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記憶深處的雨簾

摘要:每當雨來,站在窗前, 那發(fā)烏發(fā)黑的雨簾,總是在我的記憶深處招招搖搖,閃閃爍爍

記憶深處的雨簾

文化信使/時春華 編輯/趙盼

  每當雨來,站在窗前, 那發(fā)烏發(fā)黑的雨簾,總是在我的記憶深處招招搖搖,閃閃爍爍。

  在我小時候,家里的窗戶是上下都可以拆卸,小方格子的那種。老人們管這種窗戶叫呱嗒嘴子窗戶。那時的窗戶跟現(xiàn)在窗戶的作用是一樣的,遮風擋雨。只可惜,那時候窗格子(我們小時候習慣的叫法是窗戶櫈兒)是用白紙糊的,怕大風,也怕大雨。不過,莊戶人總是有莊戶人的辦法,一襲雨簾,隔絕了風雨,隔絕了風雨外的世界。

  雨簾很簡單,就是用高粱稈勒成的略比窗戶寬的簾子。但是,它的制作卻是很有講究的。每年秋收完畢,父親總要挑選出一些粗細適中、比較均勻、葉脈飽滿的秫秸稈,晾曬得干透了,用來做雨簾。父親做雨簾,一如侍弄他心愛的莊稼,他首先把秫秸稈戳整齊,用菜刀在木墩子上剁掉些許或粗或細的根稍,然后在院子里選一塊空場,靠左或者靠右的不是放上一塊擋板,就是畫上一條直線,把秫秸稈的一端靠著一面戳齊,把第一根用兩個釘子固定住,兩根青麻繩布勻了,交替著勒緊依次續(xù)上來的根稍一顛一倒的秫秸桿。弄到夠大夠長了,再在兩頭稍靠里再勒上兩道,每勒一下,父親的嘴都“誒,誒”地一歪,那是使足了勁的。這兩道也是從下往上勒,勒到最上邊,打上死結之后,再結結實實系上兩個扣。最后,拿一根質(zhì)子(就是丈量窗戶長寬的秸稈或小棍)一比量,用鋒利的削谷刀把兩邊削齊。雨簾就算做好了。父親手勁大,手巧,做啥都一絲不茍,所以我家的雨簾是最結實、最像樣的。

  雨簾做好了,就可以掛在窗戶上了。就是掛雨簾,父親也是不含糊。他先是在檐下的方木上釘兩個釘子,在釘子上系上兩根一端帶著小彎鉤的粗麻繩,接著才把雨簾掛上去,卷起雨簾,兩條帶鉤的麻繩向上一翻,捆住雨簾,掛回到釘子上。晴天的時候,雨簾就這么卷著掛在檐下,雨天的時候才撂下來。每當雨來,我會第一個沖出去,拿根小棍,挑起小鉤,一放,唰地一下,雨簾下來,屋里就黑了。黑是黑了,可窗戶紙沒有濕。待到雨過天晴,便卷起雨簾,讓清新的空氣和外面的光亮進到屋里來,晴天以后,雨簾是要再放下來晾干的,因為父親說,這么的卷上去捂著,秸稈愛爛,好捂,也不結實。

  我家的雨簾是有兩種功用的。雨季的時候擋雨,冬季的時候遮風。那個時候,每到冬季來臨,家家戶戶都要糊新窗紙,溜窗縫兒,免得風灌進來,屋里冷。 實際上風還是可以灌進來的,因為溜窗縫用的是薄紙,風來勢洶洶的,窗戶不斷擺動窗縫就開裂了。有的人家用舊布條塞窗縫,有的人家用泡濕的料子紙堵窗縫,有的人家在屋里的下半扇窗戶上掛一條千縫萬補的破爛的褥單......父親則不然,他不知從哪找來許多牛皮紙,一張一張用線縫起來,縫到跟雨簾一般大小,兩張或者三張的再縫在一起,然后,卸下雨簾,用一種叫漁網(wǎng)線的線,碼大裾子縫在雨簾的里手。每天天一黑,我家就撂下雨簾,呵呵呵,真的是密不透風。我想:那個冬天的雨簾應該就是我家最早的窗簾吧。

  當我家換上小四扇的玻璃窗時,我家的雨簾就徹底下崗了,到底是哪一年,我真的記不清了。 常常想起我家曾經(jīng)的雨簾 ,因為它留在我記憶深處的,除了踏實,還有溫暖。?

小鏈接

  時春華,女,遼寧省北票市大三家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1992年畢業(yè)于朝陽市第一師范學校,愛好文學,熱愛生活,熱衷于傳播社會正能量,是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遼海散文網(wǎng)會員,在北票市報有專版《朝花夕拾》,在《今日朝陽網(wǎng)》網(wǎng)絡媒體發(fā)表過多篇文章。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