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上演燃情版“千年等一回”!
——寫在廣東茂名馮寶冼夫人文化考察團北票行活動之際
文圖/張煒東 桓歌 編輯/立軍
“塞北長谷龍吟萬里攜手兩兄弟,粵西高涼鳳鳴千古唯用一好心”。4月13日,20余名來自廣東茂名的馮寶冼夫人文化考察團暨“馮氏聯(lián)誼會”代表輾轉數(shù)千公里來到北票尋根祭祖,升華兩地情誼,深入文化交流,洽談合作項目……此次馮寶冼夫人文化考察團北票行活動將“茂名——北票”文化經(jīng)貿往來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一個新的層次,一個新的高度。忘不了,1500多年后那充溢親情的會心一笑,鑒江凌水從此共流長。
遼寧北票,是三燕文化的發(fā)祥地。史上曾有五代豪雄在此揮戈退日,封王稱帝。公元409年,漢人馮跋建立北燕,年號太平,自此,馮氏家族登上了中國北方割據(jù)政權的歷史舞臺。在那個群雄環(huán)伺、豪強并起的年代,北燕王朝雖然僅僅維系了29年,但是,馮跋、馮素弗、馮太后、馮盎、馮元一……一串串個性張揚的名字依然閃耀在歷史的星空。
2010年4月,北燕鴨形玻璃注作為“國寶中的國寶”在中國館的《智慧長河展》中展出。當時,全國只有8件國寶入選在中國館展覽。此外,世界上最早的鎏金銅片馬鐙、見證早期佛教東傳的金步搖冠皆出于北燕匠人之手。
公元436年,北魏大舉攻伐北燕,馮跋之弟、北燕昭成帝馮弘拒降,密請高句麗來迎,馮弘率城中男女遂入高句麗,北燕亡。自此,北燕馮氏皇族連同前燕、后燕遺存的宮殿以及祖宗的陵墓,在遼西的長谷川里、鳳凰山下、大凌河畔“銷聲匿跡”。
在此后1000多年的時間里,馮盎盧龍道上未識故里真面目,馮元一李光弼一朝稱臣不知原本是同鄉(xiāng)。于是,一次次親情的邂逅,在歷史的煙塵中擦肩而過。
當歷史的年輪碾過1580道輪回的今天,在歷史典籍著筆不多的字里行間,忽然打開了一道跨越時空的隧道。《遼沈晚報》主任記者、“三燕尋蹤”撰稿人張松多方探尋,1580前北燕馮氏皇族的后人,終于在嶺南的粵西走進了公眾視野。從2010年起,張松曾五去粵西,為南北溝通牽線搭橋,對促成馮氏后裔回歸、馮冼文化北上做出了意義深遠、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
2015年,中共北票市委副書記葉春華,時任北票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憲臣等一行7人組成的考察組,赴廣東省茂名市所屬的高州市考察“馮冼文化”,與高州領導探討北票、高州兩地在文化、經(jīng)貿等領域的雙邊交流合作事宜。時任中共高州市委書記趙廣輝激動地表示:“5月18日是‘神奇’的一天!也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天!”
2016年,是北票和茂名高州攜手共進意義深遠的一年。這一年,伴隨著高州電視臺“馮冼足跡”攝制組的惠訪,“嶺南圣母”冼夫人的盛名在北票家喻戶曉;這一年,“三燕文化”使者張松先生的《三燕尋蹤》付梓首發(fā),“馮冼聯(lián)誼會”在北票圓滿舉辦,“馮冼聯(lián)姻”的千年佳話傳遍川州大地;這一年,在北票長谷修葺一新的北燕馮氏皇族陵園,迎來了第一批來自南國高涼的馮氏皇族后人的虔誠祭拜;這一年,北票三燕文化考察團的再次高州拜訪,受到了親人般的禮遇;這一年,北票馮冼文化考察團踏足粵西地區(qū)的電白、高州、化州、湛江等地,探討如何就聯(lián)手做大馮冼文化、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尋求新的突破。
千年等一回,濃濃的親情融化了北國的冰天雪地,拂綠了南疆的云山鑒水。馮寶冼夫人文化考察團在北票期間,先后到西官營鎮(zhèn)祭拜了馮素弗墓地,參觀了延福功德寺,在西官營鎮(zhèn)初中植下兩地友誼樹,赴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聽取了發(fā)展情況介紹,在北票賓館觀看了《中國·北票》等專題片,開展了商貿、文化產業(yè)洽談,之后游覽了大黑山景區(qū)和北票博物館……
千年等一回,等來的是鄉(xiāng)思澎湃、激情燃燒!等來的是齊唱故土戀曲、共謀大業(yè)中興!
更多精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