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爸媽回家過年(二)
文/齊鳳閣 編輯/雅賢
春雨秋霜,星蹤月影,今夕何夕?細算起來,我接爸媽回家過年也差不多將近二十個年頭了,才知道爸媽的爸媽實在并不遙遠,只是爸媽的子孫們委實跟進得太急。不經(jīng)意間輕捻幾根長可交睫的壽眉,心中陡然有了幾絲韶光不再的慨嘆。
父親辭世時,我已是壯年,且已獨撐家門,可面對父母居住的突然冷寂下來的空屋,我的內(nèi)心立時產(chǎn)生了無比的空落,巨大的無助感深深地攫住了我,我才明白自己是這樣的軟弱無力,是這樣的怯懦無能,我才明白自己在此前的四十多年里只不過是一個深受護侍的頑皮孩童,而在此后的漫長歲月中,自己將要獨立承受四時的雨露風霜了。一種無由的恐懼感悚然而至,深潛于心,不離不棄。這個時候,我突然明白了父親對于爺爺?shù)尿\,為了一個鑄就的心結(jié),接爸媽回家過年成了父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儀式,成了父親下意識的行為習慣,成了父親生活中必修的功課。
父親沒啥文化,只認得一些眼前的常用字,可我覺得父親確是一本深奧的書,全懂并不容易,父親額頭的皺紋、脖頸的青筋、眼角的笑意、唇邊的胡茬都在隱現(xiàn)著書中的含義。父親與爺爺之間,究竟有多少故事在他的心底珍藏?父親很少講,兒女也猜不透,只在父親虔誠恭謹?shù)募腊葜?,讓我體味到一種蝕骨的依戀,一種銘心的情結(jié)。
在接爸媽回家過年的香煙燭影里,我的腦海里總是清晰地浮現(xiàn)出父親辛苦勞作的背影和母親憂勞成疾的倦容,背影里總有父親悠悠的愛子之意,倦容也掩不住母親眷眷的舐犢之情。父母不在很久了,可每次接父母回家過年來,陋屋就生祥瑞,小院也滿氤氳。沐浴在父母的瑞氣祥光里,我的內(nèi)心就會漫起一片祥和的溫暖與澄明的寧靜。
(未完待續(xù))
小鏈接
齊鳳閣,漢族,遼寧凌源人,大專學歷,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任高中校長多年,發(fā)表過多篇理論文章。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山風》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