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三題
文化信使/趙艷麗 編輯/慶會
1.以身飼虎
最近,北京野生動物園老虎襲擊游人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人們的視角不同,結(jié)論也不同,而我我被那個母親感動了。
女兒遇虎襲擊,母親不顧一切地下車營救,雖然明知結(jié)果是什么,也毫不畏懼。這樣的舉動只屬于母親。我想,如果我是那個母親,我的女兒在虎口中掙扎,我也會做出同樣的事來。不期待自己能打敗老虎,只希望能以身飼虎,來留下女兒的年輕生命。那個母親被老虎咬死了,女兒殘存了一縷生命。她在去世之前應(yīng)該沒有遺憾吧,因為自己的愿望已經(jīng)達成。
換個角度,我們每個人都是母親的孩子,都是母親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保護的人。為了母親,我們更應(yīng)該珍視自己,好好生活,不輕踐自己的生命。因為我們的健康快樂,最能換來母親的舒心幸福。相反,我們也要好好地對待母親,她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關(guān)心她的身康體健,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關(guān)注她的心情愉悅,既是我們的責(zé)任,也是我們的義務(wù)。
2.母親做被
今天要和母親一起做棉被。
中午,正是熱的時候,母親鋪開了棉絮,我困得睜不開眼睛,想去午睡,母親小聲嘮叨:“哪來那么多覺??!”母親總是這樣,想做的事一定要做,不管是什么時候,自己累不累。但習(xí)慣了午睡的我,還是走進了臥室,一夢方休。
醒來時外面靜悄悄的,我以為母親也睡著了,但走出臥室,我看到母親已經(jīng)絮好了棉花,那一刻,我是震驚的。
絮完了棉花,母親要在棉絮上鋪上一層薄布,引被子。我看著尺寸不對,就提醒她量過合適了再縫。結(jié)果真的是出入很大,母親卻并不氣餒,按照標(biāo)準的尺寸對她的棉絮進行改造,棉花用光了,就去拆墊子……終于尺寸改好了,被面覆上了,余下的就是最后的“縫合”了,我和母親開始一起縫起了被子。母親年紀大了,眼花了,穿針引線并不容易。母親讓我把針遞給她時,我也順便幫她紉上了線,我們一邊縫一邊愉快地聊天,竟然不像以往那樣沒有共同的聊天話題。
母親說我晚熟,的確我度過了太長的青春期,封閉、逆反、不合作。母親,您做我的媽媽很累吧!從現(xiàn)在起,成熟起來的女兒要好好地心疼您,好好地照顧您!
3.母親看劇
記不得有多少年,沒看電視了。因為要陪孩子學(xué)習(xí),因為工作沒時間,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一個理由是沒說出口的,家里的電視一直是父母在控制,對他們喜歡的節(jié)目無論精彩與否,我都不感興趣?,F(xiàn)在想想,這種心理是一種消極的抵抗態(tài)度吧。其實,我也不知道那么多年自己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tài),或許真的如母親所說,是晚熟?
近幾天,終于能夠坐在母親身邊,和她一起看電視了?!毒ㄅc警犬》、《熱血青春》……其實父母看的電視劇也挺精彩的。我們一邊看,母親一邊評論,遇到故事里的壞人做了壞事,母親就會大聲斥責(zé),好像那個人能聽到似的??吹接哪阈μ?,母親又會笑出聲來,就像一個開心的孩子。說心里話,我是在一邊欣賞電視劇,一邊欣賞母親的表現(xiàn)。忽然我有點后悔,原來以前我錯過了那么多平和幸福的時光。
今天該看的都播完了,母親讓我再幫她選一部。翻著電視劇列表,最終選擇了特工抗戰(zhàn)劇《我的愛情遇到戰(zhàn)爭》,我默默地看了一下母親,心想,可愛的老太太,這也應(yīng)該是您喜歡的那類吧?
此時的心中暗想:總是想標(biāo)榜自己的獨立,總是覺得自己與父母不一樣,總是要做一些與他們的好惡相反的事,總是用沉默表現(xiàn)著自己的倔強。這些幼稚的行為舉動有沒有傷到他們的心呢?
父母對待子女,胸懷總是比海天更寬廣。哪有什么代溝?不過是晚輩人找個理由不愿意靠近父母,總停留在自己的岸上。
[責(zé)任編輯: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