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必備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且看中國戲曲文化散發(fā)著怎樣的民族文化魅力
網(wǎng)友們,早上好!
今天是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農(nóng)歷二月二十一。遼寧朝陽晴,氣溫-4~9℃,北風4~5級,空氣質(zhì)量良好。日出時間:05:53;日落時間:18:17。
近期,冷空氣頻繁光顧,春的步伐卻絲毫沒有受阻。花兒開了,草兒綠了,柳樹發(fā)了嫩芽、抽出新條……美已經(jīng)無處不在了!出游踏青的小伙伴記得用手里的相機記錄下春天的美麗喲!
過敏指數(shù):極不易發(fā)
天氣條件極不易誘發(fā)過敏,風力較大,外出注意防風。
穿衣指數(shù):冷
天氣冷,建議著棉服、羽絨服、皮夾克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裝。
感冒指數(shù):極易發(fā)
晝夜溫差極大,且風力較強,極易發(fā)生感冒,請?zhí)貏e注意增減衣服保暖防寒。
【近五日天氣預(yù)報】
溫馨提示:近五日天氣情況,僅供參考,一切以實際為準。
——百科知識——
3月27日為“世界戲劇日”,是國際劇協(xié)1957年在巴黎發(fā)起并創(chuàng)建的。許多國家及國際戲劇活動都在這天舉行同步慶祝。
戲劇萬花筒,群星璀璨,色彩斑斕,從古至今,戲劇的魅力從未衰減。中國的戲曲、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中國的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散發(fā)著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各民族、地區(qū)有270多個戲曲劇種。其中,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5個戲曲劇種脫穎而出,被稱為“五大劇種”。
1.京劇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區(qū),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瞻嗔鲃有詮?,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京劇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
2.評劇
評劇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國十二年(1923),創(chuàng)建該劇種的警世戲社在天津演出時,因其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警世化人”“評古論今”之新意,納名宿呂海寰建議,改稱評劇。
3.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diào)”,由于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區(qū)演出時常常靠著山堆個土臺子,所以人們也稱它為“靠山吼”。豫劇之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才開始用的。豫劇流行于河南、河北、新疆等十幾個省區(qū),是中國最有影響的戲曲之一。
4.越劇
越劇,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逐步發(fā)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
5.黃梅戲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diào)”或“采茶戲”,是十八世紀后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lǐng)地區(qū)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qū),與當?shù)孛耖g藝術(shù)相結(jié)合,用當?shù)卣Z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diào)”。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僅做公益分享之用,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編輯 瑞雪 責編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