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我心中的門(王利)

摘要:現(xiàn)在的城里人,家家戶戶安的都是防盜門。一進單元是對講門,出入小區(qū)還有電動門,另還配有保安把守著、電子眼監(jiān)控著……難怪許許多的農(nóng)村老人一到城里就住不習慣,原來他們認為生活在這些司空見慣的、花樣繁多的門包圍著的一個環(huán)境里,總會有種被無形的東西所困擾的感覺,有種井中之蛙和與世隔絕的味道。

我心中的門

文/王利  編輯/趙威

  現(xiàn)在的城里人,家家戶戶安的都是防盜門。一進單元是對講門,出入小區(qū)還有電動門,另還配有保安把守著、電子眼監(jiān)控著……難怪許許多的農(nóng)村老人一到城里就住不習慣,原來他們認為生活在這些司空見慣的、花樣繁多的門包圍著的一個環(huán)境里,總會有種被無形的東西所困擾的感覺,有種井中之蛙和與世隔絕的味道。

  所以,我并不喜歡這些花花綠綠的功能齊全的高科技產(chǎn)品。單就一個“防”字足可以讓你望“門”生畏,讓人難以接受。本來就住在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空間里,再用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門與外界隔開。你防我,我防你的,瞅誰都像“偷斧的賊”似的。相互之間沒有一點誠信、親情可言。生活上的富足,永遠彌補不了心靈和情感上的缺失。城里的樓越蓋越高,“門”做的是越來越先進了、高級了,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親情淡化了,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所以,不論是多么昂貴的防盜門在我的心中,也還是抵不上農(nóng)村的一文不值“柵欄門”。

  那是在一九六六年秋天,十二歲的我隨父母下放到了農(nóng)村,用的就是這種柳條編成的柵欄門。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用這樣的門,因為都是就地取材不花成本。門兩邊用兩根中碗粗的木棍做立框,四根小碗粗的木桿做成“目”字形的框,再編上柳條,一扇簡易的門就做成了。門口一面立一根木樁,用鐵絲一擰,就算安上了門。用這種門的人家,多數(shù)都不蓋門樓,說是門,其實就是為了擋個雞呀、豬呀的柴門,根本不具備防盜功能。

  這樣的門通風,透光,站在里邊就能看見外面是誰了。不用裝“貓眼”、“電門鈴”,更用不上各種各樣的報警裝置。頂多就是放上一個鈴鐺,當主人聽到鈴鐺一響,就會高高興興地、熱情地跑出來將你迎接進家門。這樣的門從來都不用上鎖,多數(shù)人家都是用一根木棍,在里邊一頂就完事大吉了,管保讓你高忱無憂。有的人家連這樣的門都不安,甚至連院墻都沒有砌,你盡可以邁著大步直接登堂入室。

  有門的人家天亮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早早的先把門打開。說明這家人已經(jīng)起來了,要是有誰家不是老早的把門打開,會被左鄰右舍的人當成笑話講。一方面是懶惰的象征;另一方面說明你這家子人關(guān)門過日子,沒有人情,不善與人交往。別人家自然不愿和你家來往供事。一旦落下這樣一個壞名聲,在村里傳開了,任憑你有天大的本事,在這個村是沒法再混下去了,所以誰家也不敢偷賴。

  只要門一開,誰家有一個大事小情,缺東少西的,串換個油、鹽、醬、醋的都可以到這家找找借借;相互之間總是都會有個幫助照應。在過去貧窮落后的農(nóng)村,都是靠大家相互幫襯著,度過一道又一道難關(guān)。因此,這樣的門無論你到哪家都會為你而打開著,而且是一開就是一天。直到晚上十多點鐘,由主人送走最后一撥嘮嗑的客人時,門這時才會被順手“關(guān)”上。關(guān)門的時間也就是睡覺的幾個小時,第二天的一大早,又是周而復始的打開了。開的時間遠比關(guān)的時間要長的多。遠比不過城里的那些門,則是開的時間短,關(guān)的時間長,更有它的“實際意義”。這也正是柵欄門和防盜門的主要的區(qū)別之所在。其實這是一扇實有而無用的門。

  然而,我還是更喜歡這樣一扇無用的門。正是因為它的無用,人們才不會把它放在“眼”里,任憑你自由的出入,它也絕對不會把你拒之門外。所以才使得人與人之間沒有更多的猜疑,沒有了隔閡,沒有了距離。相處起來就更顯得親近的多了,更容易溝通了。遠不像城里的那些人家,花重金,為自己鑄就一道道銅墻鐵壁似的“門”,“老死不相往來”……

  盡管現(xiàn)在農(nóng)村使用柵欄門的人家已不多見了,但是,早起開門的習慣,在農(nóng)村仍然保留著。濃濃的親情還在。他們?nèi)匀黄笈沃碌囊惶鞎?ldquo;有朋自遠方來”……

  現(xiàn)在城里人的身體和心靈被各式各樣門所束縛著,困擾著,這種壓抑感無從釋懷。許多人更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因為那里的天空沒有霧霾、依舊是藍藍的;河流沒有污染、所以清澈見底;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片凈土上的人們,始終保持著純樸和善良的美德,心靈沒有被眼下的銅臭氣所熏黑。在他們心中也都有一扇最原始的心靈之門,將永遠地為天下的朋友敞開著。當你走在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之時,瞧見那些可有可無的柵欄門,就會有種親近自然、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感覺!

  一晃50多年過去了,許多事情早以淡忘。唯有我心中的那扇柴門,已經(jīng)定格在我的腦海里難以忘卻。今天我愿意,把我的心中之門,推銷給千家萬戶,讓我們共同打開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之門吧。共同去營造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環(huán)境,這也是建設(shè)和諧社會的需要。

  (作者就職于遼寧省凌源市民政局)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