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餃子,您煮破了嗎
文圖/文化信使 丁方圓(遼寧朝陽)
除夕的一鍋餃子,撈出來發(fā)現(xiàn)不小心煮破了一個,于是夾到自己碗里。
不由得想起小時候,每逢除夕的餃子,奶奶和媽媽總說:今天的餃子不能破,要圖吉利。所以從和面到下鍋,每道工序都格外用心。
平時吃餃子也都是這樣,每次煮餃子若有破的。盛的時候總是放到自己碗里。吃著吃著發(fā)現(xiàn)有破的,一家人各自的筷子也都是先去夾。久而久之,便成了習(xí)慣。久而久之,也教會了我。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xí)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捎袝r我們對孩子還是不由自主有些溺愛了。
一塊西瓜,中間無籽的那一部分舀了一碗給孩子。米飯自己吃剩的,新做出來的給孩子。好吃好穿,首先想到的也是孩子……
在外面碰到小朋友,吃東西,玩玩具。來了客人水果擺上茶幾。再怎么苦口婆心跟他講懂得分享和謙讓的道理,他也是聽不進去的了。于是我們責(zé)怪孩子護食任性不聽話,覺得沒面子還要打兩下。卻不知,其實身教大于言傳。
好的都給他,是因為我們足夠愛。
可卻忘了,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最近很火的一則新聞:
幾年前那位在上海地鐵吃泡椒鳳爪吐了一地骨頭,惹來眾人謾罵指責(zé)的女子,最近又出現(xiàn)在北京地鐵,這次散落一地的是沙琪瑪?shù)臍堅桶b。警方以“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條律拘留了她。
更有某某因太過淘氣而被某小學(xué)拒收。
某某因父母未滿足其經(jīng)濟需求而持刀威脅。
可見,那些從小沒有被管教好的孩子,長大后社會將給他更多的懲戒。
我覺得:
如果我們愛孩子,就該讓他知對錯,懂善惡。
如果我們愛孩子,就該給他合理的管教和約束。
如果我們愛孩子,就為他計深遠。
除夕的餃子煮破了并不可怕。怕的是盛到盤里被所有的筷子繞開,怕的是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被這悠悠歲月的溫水而煮得面目全非。
要知道我們的溺愛,又豈能護孩子一生一世周全!只有他自己成為一個有著健全人格的獨立個體,行遍天下而立身,才能讓我們永遠放心啊。
[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