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與繞口令的版本轉(zhuǎn)換
文化信使/王中原 編輯/雅賢
故事版本:
清明、谷雨、梨花、杏花是大學同學,四人都愛跳交誼舞。清明、杏花互為舞伴,谷雨、梨花互為舞伴。清明熱烈地追求杏花,杏花禁不住清明的愛情攻勢,三個月后,確立了戀愛關(guān)系。在“愛要死”那天,清明攻破了杏花的最后一道防線。
幾個月之后,清明對杏花漸漸降溫。清明的唯一理由是,容易摘到的果子不值得珍惜。他要摘高枝的果子。
梨花就是高枝的果子。清明冥思苦想,無所不用其極,終于追到了梨花。梨花說,確立戀愛關(guān)系可以,但是,我不喜歡“愛要死”之夜。
畢業(yè)后,清明和梨花結(jié)了婚,谷雨娶了杏花。
清明出身低微,家境清貧,梨花出身土豪之家,婚房、婚禮、婚宴、轎車都是娘家置辦。婚后,梨花讓清明買口紅,梨花閉著眼接過來一摸,丟進了垃圾桶,說:“咱們又不缺錢,你就喜歡買地攤貨。”清明倒抽一口冷氣:這可是五百元一支的??!類似的事發(fā)生了不止一次,雖無大的波瀾,但自慚形穢的清明受不了這個。他盼著梨花跟他離婚,梨花偏偏沒有離婚的意思。清明的父母來住,帶了些劉姥姥式的土特產(chǎn),梨花不感興趣。但對公婆也不失禮貌,開轎車拉公婆洗桑拿、吃西餐、看大片,這種待遇讓公婆受不了,清明更受不了。兩年之后,清明患了神經(jīng)衰弱癥,失眠多夢。不是睡不著,就是一入夢鄉(xiāng)就演連續(xù)劇。
一天,清明來到谷雨家,看到谷雨、杏花一家和和美美,二人勝似神仙眷侶,羨慕嫉妒恨涌上心頭。酒足飯飽之后,清明把谷雨拉到僻靜處,說:“杏花是我的初戀,我拿梨花跟你換……”谷雨知道清明是醉話,也不當真。但畢竟是酒后吐真言,越發(fā)知道杏花的好。谷雨、杏花送清明上路,車至鹿回頭,剎車失靈,墜下懸崖,清明醒了。原來是南柯一夢。
繞口令副版:
清明的妻子是梨花,
谷雨的妻子是杏花。
清明要用梨花換谷雨的杏花,
谷雨不肯用杏花換清明的梨花。
谷雨眷戀杏花不愛清明的梨花,
清明厭煩梨花思念谷雨的杏花。
杏花是當年清明拋棄的杏花,
梨花是清明當年深愛的梨花。
這個繞口令的換妻情節(jié)雖然來自夢幻,但繞口令應(yīng)是獨立于故事之外的。繞口令容不下這個荒誕的故事,只好另辟蹊徑。讓船和床擔當主角,也不表現(xiàn)婚戀關(guān)系,只求繞口而已。
下面是繞口令正版:
鐵船上有張木床,
木船上有張鐵床。
鐵船要用木床換木船的鐵床,
木船不肯用鐵床換鐵船的木床。
木船眷戀鐵床不愛鐵船的木床,
鐵船厭煩木床思念木船的鐵床。
鐵床是當年鐵船拋棄的鐵床,
木床是鐵船當年深愛的木床。
以物換物沒毛病了吧。讀者游走于繞口令與故事之間,比只讀一種更有趣。
到底是先有繞口令呢,還是先有故事,或者同生共長呢?您猜吧。
小鏈接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117/201701171206545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