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章太炎《國學概論》讀書筆記(孫遠)

摘要:朱自清先生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章太炎《國學概論》讀書筆記

文圖/孫遠 編輯/褚駒 立軍

  朱自清先生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1.何為國學?數千年來,中國古代先賢留下了無數的經典論述,記錄有無文字以來的史實、天文、地理、人情變遷、政治、哲學、倫理、宗教等等以及其它各種科學的大集合, 亦稱國粹學。

  2.經典諸子非宗教!如《詩經》《易經》等經典諸子論述有說及道德的,有說及哲學的,但都沒有說及宗教。“經”字原意只是一經一緯的經,即是一根線。所謂經書,只是一種線裝書。古代記事書于簡,不及百名者書于方,事多一簡不能盡,遂連數簡以記之。這連各簡的線,就是“經”。可見“經”不過是記述較多而常要翻閱的幾部書罷了。

  中國自古即薄于宗教思想,周時諸學者以好談政治,差不多在任何書上都見他們的政治主張。老子反對宗教,他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孔子說:“祭神如神在”的“如”字的意思,已明白地告訴我們是沒有神的。中國古時所謂天,所謂上帝,非人君不能拜,根本已非宗教了。須知宗教是普及給一般人的。

  3.哲學之儒、道、釋。哲學在國學中以“子部”為最多,經部中有極少部分與哲學有關。以《易經》而論,看起來是討論哲學的書,其實是古代社會學,是通過考察古來的事跡,找到些原則,拿這些原則,可以推測現在和將來。真正可以說是以哲理為基本而推衍到政治和道德的,只有儒、道二家。儒以孔、孟、顏為代表,道以老、莊為代表。周秦諸子,道、儒兩家所見獨到。這兩家本是同源,后來才分離的。老子的道德主張,是“上德不德”,就是無道德可見,才可謂之為道德;孔子的主張也和這差不多。就是孟子所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也和老子主張一樣的。道、儒兩家的政治主張略有異同;道家范圍大,對于一切破除凈盡;儒家范圍狹小,對于現行制度,尚是虛以委蛇;也可以說是“其殊在量,非在質也”。老子為久遠計,并且他沒有一些名利觀念,所以敢放膽說出;孔子急急想要做官,竟是“三月無君,則惶惶如也,”如何敢放膽說話呢!

  孔子問禮老聃,卒以刪定六藝,而儒家亦自此萌芽。孔子傳學生顏回,回傳至莊子,又入道家了。所以在中國歷史,道、儒兩家是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的。至魏晉至六朝,其間佛法入中國。當時的學者對于儒家覺得太淺薄,因此棄儒習老、莊,而老、莊之學,又太無禮法規(guī)則,彼此都感受不安;佛法合乎老、莊,又不猖狂,所以為一般人信仰,大家認為非此無可求了。

  歷觀中國古代,在太平安寧之時,治哲學的極少,等到亂世,才有人研究。隋唐統(tǒng)一天下,講哲理的只有和尚,并且門戶之見很深,和儒家更不相容。唐代讀書人極不愿意研究,才高的都出家做和尚去了。包括王維、白居易等大文人也信佛,所以釋家開始被認可。但儒、道、釋在一些大的觀念上是一致的:佛法講“無我”,和孔子的“毋我”、“克己復禮”,莊子的“無幾惡乎得有有”;佛法說:“不生不滅”,莊子說:“無古今而后入于不死不生”。不死不生,就是不生不滅。佛法說:“無修無證,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孟子說:“望道而未之見”;莊子說:“斯身非吾有也,胡得有乎道?”??梢?,佛法之傳承,非有儒、道學為之助不可。

  4.什么是文學?詩、文之區(qū)別。太炎先生說:有文字著于竹帛叫做“文”,論彼的法式叫“文學”。文學可分為:有韻為詩,無韻為文。《文心雕龍》說:“今之常言,有文有筆,有韻者文,無韻者筆也。”所以說,“文筆”好出自此處。

  古時所謂文章,并非專指文學。孔子稱:“堯、舜煥呼氣有文章”,是把“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與輿衣服宮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叫做“文”,“八風從律,百度得數”稱之為“章”。換句話說:文章就是“禮”、“ 樂”。后來范圍縮小,文章專指文學而言。

  關于“有韻為詩,無韻為文”,曹聚仁先生的論述是:詩文是同源的,這源就是需求。人類可以說是需求極為發(fā)達的動物,世界可以說是需求形成的世界;自母懷墮落的第一聲就是需求開幕詞,接著就營營逐逐做需求的生活。腦神經是需求出發(fā)點,手、足、筋、肉、臟、腑,是滿足需求的工具,至申述需求的,便是語言和一部分筋肉運動。由于語言不能完全申述需求的意思,才產生文字;有文字產生詩與文,所以說詩、文的本源是需求。韻者詩之表,詩與文不同,不在形式,精神上自由不可混淆者在。文之為用,乃在敷陳事實,而詩則言志,即所謂“人生之表現”也。

  作者為遼寧朝陽朝工集團董事長。2017年2月11日(正月十五)整理于書房。

本網聲明
  作者個人觀點,與《今日朝陽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章的內容等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今日朝陽網》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證或者承諾,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凡本網發(fā)表的所有非轉載作品,版權均屬于《今日朝陽網》和作者,歡迎轉載并注明“來源:《今日朝陽網》”。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郵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眾號:今日朝陽網(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眾號“今日朝陽網或jrcyw0421”)
  微信公眾號:今日云端(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眾號“今日云端或jryd0421”)

【本網聲明】


網站首頁