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老班
文/文化信使 張廣艷(遼寧朝陽)
女兒的老班,我并不認識,都是在女兒的描繪中想象他的模樣和形象。
女兒說同學們都叫他川哥,后來就簡稱為川了。
媽媽,今天川兒站在講臺上問我們:“自打我教你們以來,你們在我身上學到了什么?或者說我給了你們哪些好的影響?”
阿龍站了起來說:“川哥,自打認識你之后。我覺得,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的頭發(fā),堅決不能像你一樣,年紀輕輕頭頂就一片亮光了。”全班同學笑成一團,女同學花枝亂顫,男同學東倒西歪,川哥在講臺上笑彎了腰。我聽后,想這樣的班級,一定是一個溫暖和諧的班級,而這樣的老班,一定是一個寬容、幽默而又智慧的老師,但說心里話,又有一點心疼這個老班……
女兒說:“媽,明天講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川說他把自家的榨汁機拿去班級,讓我們按小組帶點兒水果實習一下如何做奶昔,然后再喝掉。”
第二天在家長群里出現(xiàn)了她老班發(fā)的圖片。不用說,這堂課孩子們一定上的特別開心,相信若干年后,孩子們也會記得:他們合作做出來的那杯奶昔的味道,以及同學之間濃濃的情誼。
我想,這個老班不但懂教學,更懂的是學生!心里又多了絲絲縷縷的欽佩。
女兒學了一首小詩《Mom knows best》,我建議女兒看看《點撥》什么的,參考一下譯文。女兒搖搖頭說:“不,川說啦,自己翻譯出來的更有創(chuàng)意。不要讓那些教輔束縛了我們可以飛躍的思維。”女兒的小詩翻譯出來后,拿給我看,透過那些跳動的字符,我似乎看到了她老班那溫暖而又滿含鼓勵的目光。
終于,那一次聽到了川兒的聲音,是疫情期間的一次家長會,我被他的真誠所打動。他說:“家長朋友們,我呢,就是掏心窩子對孩子們好。咱們有些家長就是特別客氣,跟我你客氣啥:‘哎呀,劉老師,抹不開給你打電話,怕你忙,你孩子那么小。’我就這么說吧,這當班主任的,很少有自己的時間,這時間,全給了自己班里的孩子了。我這不是在抱怨,因為我愿意和孩子在一起!我覺的,孩子大了之后,他會記住我,他也會知道,劉海川挺好的,我就要他這句話,就夠啦!有多少次,家長在家里恨不得跟孩子動菜刀了,到我這兒,事解決了。因為孩子怕我,但最主要的是孩子認同我,他覺得我沒有騙他們。我就說幾句話,問題就解決了。所以家長朋友們,有事情一定記得和我溝通,而且我也會主動和你們溝通!”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女兒在學校和同學發(fā)生了點不愉快,結果女兒還沒到家,劉老師的電話就先過來了,和我說明情況,囑咐我怎么做孩子工作。結果滿含淚水的女兒到家以后,聽見了她老班的聲音,情緒一點一點的就平復了。
飄飛的思緒被女兒的聲音拉回:“媽媽,今天我們做對話來著。阿燦說:‘ I think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play王者榮耀。’夢琪說:‘I agree。 It's interesting。’阿露說:‘噓,Hai chuan is coming。’大家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我問:‘你老班呢?’女兒說站在講臺上笑出了眼淚。
我想這樣的課堂一定是生氣勃勃的課堂,這樣的班級一定是開心快樂的班級,如果有機會,我真想輕輕地問問女兒的老班,做這樣一個老班,您是不是累并幸福著?
女兒說他們的老班有很多榮譽稱號,但是家長透過層層證書看到的卻是為人師者那一顆金子般的心。
感恩每一位偉大的教育者!
小鏈接張廣艷,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1994年畢業(yè)于遼寧朝陽二師,任初中英語教師,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