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大哥”勇闖天涯
文化信使/林智霞 編輯/雅賢
她,被我們朝陽二師89.2班所有同學稱為“大哥”。并非因為年齡,也無關乎性別。入學后的一周內(nèi)就被我們?nèi)嗤瑢W推稱為大哥。在畢業(yè)23后的金秋時節(jié),我們又與“大哥“喜相逢!這時候的“大哥”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已經(jīng)出國留學的兒子和一個憨厚樸實的丈夫,我們都不約而同地稱他丈夫為“大嫂”。盡管他有些驚詫,但是,我們這些同學卻感到非常自然。因為,如今的她更應該是我們名副其實的“大哥”。相逢﹑擁抱﹑暢談﹑聊敘往昔﹑詢問近況……
闊別多年的聚會總是那么興奮和愉悅,“大哥”端起酒杯,敬酒敘舊,談起她這些年來的經(jīng)歷。起初,大家嬉笑傾聽,說著說著,整個場面如同由彈奏一曲慷慨激昂的樂曲逐漸轉為舒緩抒情的新曲,隨著大哥敘述的親身經(jīng)歷而變成帶些滄桑低沉的小夜曲……
我們的同學“大哥”,畢業(yè)后,滿懷抱負,滿腔真情,放棄了公立學校掙保障工資待遇的機會,選擇了去私立學校打拼一番的道路。先后到天津,福州,上海,北京的私立學校教學。起初,沒有門路,她就查閱報紙,多方了解,從摸著石頭過河到輕車熟路的從教,期間,她要付出常人無法付出的代價,因為,在私立學校里,競爭尤其殘酷,境況非?,F(xiàn)實,你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大哥”說:最遺憾的就是自己學歷太低,周圍多是大學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作為一個師范生,她感到了自己的學業(yè)上的差距,但是,她沒有灰心,課余,就是一個字“學”,工作起來,就是另個字“干”!
鑒于自己學歷上的差別和知識底蘊的欠缺,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奮斗”和“拼搏”!每天,她要至少上四節(jié)課,還要看管學校的晚自習,擠出時間還要積極參加每次教研活動,勤學多問,總結經(jīng)驗,每天堅持寫工作日記。隨著工作能力的凸顯,學校領導推升她為教研主任,沉重的工作量沒有讓她退卻,反而要求自己每件事情必須做得一絲不茍,包括工作日記的每個字都要仔細斟酌,不可有一錯字!尤其如今有了現(xiàn)代化的交流平臺,她為了和所有家長及時溝通及記錄工作點滴。每天都要在朋友圈發(fā)表工作感悟,匯報工作情況,展示工作成果。不管工作到多晚,一定堅持,經(jīng)常是十一點半后才能休息。
她的敬業(yè)精神感動了學校領導,經(jīng)常在她的朋友圈里給與溫馨提醒:親愛的王老師,您該休息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她用勤奮換來了所有家長的認可,所有學生的熱愛!暑假期間,孩子和家長紛紛要跟她回朝陽老家,今年暑期,她帶領了十三個學生回到了我們的家鄉(xiāng),與孩子們一起參加暑假各種實踐活動。最后孩子們戀戀不舍、一步三回頭和她踏上回校的客車……
由于工作需要或是家庭等因素,每次她換學校,都要與所有家長和學生進行一場傷感至極的離別,福州私立學校一個學生由于特別想念她,在微信上說,王老師,昨晚我又夢到你了,可是一睜開眼,卻是一個夢,如果夢能成真,我愿意一直不醒來……
一個孩子說,老師,你知道嗎,我們一起栽種的小樹現(xiàn)在又長高了,我一看到它就像看到了你……每到節(jié)日,她所教過的各地學生及家長的問候紛沓而至,讓她感動的經(jīng)常淚流滿面!她,在每個孩子心中種下了摯愛的種子,并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還有那些家長,只要聽說她要走,會火速都趕到,拽著她的手,想用所有力量去挽留,還要誠懇地說,你要是走了,我們家孩子也要跟你走。就這樣,她憑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師生乃至社會的認可,她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贊譽,她所帶的班級一直是品牌班,她被學校評為名師。在去年的教師節(jié),她被評為國家級優(yōu)秀教師!
聽著“大哥”的故事,全體師生都沉默了。尤其“大哥”說,每次放假,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睡覺。我們看著“大哥”憔悴的面容,傾聽著她坎坷的經(jīng)歷,禁不住淚瀟瀟,心涌痛感。但是,她倒輕松地說,我雖然有些累,可是,我覺得很充實,這就是生活!并且,我沒用更多語言,培養(yǎng)了非常勤奮,非常懂事的兒子,他理解孝敬父母,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現(xiàn)已出國留學。
聽罷“大哥”的故事,我們都不由自主的有了更多感悟,人生之中,追求沒有條件,目標無需潤色!從“大哥”經(jīng)歷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從“大哥”對自己目標的設定和奮斗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皮袍下的“小”來!這就是她,雖是女生,我們叫她“大哥”的原因,因為她有男人中才多見的勇闖天涯的魄力和勇氣!這就是她,有個男人名字——瑞學。她的果敢和堅毅從學校就已經(jīng)凸顯,她是我們班的團支部書記。我們從內(nèi)心由衷地感謝“大哥”的勵志故事,給我們每位同學以強大動力!我在內(nèi)心真誠祝愿瑞學大哥在人生旅程中收獲滿滿,快樂前行!
小鏈接:
林智霞,現(xiàn)在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qū)邊杖子鎮(zhèn)中心小學任大隊輔導員。一直愛好文學。曾在朝陽第二師范學校讀書期間擔任《熱流》文學社副社長、小說編輯。在校期間,小小說《逛街》獲得學校舉辦的教師節(jié)征文一等獎,小小說《多雨季節(jié)》刊發(fā)在建昌的書苑新報上。后在《朝陽日報》、《燕都晨報》上發(fā)表過散文《放驢的日子》、《母女情結》、《字如其人》等作品。多次在《龍城新區(qū)報》、《朝陽日報》及《燕都晨報》上發(fā)表新聞、信息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