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人愛玫瑰我愛刺(王中原)

摘要:明知道金無足赤,我偏求白璧無瑕。人家是沙里淘金,我卻愛金里淘沙。移來玫瑰庭中栽,醉心賞刺忘賞花。人笑“嗜痂”由他笑,我把香花捧給他。

人愛玫瑰我愛刺

文圖/文化信使 王中原(遼寧朝陽)

  明知道金無足赤,我偏求白璧無瑕。人家是沙里淘金,我卻愛金里淘沙。移來玫瑰庭中栽,醉心賞刺忘賞花。人笑“嗜痂”由他笑,我把香花捧給他。

  讀書,或為求知,或為消遣,而我則重在求疵。求疵之樂,其樂無窮。我之“金里淘沙”始于1983年,1986年我將目光對準了《語文學習》。我看到心愛的刊物有疵點,便如芒刺在背一樣不舒服。忍不住寫信告訴編者:貴刊83期30頁標題《民△英雄的豪邁詩章》,14頁標題《“猶厭言”△兵的主語是什么?》;86期10頁的“△有興味”,51頁更正中的“△野蔌”更而不正;89期17頁的“△格難通”,“信能死,△我”,26頁的“關(guān)△”;90期31頁的“吳△人”,36頁的“守株待△”等等,實在遺憾!

  編輯老師復函對我的求疵給以充分肯定,并自91期起每期按時贈我,數(shù)年如一日,從未中輟。為回報編輯的盛情,我更加投入地閱讀、反饋,促進了刊物文字質(zhì)量的提高。隨著刊物文字失誤的減少,查錯越來越難了,我的求疵也就由淺表向深層開掘,每期總能發(fā)現(xiàn)幾個有重量的疵誤。每當查有所獲,其欣喜之情不亞于深山得老參。欣喜之余,惋嘆之情更難言表。我視《語文學習》如眸子,我盼眸子清純澄澈、不染一毫云翳。也曾奢望將我的求疵由刊后轉(zhuǎn)為付梓之前。

  1991年冬,編輯部約我自151期起審讀校樣,我在欣欣然復惴惴焉的心態(tài)中接過了這一重任。這種審讀,比通常的校對為難,因為校對有原稿可依;我則只能憑樣冥思,把“巧”還原為“23”,把“晝”易為“盡量”,將“蜀益免”換位重組為“蠲免”,看看西漢的揚雄是不是、能不能給東漢的桓譚寫過信,“炯煬河”是不是“烔煬河”之誤。再者,心理上亦有壓力:人家苦心經(jīng)營之后你一再求疵指瑕,輪到自己提前介入,“胎診”之功又如何呢?能讓諸多錯訛盡皆胎死腹中嗎?這“第一讀者”好當嗎?現(xiàn)在想想,這種如履薄冰的心態(tài)不能沒有,免得掉以輕心,倒繃孩兒。好在編輯老師對我并不求全責備,便漸漸勝任愉快起來。

  一般人擔心,憑我的能力怎能應付得了專家學者的文稿呢?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相較之下,我更愛看專家的文稿。真有學問的人治學嚴謹,筆下無虛,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從不自炫其才,故作高深。況且大專家最會量體裁衣,最懂讀者心理學,發(fā)在《語文學習》上的文章絕不會令《語文學習》的讀者霧里看花。當然,作為審讀者也不能盲從迷信,該疑則疑,當改則改。最難處理的是埋頭寫稿信筆標點或思路欠清不明標點者的稿子。

  我之所以大體勝任“第一讀者”,與自幼“吃飯不落飯粒”的性格有關(guān),為生產(chǎn)隊耪地時因不忍漏下一棵草而受盡了累,愛女降生后曾為之拿起繡花針繡了個花樣簡單的紅肚兜!這樣的性格固然不適合干大事,但搞文字審讀卻很相宜。說不上“天生我材必有用”,但“石頭下山就有位,看你安得對不對”,我總算找到了適合我的位置。再者,我認為我與你的知識面都是同一平面上的一個圓,不管半徑如何懸殊,彼此內(nèi)含、外離、重合、相切的情況絕少可能,總呈相交狀態(tài)。也就是說,總有別人掩不住的特色和光輝。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逐步延長半徑,會有所作為的。這種看法支撐著我勇于面對一個個其大無比的圓。另外,我還有個近乎成癖的習慣,凡有入耳入目的語言文字信息,必從求疵的角度加以審視,隨時記下。一時無筆,曾擦燃火柴,吹熄后焦端代筆以記之。思想支配行動,而習慣可以支配人,有益的習慣帶給人的好處使人受益終生。

  校讎“若怨家相對”。你著述我求疵,最具挑戰(zhàn)意味。編著者與審校者形式上是對立的,但目標是一致的。有人說,寫書容易校書難,這話有一定道理。寫書盡可揀自己熟悉的寫,而校書往往無選擇余地又不能知難而退,所以必須有相當?shù)臏蕚洹S腥苏f我能背字典,其實我既不想背也未必能背得下來。我認為單純背字典與背電話號碼背圓周率1000位,性質(zhì)相似,對學識的增進助益不大。文字僅是信息的符號,信息符號千變?nèi)f化的組合才能傳遞無窮無盡的信息。不管誰,若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任意選十個字,我至少能認識三個。這是多少呢?借助詞典大體夠用而已。我對辭書的熟悉超過一般人,我對辭書的依賴更超過一般人。“象”“像”的分工,“分”“份”的區(qū)別,“詞”“辭”的選用,比深奧的古文更難對付,我只好求助辭書。

  我曾訂閱《讀寫月報》,求疵獲贈《古書典故辭典》,又求其疵獲贈更多的書,得書復求其疵,如此循環(huán)不已,也算一條別致的求知之路。雖沒學到什么系統(tǒng)的知識,卻打下了一點雜學的底子。算不上集腋成裘,且算“撿雞毛湊撣子”吧,重要的是讓這些雞毛有序地附著于審讀校對這根撣子桿上。當然,《編輯工作二十講》之類的書也不能不讀,讀了能得其門徑,少走彎路,少說外行話。

  辭典之外,地圖、星圖、年鑒、年表、歷書、醫(yī)書、藥書、人體解剖圖、經(jīng)絡穴位圖、陰陽八卦圖,等等等等,只嫌其少,不嫌其多,新舊版本,各有其用?!墩Z文學習》139期封底說芒果樹是添樹科常綠喬木,“添”乃“漆”之誤;231期校樣4頁之“速走神經(jīng)”,“速”乃“迷”之誤,只重語文不涉百科難知其謬。

  辭書中亦有不可靠處,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說碌碡“圓柱形”即不準確。果是圓柱形,拉起來轉(zhuǎn)圈子打場是不行的。一頭略細,一頭略粗,細頭在內(nèi)才好轉(zhuǎn)圈,不知者往往用反遭人恥笑。又如:“套⑧(~兒)拴牲口的兩根皮繩或麻繩,一端拴在牲口脖子夾板或軛上,另一端拴在車上:牲口~/大車~/~繩。”其實,夾板或軛本是套的一部分,這里解說的是套繩而非套。“拴”字用得不對,牛套是一根繩穿軛而過,材料不限于皮、麻,夾板或軛置于肩胛之前,所拉者除車之外更有犁、磨、爬犁、碌碡等等。具備了挑戰(zhàn)辭書的能力,再看其他文字當更容易些。

  1994年5—12月,我曾辦了16期《印海金昔報》,“金昔”即“錯”,專門列舉各種印刷品中錯誤并進行簡單分析。校樣之錯專開“胎診錄”一欄。雖然微不足道,也算把想法化為行動的一次嘗試。其中有一期專門對準了歐陽代娜老師主編的語文教材,立即引起了她的重視,因此約我校讀了《閱讀》《寫作》一套12冊。

  我做《語文學習》“第一讀者”已經(jīng)七年,這84本校樣每本至少細讀兩遍,重點部分足有四遍之多。無論天氣冷熱身心病健事情忙閑,沒有一期不按時返回的。偶遇吊賀應酬,亦必樣不離身,抓空偷讀。近一年來,我又將返寄給我的校樣與正式出版物一一核對,又不厭其煩地做了記錄。如225期19頁的“經(jīng)集思廣益修改甫定后即行彩排”,我曾試改為“經(jīng)集思廣益,修改甫定即行彩排”。又如230期9頁:《后漢書·劉寬傳》:“夫人欲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裝嚴已訖,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我曾把第一個句號與第一個逗號對調(diào)。還有180期6頁:“這里寫大革命失敗之后,群眾對共產(chǎn)黨員被殺害的觀賞,其麻木程度、人數(shù)之多,較之《藥》中所寫,過猶不及。”我曾將“過猶不及”易為“有過之而無不及”。僅舉幾例,以見我“金里淘沙”之執(zhí)著。

  對有些失誤編輯者也得暫且容忍,如1998年高考題中的“畫人畫鬼”分明是“寫鬼寫妖”之誤,照登以存其真?!痘实鄣男卵b》最后一個詞,“后裙”乎?“后裾”乎?只得依照課本。一時無以核對的,如226期校樣37頁之《漢書·趙充國傳》的“漢馬不能各”,這“各”顯然不對,標上記號冷處理,知道自己沒有“超強糾錯”的功能。后查《漢書》才知是“漢馬不能冬”。

  由于刊物制作流程的制約,《語文學習》四封和部分臨時抽換及補白的文章,失誤概率相對高些。141期封二“指瑕篇”的瑕疵之多是最典型的。

  以我這樣淺薄的功底,長時間被編輯部尊為“第一讀者”,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當然,這“第一”多是時間意義上的,但從“愛刊如眸”的角度上看,這“第一”也有幾分貼切。故而,1997年暑期滬上一游,受到了專家級別的接待。雖傾全年審讀之酬亦不足惜。多年冥行擿埴,此行方得幾句真經(jīng)。

  至于有機會在該刊發(fā)幾則小稿,結(jié)交諸多益友良師,也是一大收獲。

  我沒有學富五車的功底,又無過目成誦的天資,只是靠著極大的愛好,十足的責任心,重然諾的合作原則,度過“金里淘沙”的歲月。當然,基礎(chǔ)之外,偶爾也有訣竅和技巧發(fā)揮作用。小約翰面對撕碎的世界地圖,不就是利用其背面的人像得以拼好的嗎?

  碧空雁叫,秋葉黃紅,人生有限,事業(yè)永恒。我之所以絮絮不休地說了這么多,是希望有更多的讀者關(guān)注《語文學習》,接過“第一讀者”的接力棒。郢人在彼,正待匠石運斤成風。

  ——本文曾刊載于《語文學習》1999年第2期

母語芬芳——王中原作品集錦

小鏈接
  王中原,漢族,1947年生。函授中文專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已退休)。系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咬文嚼字》雜志特約審校。曾為《語文學習》《演講與口才》等期刊業(yè)余審校數(shù)十年。近年撰寫繞口令400余則。個人原創(chuàng)繞口令專集《繞口令教你巧舌如簧》(趙立濤點評),被列入“新編播音員主持人訓練手冊 ”叢書,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編輯 趙盼]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