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馮氏北燕,一個弱小而偉大的“遼西王朝”(張松)

摘要:說說北燕。朝陽歷史上的“三燕王朝”之北燕,是由漢族馮氏創(chuàng)建的,十六國時期只有四個漢人建立的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北燕馮是其中之一。

馮氏北燕,一個弱小而偉大的“遼西王朝”

文化信使/張松  編輯/昕晨

北燕國都龍城“弘光門”遺址,千年前北燕被北魏亡國之際,被逃亡遼東的北燕末代君主馮弘一把大火燒成廢墟(張松攝)

  說說北燕。朝陽歷史上的“三燕王朝”之北燕,是由漢族馮氏創(chuàng)建的,十六國時期只有四個漢人建立的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北燕馮是其中之一。

地處山西大同的北魏馮太后方山永固陵(張松攝)

  中國馮姓約千萬,歷代名人輩出,如挑起戰(zhàn)國秦趙長平大戰(zhàn)的韓國上黨郡太守馮亭、大秦朝堂內(nèi)地位高于李斯的右宰相馮去疾、五代不倒翁宰相馮道、“玉體橫陳”的絕代佳人馮小憐、民國代理總統(tǒng)馮國璋、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等。但馮氏大家族中最有名的,就是北燕馮氏這枝,級別高(稱王了),份量重,影響遠。

  馮氏的老家最早可能在山西、陜西一帶,后不斷遷徙,最近的家鄉(xiāng)在今河北冀州岳良鎮(zhèn)。不過,北燕馮氏的家鄉(xiāng)卻在今日遼寧,具體說,即起于今北票,興于今朝陽(王族陵寢在北票西官營子,國都在龍城)。

奇峰秀石的北票大黑山,北燕王朝的龍興之地(李秀華攝)

  中國有史記載的古代王朝有四百多個,國祚29年、僅歷兩帝的北燕小王朝似無足輕重,也不大可能成為歷史學(xué)家、考古學(xué)家關(guān)注的重點,但弱小的北燕馮卻為中華民族做了很多大善事。

今朝陽北塔,原為北魏馮太后下旨興建的“思燕浮屠”(張松攝)

  北燕馮氏一門講究“和”,在朝陽稱王時,就與周邊的契丹、庫莫奚等游牧民族友好往來,重新打通了因戰(zhàn)亂封閉的由來已久的“草原絲綢之路”。北燕亡國后,三百落難皇族于遼南下海,飄泊萬里定居嶺南,又與俚族冼氏通婚交好,開發(fā)粵西收復(fù)海南,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所以講絲綢之路,不提朝陽,不提三燕(慕容吐谷渾還在大西北開辟了“青海路”),不提慕容與北燕馮冼,就不是全面、完整的絲綢之路。

立于廣東高州冼太廟中的高力士(馮元一)塑像(張松攝)

  北燕馮氏重文禮佛,在朝陽時,以國家名義支持龍翔佛寺高僧曇無竭帶25人西天取經(jīng),與以個人名義獨往的法顯,“偷渡客”的玄奘比,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吳承恩的“西游記”里的唐僧師徒取經(jīng)團隊,更接近于曇無竭,玄奘不過是個由頭,名氣大一些而已。

  北燕皇族南遷后,崇文禮佛之心依舊。鑒真數(shù)次東渡均遇人不淑,直到幸遇定居海南的北燕后人馮崇債與馮若芳,獲其資助后,才最終東渡成功,成就一生偉業(yè)。也就是說,北燕馮氏一西一東禮送二佛,而“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不僅是中國佛教史,更是世界交往史上的一等大事!

  可嘆的是,對如此輝煌的朝陽往事,知者寥寥,更談不上宣傳,在國家“一帶一路”宏圖大業(yè)振興的今天,在提倡恢復(fù)“文化自信”的今天,本該濃墨重彩燦爛亮相的北燕后人與朝陽、北票,不該坐“壁上觀”。

立于山西大同市(原北魏國都平城)內(nèi)的北魏馮太后雕像(張松攝)

  北燕馮氏出了很多名人:開創(chuàng)“太和新政”的北魏馮太后、促成漢俚融合的馮融與馮寶、隋朝左武衛(wèi)大將軍險些成為第二位“嶺南王”的馮盎、被錯寫成奸臣的大唐二當家的馮元一(高力士)……特別是馮家媳婦,大名鼎鼎的冼夫人,她現(xiàn)在是“唯用一好心”的道德楷模,是嶺南無數(shù)百姓心中的神。

廣東高州冼太廟里供奉的北燕王族后人馮寶與冼夫人的合像(張松攝)

  到了近現(xiàn)代,北燕馮氏依然活躍。在晚清的中法鎮(zhèn)南關(guān)之戰(zhàn)中,遼寧莊河的李秉衡總督與北燕后人馮子材老將軍一后一前緊密配合,在悲愴晚清,為屈辱中國贏得了對外戰(zhàn)爭唯一的面子。

  “紅色娘子軍”是家喻戶曉的紅色經(jīng)典電影,主角洪常青取自兩位海南瓊崖革命地的創(chuàng)始人:馮平與馮白駒,兩位北燕后人。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來自東北的四野之所以渡海成功,順利攻占海南,馮白駒的內(nèi)線接應(yīng),功不可沒。想當年,冼夫人率其馮氏子孫迎接隋軍入粵,才最終促成了大隋的一統(tǒng)江山。從歷史上看,北燕馮冼家族一直是捍衛(wèi)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的典范,事跡可歌可泣,應(yīng)該大書特書!

  2013年1月,筆者在粵西高州找到了北燕馮氏后人,這段曲折而感人的故事被帶回了遠隔萬里的北燕故國,謹慎的朝陽人開始將信將疑,但在跨時五年、彼此往來八次后,在最終認定了這段歷史與情感后,朝陽與北票均以對待親人的規(guī)格,禮遇了回遼祭祖的北燕后人,高度肯定了飄泊他鄉(xiāng)的北燕馮氏為國家與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北燕后人灑淚而去,千年的感動永駐心間。

  2016年6月,第一位北燕后人、高州馮氏宗親會秘書長馮博文來到先祖馮素弗墓前祭拜,久旱的北票下了一天的雨,仿佛天幕的深處,有人在輕輕的哭泣。

  2017年4月13日,北燕馮氏后人20余人,在茂名著名企業(yè)家馮春強的帶領(lǐng)下,不遠萬里來到北票馮素弗墓前,這時距北燕南遷,已過去了1600年。從這一天起,遍布兩廣及東南亞的百萬馮氏終于知道:他們的先祖居然來自遙遠的關(guān)外,根在北票,在朝陽。

  這段雖然曲折卻無比動人的故事還沒有完,還有下文。未來,關(guān)于北燕的圖書會被放入博物館,馮寶與冼夫人的塑像可能立于西官,那些建立豐功偉績的馮冼偉人的事跡會寫入學(xué)校教材……所有為這塊土地真誠付出的人,都將被光陰深情永記!

小鏈接

  張松,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F(xiàn)供職于遼沈晚報社,為該報歷史文化專版“擺渡遼河”主筆,副刊部主任記者。從事遼寧歷史文化研究已近十年,出版及參編著作達十余本,達一百余萬字。代表作有:《遼寧風(fēng)情小鎮(zhèn)》《三燕尋蹤》等。近些年,在為朝陽、北票與三燕后人間牽線搭橋、積極宣傳朝陽歷史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好名聲網(wǎng)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