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山花(上)
文/劉文艷 編輯/趙盼
也許我對“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意境非常喜歡,竟然時常夢見漫山遍野的山花競相開放,色彩斑斕。少年時曾在家鄉(xiāng)應時季節(jié),登山入林尋找“山花爛漫”的美景,卻總是有“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感覺。
幾年前走進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才切實領略到那“山花爛漫”之大美。遠遠望去,沒腰深油綠嫩綠深綠淺綠相融合的茫茫草原,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綠紗舞女表演曼妙多姿的群舞,隨著那由微風演奏而成的輕柔婉轉的音樂翩翩起舞。那爛漫的山花便如同綠紗舞女多姿多彩的頭飾,裝點在茫茫草原上,五顏六色,競相爭艷。
這漫山遍野的山花,各展風采,有的層疊出彩,有的單片弄姿,有的卷曲藏蕊,有的亭亭怒放,真是千姿百態(tài),各有千秋。然而,這些各展其姿、各呈異香的山花,不用澆水,不用施肥,也不用誰精心耕種,就這樣在藍天白云下競相開放著。走近每一朵山花都覺得非常美麗,我卻不能一一叫出她們的名字。也許從來就沒有多少人能叫出她們的名字,可是她們一點也不計較,仍然歡喜地呈現(xiàn)著美麗,慷慨地奉送著清香。
從那時起,“山花爛漫”的美景和芳香,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深深印在了腦海里,對山花也更增添了幾分留戀和敬重,以至那“山花爛漫”的景象仍然經(jīng)常在夢中出現(xiàn)。我期望著哪一天,再去看山花,再去感受山花給這個世界奉送的芳香與美麗。
沒有想到,去年夏天,我在一個小村兒竟意外地收到了一束山花,這束山花讓我喜出望外,以至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這件事還得從認識耿秀華說起。
那是一個飄雪的日子。小時候生長在農(nóng)村,在雪地里玩耍,是我的童年樂事。為此,每當天空飄起雪花,我都會期望雪下大些,再下大些!
按照省委部署,每個黨員領導干部聯(lián)系一個后進村,主要任務是改變后進村面貌,再扶持一至兩個貧困戶。這天,我迎著漫天飄舞的雪花,來到大石橋市石佛鎮(zhèn)聚寶村。
第一次進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榮生向我介紹情況,說村里挺困難,欠外債五十多萬元。村民吃水也挺困難,急需打一眼吃水井。村里的井已有三十多年歷史了,井水污染嚴重,村民特別渴望吃上符合標準的干凈水。我認真記下這些問題后,提出走訪一到兩個貧困戶。張榮生說那就去耿秀華家吧。
雪花還在飄灑,走在村路上張榮生介紹說:“耿秀華是直腸癌、盆腔癌晚期患者,在沈陽腫瘤醫(yī)院做了腫瘤切除手術,病挺重的。剛從醫(yī)院回來時自己不能走,是用門板抬到屋里的。她丈夫是個老黨員,本分厚道沒多少話。”
這是一個不大的農(nóng)家小院,三間土房。進到院子,看不到窗戶,看到房前支起了一個與房子一樣長一樣高約兩米寬的塑料棚,棚前有個用塑料糊成的木框小門。這是嚴冬時節(jié)防寒保暖的土辦法。彎腰走進塑料棚,看到棚里堆了些稻草和幾盤草繩子。
再進到三間土房里,耿秀華已經(jīng)下地迎我們了。她個子不高,一頭濃密并卷曲著的黑發(fā),看上去有五十多歲的樣子,只是臉色有些灰暗,整個人也有些瘦弱。她滿臉釋放著親切的笑容,說話聲音也清脆悅耳。她說:“你們這么遠來看我,這讓我太感動了!快上炕,炕上熱乎!”看她的精神狀態(tài)不像個重病在身的人。
我說:“聽說你做手術了,你趕緊上炕,別在地下著涼!”我與她擁抱了一下,并把她扶到炕里,我坐在炕邊。這屋里沒有爐子也沒有暖氣,還真是挺涼的。屋子的墻面不平,屋東北面墻角處已經(jīng)有些變形裂縫兒,看得出主人是個干凈利落人,已經(jīng)用報紙和畫報糊過幾層了。
耿秀華坐在炕上微笑著說:“我不礙事,好多了,帶著這兩個引流袋也習慣了!”接著她又解釋說:“我做直腸癌、盆腔癌晚期手術,大、小便都改道了,每天就帶著這么兩個袋子。”說著她把左右兩個衣兜里的塑料引流袋提出一些給我們看,然后接著說:“這袋子要每個月?lián)Q一次,換一次得一百八十元錢,我就每天打草繩子,一捆六元錢,一天能打三、四捆,這樣我自己能把換袋的錢掙出來!”說這事時耿秀華依然是滿臉的笑容。
可我聽了耿秀華這番不經(jīng)意的話,卻感到十分驚訝,我說:“你做這么大的手術,應該好好休養(yǎng),怎么還能做打草繩子這樣的體力活呢?”她說:“也沒有什么來錢道??!這活我就坐在屋外的塑料棚里干,干累了就上屋呆會兒,能堅持。”耿秀華還是微笑著。
那一刻,我真為她的堅強所感動了,有著這樣人生境遇,她竟然還這么樂觀。這是一個敢于向無情命運挑戰(zhàn)抗爭的人,是一個很有志氣、很不簡單的女人。我說:“你真夠堅強的了,下次我再來,給你帶幾個換用的引流袋來。”她連聲說謝謝!臨走我給她留下慰問金,同時把從單位帶來的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和兩桶豆油拎進屋里,并安慰她注意多休息,別著涼、別累著。
耿秀華堅持把我們送出屋,不停地說著感激的話。走到院子里,我才發(fā)現(xiàn),耿秀華那一頭卷曲的黑發(fā)原來是發(fā)套,她穿著的棉衣外罩是黑地紅花的,在太陽的照耀下很是光鮮。這讓我強烈地感受到,耿秀華是個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她大概是因為化療沒了頭發(fā),可她十分要強,就是再困難,也要買個發(fā)套戴上,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她那件紅色的棉衣外罩,不也無言地象征著她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嗎?
回來的路上,雪下大了,汽車玻璃外的雪花漫天飛舞,茫茫蒼蒼。此時我一掃過去對大雪的渴望,腦海里浮動著耿秀華的身影和她那已經(jīng)變形裂縫兒不很暖和的三間房,竟然不由自主地希望著:讓大雪快些停下來吧,讓太陽快點出來,讓慷慨的陽光給大地送去更多的溫暖!
(未完待續(xù))
(原載2015年4月6日《人民日報》大地副刊頭題)
小鏈接
劉文艷,現(xiàn)任遼寧省政協(xié)常委、文化與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有百余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詩歌、文學評論在《人民日報》《香港大公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曾出版?zhèn)饔浳膶W《尹湛納希傳》,填補了蒙古族現(xiàn)實主義文學鼻祖尹湛納希生平傳記的空白。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版報告文學集《春風秋雨》,引起反響。近年出版的紀實散文集《愛的訴說》獲得第五屆冰心散文獎散文集獎、第八屆遼寧文學獎遼河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