總支書記宋海成的引領下,影友們沿著山路而上,到范家溝盤山梯田,參觀了市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富康源黑果花楸種植有限公司二安溝村黑果腺肋花楸種植基地。在這里,年僅37歲的宋海成不僅僅是二安溝村黨總支書記,同時也是凌源市富康源黑果花楸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凌源市嶺南陽光黑果腺肋花楸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
這是盤山梯田的頂端,地里種植的花楸
春天黑果花楸開出團團花簇
青澀的黑果花楸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碩果累累的黑色花楸
冬季果實接受著冰凍的考驗
憑者年輕人獨有的闖勁和拼勁,宋海成曾經多次到外地考察,并在溝門子鎮(zhèn)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最終成功引進了300畝黑果腺肋花楸項目。這種植物與藍莓齊名,俗稱野櫻莓、不老莓,耐寒性強,適應山坡地種植,集食用、藥用、觀賞、綠化于一體,具有極大經濟價值和發(fā)展前景。2016年12月,二安溝村黑果腺肋花楸種植基地被市政府批準為“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我們一起去的影友們都嘗到了黑色的果實顆粒、品嘗了用花楸黑果釀成的美酒,入口清香、回味無窮。目前,這個投資小、見效快的富民項目在凌源地區(qū)屬獨家,并且已經初見效益,起到引領和示范帶頭作用!
宋海成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宏偉藍圖---利用當地的所獨有的寶貴自然資源,結合市鎮(zhèn)兩級黨委政府的鎮(zhèn)村建設遠景規(guī)劃,決心把這里辦成集鄉(xiāng)村旅游、休閑民宿度假區(qū),農家樂瓜果采摘園。讓久居城市的人們到這里來,回歸自然、呼吸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釋放工作壓力,親近自然,領略大自然的風光,提高人們保護的自然環(huán)境意識。
半天的時間是短暫的,沒有更多的機會走遍二安溝村的每一處山山水水,我們對二安溝村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歷史景觀和現代化農業(yè)科技發(fā)展的了解也是粗淺的,但二安溝村的風土人情給我們卻留下的印象卻是深刻的,難以忘懷的。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堅信二安溝人既然已“栽下梧桐樹,必然引得鳳凰來”。臨走時,宋書記拉著我們的手說:“隨時隨地歡迎大家惠顧二安溝村,觀光、攝影、采風、旅游,親近大自然,領略這里濃厚的鄉(xiāng)土人情,品嘗黑果佳釀美酒。二安溝的村民們將敞開大山一樣的胸懷,歡迎各界人士的到來!”
?。ū疚恼掌杉t山影像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