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使/徐玉松 編輯/趙威
今天是農(nóng)歷的臘八,早上忽然想到臘八有喝臘八粥的習(xí)俗,于是乎,馬上起床,泡米泡豆,又添些大棗、桂圓等,熬了一鍋看了就想喝的臘八粥。喝著臘八粥,我想起了母親的經(jīng)常重復(fù)說的一句俗語: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的高粱先紅尖。因此,每至臘八,母親總是早早地起來熬臘八粥,為的是來年有個好收成,也討個吉利的征兆。
母親一輩子從事農(nóng)活,靠幾畝薄田養(yǎng)育著一大家子人,期間的辛苦可想而知。每年的春天,母親就盼著下雨,下雨后她總是第一個搶著先種地,要不在農(nóng)村就搶不上犁杖。大家都知道“春雨貴如油”,每每到了春天,老天爺好像吝嗇得很,很少下一場透雨,所以有“搶墑”一詞,“墑情”一過,想種地那你就得等,焦心的等。于是搶種就是農(nóng)民的一件大事。每年春天的第一場雨剛下,媽媽就頂著雨去定犁杖,年年第一個開犁。自家有犁杖的人家是不會第一個種的,因為地濕,耪地的時候就受累了。我家的地頭,你是用鋤頭耪不動的,就得用鎬頭刨。現(xiàn)在人們用著半自動化的工具種地,只要把種子、化肥一拿,人家就會幫你把地種上了,每每看著人們能這樣輕松種地常有羨慕之意。
一想起母親所受的累,那是現(xiàn)在人都不會理解的。我家人口多,母親每次抓鬮都是山坡地,貧瘠的土地。但經(jīng)母親幾年的經(jīng)營,就變成了肥田沃土了。每年一過年,剛剛過了初五,母親就會說:年也過了,節(jié)也過了,不干活,干啥?于是就上山撿石頭,疊壩梗。春天種地我家是一定要施農(nóng)家肥的,因為農(nóng)家肥肥地,改變土壤結(jié)構(gòu)。每次下雨人家往家里跑,母親都要到地里去,她要擋壩梗,絕對不會讓土壤流失的,那時家里連一雙靴子都沒有,母親就穿著布鞋,鞋里全都是水,渾身濕漉漉的。幾年下來,我家的土地就變成良田了。那時幾年就要變換土地,下次分地時,誰家都搶著要我家的地。母親可是視土地如生命的人,就在她老人家六十多歲的時候,還計劃著要和父親一起種地種到七十多歲呢!
喝著臘八粥,母親的身影就浮現(xiàn)在眼前,父母輩對土地有著不舍的情節(jié)結(jié),就像人們的臘八情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