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華絢麗多彩的古玩城
文/杜寬 編輯/明月
古玩文化的悄然興起,為目前日益增長的群眾生活需求添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近日,有幸來到葫蘆島市虹華古玩城,親眼目睹這里的古舊器藝術品。
偌大的展廳,古樸典雅,分上下兩層,長長走廊兩側設八十一個廳位,以紅山文化為主線軸的廳位,分別展示和經營古代、近代、現(xiàn)代不同時期、不同年代各式真品仿造品舊物,總類達一萬八千多件。
隨著工作人員的引導,沿著大廳由東向西而行,伴隨著悠揚的樂曲,一輪輪,一幅幅遠古的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聆聽著每個物件發(fā)出的聲音,真切感受到大自然至美博大的情懷,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蘊。
陶瓷,雕花刻鳳,造型別致。在這里,清末嘉道年間青花瓷瓶最為顯眼。順和興廳內陳列的一對龍鳳花瓶,高一百五十厘米、直徑三十余厘米,縷縷的青瓷花,透著水滴露水,給人留下吉祥幸福之感。藏寶齋內的“陶瓷罐”出自東漢時期西晉年間,粉彩清新,紅藍綠色,香港鑒寶專家稱為稀寶,市場價值在二百萬元以上。“鳳紋樽” 身短、口呈喇叭狀,帶狀鳳紋,器物上鑄銘文,好多收藏人士對此贊不絕口。”
青銅器,黃金般的土黃色,手工制造。從文字記載上看,它的出現(xiàn)反映了人類從原始的愚昧狀態(tài)向文明的一種過渡。秦始皇兵馬俑出坑將士一身銅塵,讓現(xiàn)代人們看到古代青銅器的巨大作用。
虹華玉石大廳,展出寶石奇石化石來自和田、碧玉、藍田、岫巖。玉龍石,晶瑩透徹,煞是美麗,大至巨峰小如紐扣,總類上百種。雞血石、翡翠玉、華安玉稱為神的化身,世上罕見之品,珍石廳的碧玉吊墜是當今時尚女士的最愛,每枚售價上萬元。青色馬蹄玉石,截面多呈橢圓形,上口略寬,呈坡狀,下口較平,有的近下口處鉆有小孔。由于作品整體似馬蹄形,故稱馬蹄形器。它是一種手腕上的裝飾,也是打擊樂器。玉象征著尊貴,佩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吉祥。在這里,你走進每個玉石廳,讓人驚嘆不止,目不暇接。
化石,萬年的遺跡和遺物結合。虹華古玩城在奇上下功夫,在藝上求珍,立足紅山文化為線,展出遼寧古果、密葉松、銀杏葉、胡氏遼蟬、鸚鵡嘴龍等化石工藝品,己為遼西化石一張靚麗的名片。
錢幣,等物交換方式。從秦朝開始統(tǒng)一幣制,紙幣出現(xiàn)在北宋時期。鑄文“半兩”錢銅幣在大廳珍寶齋中為異寶,引來很多收藏專家的關注。話間,正趕上老板用網絡發(fā)包給北京潘家圓古玩城,據老板介紹,旺季每天都要發(fā)送郵包十多個,價值在千元以上,銅幣交流最為廣泛,南方古玩市場的收藏殷商時期“貝幣”早流入了北方的古玩城。
木器,其中清代御榻引人注目。長寬二米建方,四周雕刻玉彩花瓣,榻頭龍鳳呈現(xiàn)。展廳中清代的 “吸煙壺”“八神桌”“龍靠椅”“馬桶” 等生活用品,吸引眾多參觀者的眼球。
戰(zhàn)圖,古書、古詩、古畫為尋寶交流提供了空間。根雕工藝,是虹華古玩城最有天然自成,獨創(chuàng)神奇的特點。根木來自云南、吉林、建昌等地,“靈感之光” 根雕,像一座山峰高聳挺立。據虹華古玩城溫會長介紹:“這是葫蘆島市根雕藝術協(xié)會創(chuàng)作參展云南省代表作品,近年來,以姚懿張福良為代表的根雕藝術創(chuàng)作大師,創(chuàng)作出永恒的瞬間、綠色的企盼、靈感之光、女媧補天、比翼齊飛、山鬼、普渡眾生、鬼谷子下山、鐘馗巡天、混沌初開、精衛(wèi)填海等數(shù)十件佳品,作品收藏到省級藝術館。”
“文革”展廳成了收藏愛好者熱門之寶。破四舊,立四新;三忠于,四無限;百萬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學雷鋒,做革命人。如今,這里的畫冊、郵票、卷稿、像章、語錄本、革命歌曲成了稀品、絕版。
古玩城大廳里的古董古玩舊器,多姿多彩,情態(tài)各異,這一切,無不令人感嘆和自豪。
走一陣,聽一陣,議一陣,我的心久久留在這瑰寶之地。尋寶、珍藏是歷史,也是責任。
我在想,如果美輪美幻的自然寶物是這片土地的神,而博大精深遠古文化則是這片土地的魂,聰明智慧的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始人。在欣賞和愉悅中,我們應感到民族的驕傲,文化的璀璨,生活的美好。
[責任編輯: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