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懷念父親(楊兆君)

摘要:時至2012年12月7日,父親去世整整十二年。

懷念父親

文/楊兆君 編輯/立軍

  時至2012年12月7日,父親去世整整十二年。

  在我所有已故的親人中,父親是我每天都想念的人。都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某人的想念會逐漸淡化,可我于父親的想念卻不遵循這個常理。我清楚地記得他的生日、忌日還有他在世時一些生活中細小動作和瑣碎的習慣。每周幾乎要有三到四次地夢到他,有時夢到他西裝革履的匆匆去上班,有時夢到他戴著草帽汗流浹背的在小菜園里忙碌,有時夢到他還像以前我每次回家看望他和母親時,他會慈愛的用手壓著我的頭說“老丫頭,爸去給你買排骨”……想念父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父親是我們鄉(xiāng)里醫(yī)院的院長,他高高的個子,濃密的黑發(fā),白皙的膚色,是十里八村公認的“美男”。好多時候,我們姐弟幾個一度為有一個帥氣的父親而引以為傲。父親是個醫(yī)生,他1961年畢業(yè)于朝陽衛(wèi)校醫(yī)士班,在那知識匱乏、少有人念書的年代里,尤其是在閉塞的農村,父親是鄉(xiāng)里人眼中的“文化人”,所以不論地位和待遇都是高人一等的,用姥姥的話說就是“你爸是正經八本兒的中專生,咱屯兒就一個”。這也是當年姥姥不嫌棄貧窮的、還是外地戶口的父親而極力把母親嫁給他的原因。

  每天下班后的時間是父親義診的時間,以至于家里晚飯的時候很少有父親的身影,此時,他正忙于東家西家的看病、診治。我家的柜子上常年的擺著一個黑紅色的、表面有些斑駁的小藥箱,里面有聽診器、體溫計、注射器、酒精棉等最基本的診治工具和一些常用的藥品,父親背著它穿過荊棘地,走過泥濘路,用有限的醫(yī)術盡最大的努力解除著鄉(xiāng)親們的病痛。作為醫(yī)生,父親的醫(yī)術不是最高的,但是我敢說,作為醫(yī)生,父親的醫(yī)德是值得稱贊的。

  早年的農村醫(yī)生是不分哪科的,內外、婦兒、總之雜七雜八的都來找父親看病,就連哪家的貓誤吃了老鼠藥都來找父親去救援。小藥箱是鄉(xiāng)親們的“小醫(yī)院”,而父親則不亞于他們溺水后的那棵“稻草”。只要父親在家,我們的家就很少有清閑的時候,二姐初三那年,因為要考高中,所以對此頗有微詞。對此,母親常說“你爸醫(yī)術好、人好求所以找他的人就多,何況,治病救人是積德行善的事,鬧騰點兒就鬧騰點兒吧”。

  過年過節(jié)來我家“送禮”的人很多,禮物有的是二斤黃豆,有的是三斤毛磕兒(向日葵籽),有的是幾個地瓜,還有的是剛出鍋的、還冒著熱氣的大豆腐,母親極力推辭到最終不得不收下。小的時候,我偶爾去鄰村的同學家玩耍,有人在閑談中知道我是“楊先生的女兒”的時候,起身跑回家捧來一大把又圓又紅的山棗塞到我的兜里,并且滿懷感激的說“你爸救過我家二小子的命”,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我都會覺得父親的付出是有回報的,并且是豐裕的回報,是金錢所買不到的那種回報,我的童年和少年,就在這樣的日子里周而復始著……

  父親對我們幾個的愛不是中國男人那種傳統(tǒng)的、隱忍而沉默的父愛,而是噓寒問暖式的、溢于言表的愛。大姐洗完頭發(fā),父親會告訴大姐把頭發(fā)弄干再出去,否則會感冒;他會告訴二姐不要老早兒脫棉褲,“春捂秋凍,棉衣脫早了會生病的”。因為我是女兒里最小的,也是因為幾個孩子里,不論長相、性格還是日常的行為習慣上,我都最像父親,所以較之大姐和二姐父親更偏愛我一些。記得我二十歲那年的夏天,父親去河北安國進中藥,回來的時候給我買了三條裙子,二十年前的那個年代,一下子擁有三條新裙子這件事,足以讓我在同學中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對此,我也沾沾自喜了好些日子。弟弟呢,就更不必說了,因為家里就他一個男孩兒,所以他是父親的心頭肉,應了那句古話:頂在頭上怕嚇著,含在嘴里怕化了!

  父親的忌日快到了,望著窗外遠山上那皚皚的白雪不免又想起父親,父親走的那天也下著雪……想念父親為人的寬厚,想念父親處事的豁達,想念父親曾經給我的如大山一般的厚重的愛!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