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要活出一種精神來
文化信使/王鐵蘭 編輯/繁花似錦
隨著生命年輪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總會出一些狀況,事事不如意,怎么辦呢?一定保持心理健康,更要活出一種精神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茫茫的沙海里,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fēng)沙,像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在探險隊員的臉上,隊員們口渴,嗓子冒煙??诳仕浦?,心急如焚,可是大家的水都喝干了。
這時,隊長拿出一個水壺說:“這里還有最后一壺水,但是在走出沙漠以前,誰也不能喝。”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源泉,成了隊員們求生的希望。水壺在隊員的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每每使隊員們在瀕臨絕望的時候,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于,探險隊頑強地走出沙漠,掙脫了死神的魔掌。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一壺的沙子,可見精神很關(guān)鍵。
老年人更要有一種精神支撐,否則,很難想象。前不久,看到一則消息,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因兒女不孝順自殺了。這讓人太不可思議了,兒女不孝順,不足為奇,為什么不通過法律或者自己想辦法生活下去。生命是人最寶貴的東西,只有生命存在,才會有其它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我想,這位老人缺少的就是一種活下去的精神和人生的希望。
人應(yīng)講究精神永存,希望不滅。精神是報晨大鳥,它常在黝黑的夜里為曙光的到來而謳歌;精神是輝煌的光波,它能引導(dǎo)人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雨果的理解是“真理,光明,正義,良心,這就是上帝,上帝如同白晝……我的肉眼很快就要閉上了,但是我的精神的明眸將一如既往地燦爛若朝霞。”屈原則用一句話概括: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老年人不能只看不順的一面,要多往好處想。一部分老年人思想僵化,總以為“夕陽不太紅,向晚意不適”,所以失去了信心,更談不上活出精神來。
上了年紀的人要樂觀,少煩惱;多寬容,少計較;多祥和,少固鑿;多松馳,少教條;多團結(jié),少意氣;多知足,少牢騷;對一些事,一定要看得開。
有人說:“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有了精神就年輕,僵化就年老。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這段話道出了人生真諦。所以說,老年人不管遇到多少不如意,千萬別往心里去。奉勸大家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為窗外陽光不銹。保持平衡心態(tài),尤為關(guān)鍵。心態(tài)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心態(tài)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心態(tài)能決定一個人的健康。
生命是一個全力以赴不斷奮斗的過程,也是一個向前向上的過程。所以,要微笑著面對將要到來的人生驛站。經(jīng)過歲月的砥礪,什么都能看得開,什么都能容得下。夕陽西下,不是銷魂,而是蘊育著明天燦爛的一輪紅日。朋友們,活出一種精神來吧。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你就是生活的強者。多給自己一點信心,多給一點掌聲,生活將是永遠美好的。
(本文圖片由初東麗拍攝)
[責(zé)任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