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窗外的母親
文化信使/郭洪珠 編輯/明月
女兒還未出生,母親就搬到我家照顧我們。對于生活在農(nóng)村六十多年的老太太,突然搬到樓上,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習(xí)慣。農(nóng)村的生活輕松愜意,想出門隨時都可以,而在這里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冬天,室內(nèi)太熱,而室外太冷,這就要經(jīng)過一番折騰,衣服終于穿好了,可渾身是汗也不想出去了。在農(nóng)村呆慣了,手里總是有忙不完的活計,而突然空下來,老太太似乎有點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了。總是說,這一天天的,吃得多干得少,都浪費糧食。每當(dāng)這時,我都會打趣地告訴她,等孩子出生有你忙的,到時候可不要累到喲。母親總是露出一副輕松的樣子,似乎看孩子是件很小的事情。那時,每晚母親都在窗口站著,看樓下人來人往,還時不時地回頭告訴我看到的情形。我總是有一句沒一句地應(yīng)付她,最后干脆就離開。不知何時母親才會結(jié)束她的觀看。
女兒終于在眾人的期盼中來到這個世上。母親一刻也未離開過,月子里,她忙里忙外,照顧完孩子就照顧我,做完飯就洗尿布,那時我都感覺母親簡直就是個超人。出了月子,我才知道,母親也是強打精神。生怕自己的不舒服會影響月子里的我。
孩子一天天大起來,母親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她似乎更沒有時間做她自己喜歡的事情了。以前那種輕松的樣子也不見了,再也不說浪費糧食的事情了。
那日,下班回家,沒看到女兒和母親在客廳玩耍,于是,徑直走進(jìn)臥室,母親回轉(zhuǎn)過頭,忙解釋:“孩子怎么都不聽話了,就向窗口張,沒辦法,我就只能把她放在窗臺上。”這時,我才看真切,孩子坐在窗臺的一個小墊子上,雙手使勁拍著玻璃。我邊向窗臺走去,邊用接近生氣的語氣和母親說:“你怎么能抱孩子坐在這呢,這里太危險了,網(wǎng)上報道過有多少孩子都是在樓上掉下去的,你以為很安全,其實意外只在一瞬間。”當(dāng)把孩子抱在我的懷里,才感覺到是最安全的。與孩子嬉鬧讓我很快忘記這個事情,但不知不覺中,總是感覺母親在這個家更加“小心謹(jǐn)慎”了。
孩子的瑣事,似乎占據(jù)了我們所有的時間,幾乎沒有時間談心。那天,母親終于在孩子熟睡的時候和我說起了心里話。我們說起父親在世時老院發(fā)生的很多事情,母親落淚了,父親的離世,老院的拆遷,讓母親感覺自己是個漂泊不定的人,就像她說的,像個游僧。每次她站在窗口,都感到心里很敞亮,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憶以前的點滴。仔細(xì)想來,自從女兒出生,忙碌充斥了母親所有的時間,從那時起,就再也不見母親每晚站在窗口向我告訴這事那事了。我卻從未把這個舉動放在心上,甚至對母親抱女兒站在窗前的行為還不理解。
那次的交談,我終于明白了,母親為了照顧我們不得不離開習(xí)慣的生活環(huán)境,母親對我的關(guān)心,就如我對女兒的緊張一樣。生怕自己不能護她周全。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丑陋的,善良的。但無條件永遠(yuǎn)付出的總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給我們的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我們?nèi)窟€生怕不夠的。母愛永遠(yuǎn)都是世界上最溫暖的。
[責(zé)任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