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的孩子,我是媽媽》是一位母親在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時,為寶寶寫下的成長日記,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初為人母的心路歷程。每一位女性在做了母親后,都會實現(xiàn)完美的蛻變,變得堅強、勇敢……相信看過此文后,會更深刻地體會母愛的偉大和母性之光的溫暖。
我的孩子,我是媽媽
文圖/王愛華 編輯/趙盼
(十)
2014年6月18日,和你分開的第29天。
寶寶,媽媽把你用過一會兒的包被和衣服給洗了,曬了。
媽媽好想寶寶。
寶寶,好好的,別害怕,媽媽在為你祈禱,加油!
寶寶,要記得媽媽說過的話。
2014年6月19日,和你分開的第30天。
寶寶,媽媽在想你。
媽媽的寶寶。
今天怎么樣了?有沒有吃飽?寶寶有沒有哭?有沒有人哄寶寶?
寶寶,想媽媽嗎?想媽媽就快點兒好吧!
加油,我的寶寶。
2014年6月20日,和你分開的第31天。
如果一定要面對考驗,媽媽和寶寶是在一起的。
如果一定要面對考驗,用媽媽的時間換寶寶的未來,好嗎?
寶寶,答應媽媽,加油!努力!
寶寶,媽媽出去溜達了。
回到家,打開屋門,看到了正在做菜的爸爸。
寶寶,這就是家的“味道”吧!
寶寶,你快回來吧。
這個家,有了你,才完整。
寶寶。
2014年6月21日,和你分開的第32天。
寶寶,媽媽祈求一切的力量。
寶寶明天要去另一家醫(yī)院做一個檢查,確切的說,是個排除檢查。
媽媽,相信寶寶。
堅信,加油!
你是最棒的!
我的孩子,媽媽是個很幸運的孩子。
因為媽媽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夢想。
小橋,流水,人家,炊煙裊裊。
是的,就是這么普通的想法,卻是媽媽一直以來的大夢想。
媽媽知道了自己想要的,還是會迷失在人世間。
5年前,媽媽終于像個普通女子那樣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結婚,懷孕。
媽媽很滿意,很知足。
第一次覺得,夢想成真不是別人的傳說。
姥姥說,媽媽的人生充滿了色彩,媽媽很勇敢,什么都不會怕了。
而現(xiàn)在的媽媽,不勇敢,也很害怕。只想和你,我的寶寶,永遠在一起,好嗎?
2014年6月22日早上,ICU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外。
爸爸和媽媽等著你。
我們要接寶寶去另一個醫(yī)院做檢查。
想知道我的寶寶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我們站在門的這一邊。對面,一個坐在椅子上,哭到已力竭的年輕母親,無聲地流著淚,流著汗地在守候。
她才出生不久的孩子剛剛被送進去,旁邊的丈夫機械地架扶起她,她坐過的椅子上,濕淋淋的,像是水潑了似的。
我的寶寶出來了。
又瘦了,又黃了,又小了。
我抱過你,你在被接觸的那一刻,哆嗦了一下。
我抱緊你,用我的溫暖竭力包圍你。
我是媽媽,不要怕,媽媽來了。
我在你耳邊輕輕的低語。
我即使是很普通的動,你都會哆嗦一下。
于是,我盡量不動,抱緊你,每移動一下,都會在你的耳邊輕語:寶寶,寶寶,我是媽媽,別怕。
我們十幾分鐘就到了另一家醫(yī)院,在做檢查前,要打一針,在你頭上的滯留針處。
但是注射液注射了一點兒,滯留針就鼓了。
我們抱著你來到了這家醫(yī)院的兒科病房,給你重新下上滯留針。
因為寶寶太小了,護士換了一個又一個。
右側的頭發(fā)剃了又剃。
針尖挑下去,再拿出,再挑下去,你哭得都變聲了。
我終于知道你為什么會哆嗦了。
這段時間,你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我流著眼淚拼命地控制著你。
終于好了,可以檢查了。
第一次檢查,你被控制在儀器下的掃描臺上。
你哭著,掙扎著。
爸爸說,要不,你先出去。
醫(yī)生也建議我出去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一扇厚厚的門隔開了你我,也隔斷了你的哭聲。
隱隱約約還是能聽到你的哭聲。
十幾分鐘的時間,再出來,你已哭累了,睡著了。
這種檢查,有的一次就能出結果,有的要檢查到第二天。
我抱過你,你醒了,你看著我繼續(xù)哭,發(fā)不出聲音的哭。
我抱緊你,安撫你。
你安靜下來,在我懷里蹭來蹭去,張著小嘴尋找著。
在做這項檢查前,你已經(jīng)6小時沒有吃東西了。
醫(yī)生沒有讓你吃母乳。
我只有喂你奶粉。
你吃得好用力。
一個也等著做檢查的老奶奶,篤定地說,你一定沒事的,有病的孩子才不會像你這樣。
謝謝老奶奶。
這期間,你又做了兩次檢查,是媽媽陪你的。
從早上,到中午,再到下午5點多,我們終于拿到了檢查報告單。
我們回到原來的醫(yī)院,你被接回了ICU。
我們又分開了。
ICU病房的主任來了,主管醫(yī)生來了,外科主任也來了。
寶寶,你好像出了大問題。
他們說,有兩個方案:一是馬上手術,手術有兩種結果,排除或確診。二是保守治療,后果沒有人能料到。
最好的方案就是手術。
我們打了好多電話,問了好多醫(yī)學知識豐富的人,他們也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我們?nèi)栔鞴茚t(yī)生辛欣,我們真的相信這個充滿陽光,熱情的年輕醫(yī)生。
我們問怎么辦?如果是他,他會怎么辦。
他說,他很難過,千辛萬苦救回來的孩子,出現(xiàn)了這樣的狀況。
以前也有過類似的病例,也是早產(chǎn)兒,他們選擇了抱回家。不久,奇跡出現(xiàn)了,突然就正常了。
如果不是早產(chǎn)的原因,而是先天性的,就放棄吧!不是為了大人,是為了孩子。那樣的孩子,有幸活幾年,活下來的時間,也是沒有生活質(zhì)量的。
我的寶寶,你的那個指數(shù)實在是太高了,而且還在上升。
我們等不起。
我感謝,我和爸爸的冷靜。
上海,也許是你的一絲希望。
那里有中國最好的醫(yī)院,治療這方面病癥的醫(yī)院、專家。
即使真的手術,那里也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做了決定,立即動身去上海。
辛欣醫(yī)生建議我們臨行前,給你輸一次血。
因為我們擔心一路上你的安全。
我們私下又給辛欣醫(yī)生打了電話。他說,如果條件允許,上海是最好的選擇。
我不認為這是醫(yī)院的推諉,我知道,有時候,選擇在我們自己手里,結果也在我們的手里。
我們定了明天的動車車票。
兩個半小時到達上海。
我們回了賓館,爸爸出去了。
我給大姨打了電話。
姐,姐,怎么辦?怎么辦?孩子……
我哭倒在床前。
?。ㄎ赐甏m(xù))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8/0424/201804241046381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